本文目录一览:
汉代名将赵充国活多少年
赵充国活了85岁 ———赵充国(公元前137年—公元前52年),字翁孙,汉族,原为陇西上邽(今甘肃天水)人,后移居湟中,西汉著名将领。
当时赵充国七十多岁了,皇上认为他老了。出处:《汉书·赵充国传》神爵元年春,诸降羌及归义羌侯杨玉等勘略小种,背叛犯塞,攻城邑,杀长吏。
赵充国,西汉人士,活了86岁,相当高寿了。在汉武帝时期,有点事迹但不多。后因参与霍光拥立汉宣帝,凭着定策之功封为营平侯。历史上,关于他的记载,最多的一部分就是在汉宣帝时期,平定羌人。
赵充国(前137—前52年),字翁孙,原为陇西上邽(今甘肃省天水市)人,后移居金城令居(今甘肃永登西),西汉著名的军事家。 西汉汉武帝时名将。字翁孙。原为陇西上邦(今甘肃天水)人,后徙金城令居(今甘肃永登西北)。
赵充国(前137年—前52年),字翁孙,汉族,原为陇西上邽(今甘肃天水)人,后移居湟中(今青海西宁地区)[1]。西汉著名将领。赵充国为人有勇略,熟悉匈奴和氐羌的习性。
赵充国(前137年—前52年),字翁孙,汉族,原为陇西上_(今甘肃天水)人,后移居湟中(今青海西宁地区)。西汉著名将领。赵充国最初担任骑士,后来作为六郡的良家子弟、善于骑马射箭而补任羽林卫士。
赵充国有多厉害?为什么被誉为麒麟阁功臣?
1、赵充国不仅仅大器晚成,还在晚年时期得遇明主,立下非常大战功,享尽了一个大将应该有的荣誉,他还是汉宣帝麒麟阁十一功臣位列第四的大将。
2、赵充国,字翁孙,西汉著名将军,是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最初赵充国只是一个小小的骑士,不过他善谋略,又有战功和机遇,多次击退匈奴,说他令匈奴闻风丧胆也不为过。
3、赵充国,字翁孙,西汉名将,麒麟阁十一杰之一。起初,赵充国只是一个小骑士,但他擅长战略,并有战功和机遇。他多次击退匈奴,说他太惊吓匈奴了。第一次,赵充国假扮司马,跟随二师大将李光礼攻打匈奴。
七十岁高龄的赵充国是如何平定西羌部落的?
1、先零部落被平定,而赵充国严明军纪,禁止士兵骚扰当地百姓,其他羌人见汉军没有进攻他们,纷纷前来投降。西羌部落叛乱就此被平定。一切都在赵充国的意料之中,这就是老将的强悍之处——不战而屈人之兵,战争的最高境界。
2、有一些西羌的人投靠了过来,然后他趁西羌的部落严守松懈时,立刻进攻,最后部落被平定。
3、同时,汉宣帝下令让赵充国合力进军,预计从东面、北面两地合力进攻西羌诸部落。赵充国立马上书陈述其利害,他在此之前以前对西羌部落晓以利害,马上颇有成效。只要西羌部落人心离散,到时候直接进攻先零部落,大事可定。
4、西陲之羌,盘踞青、陇,民风剽悍,勇猛好战,策应匈奴,扰我边疆。宣帝遣赵充国讨伐,两年完全平定,因置金城属国安置降羌,也就是西域都护设立的那一年。武帝后期,聚居在现今青海省境内的羌族,经常向内地侵扰,攻城略地。
5、于是宣帝乃拜侍中许延寿为强弩将军,拜酒泉太守辛武贤为破古代人物图羌将军,并赐玺书表扬其进攻之策。同时以诏书责备赵充国“欲以岁数而胜微(久历年岁,乃胜小敌)”,令其引兵与辛武贤并进击羌。
赵充国简介
赵充国派人到咽喉要道四望峡(今兰州西南)侦察,发现那里没有敌人,便率众连夜穿过四望峡,直插西部都尉府(今青海海晏)。 赵充国进驻西部都尉府后,并未立即出战,而是每天设宴摆酒犒劳将士,全军斗志旺盛。无论羌兵怎样挑战,汉军都不理睬。
赵充国(前137年-前52年),字翁孙 赵充国简介 ,汉族,原为陇西上邽(今甘肃天水)人,后移居湟中(今青海西宁地区)。西汉著名将领。赵充国为人有勇略,熟悉匈奴和氐羌的习性。
此外 赵充国简介 ,还应该指出的是,他一生的主要功绩集中表现在晚年,七十三岁时,主动领兵出征,七十九岁凯旋回京,以如此之老龄,顶风冒寒,坚守边境,这在中外战争史上是极其罕见的。
赵充国,字翁孙,西汉名将,麒麟阁十一杰之一。起初,赵充国只是一个小骑士,但他擅长战略,并有战功和机遇。他多次击退匈奴,说他太惊吓匈奴了。第一次,赵充国假扮司马,跟随二师大将李光礼攻打匈奴。
缓兵之计问贼之策析杰出将领赵充国的卓越智谋
1、赵充国不愧为一代名将,具有深远的谋略和智慧,值得后人铭记和悼念。
2、同时发书给赵充国,指责他迟迟不肯用兵,不顾士兵艰苦,不计国家开支;告诉他朝廷已按辛武贤之策行动;命令他“引兵便道西并进,虽不相及,使虏闻东方北方兵并来,分散其心意,离其党与,虽不能殄灭,当有瓦解者”。
3、赵充国说的百闻不如一见后来就成了谚语和成语。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凡事要调查研究才能下结论。
4、因此留着刘备未尝不是好事,后来无数智谋之士投奔曹操,足以证明郭嘉有相当远见。 借刀杀人计,此计属于军事计谋。曹操平定北方四州,袁尚兄弟被迫逃亡辽东。
5、在这场历时近五年的战争中,汉大将韩信表现出了“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的卓越智谋和用兵韬略,其战绩堪称军事史上的奇观,井陉之战则是他辉煌战例中的精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