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铁事

登录

品味端午传承文明作文

wangsihai

品味端午传承文明作文(精选6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品味端午传承文明作文(精选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品味端午传承文明作文 篇1

展望历史的动人画卷,感受中华的五千年风采,那些传统节日如香茗般散发着清香,久久常绕

品味淡淡的茶香,品味又一年的端午。

今年的端午和往年的一样,我照例和爸爸妈妈去公园游玩。还没进门就感受一股喜庆的气氛。进入园内,哇,可真是人山人海,而且有许多外国人,我心里暗自欣喜,今年的端午一定会有新的收获。

来到长街上,巨大的条幅跃入眼帘长跑庆端午,万人齐报名,这么盛大的节目,我当然踊跃参加了,本自以为跑的很快,但结果只得了一个鼓励奖粽子,还蛮好吃的,端午节的粽子真香。

我们又来到了江边,一列列龙舟像将要离弦的箭,跃跃欲试,舟上有黄头发的美国人,他们露着自信的笑容,仿佛一定会胜利,其他外国人也都满意急切的盼望着比赛开始。我看到中国人正在舒展胳膊,已经胜筹在握,心里暗自为他们加油打气,随着锣鼓的响起,龙舟奔涌而出,我扯着嗓子为中国选手呐喊着,终于他们不负众望,赢得了比赛。外国人虽输掉了比赛,但依旧伸出了友谊的手,相视一握,传达出对中华文化的无限赞叹与喜爱,端午节,真自豪。

我们又来到大桥上,这里有许多人都拿着粽子向江里投去,眼里满是怀念与赞叹,我知道了他们是在怀念屈原,我们伟大的爱国诗人,他演绎了一曲曲生动的爱国史诗,我拿出粽子深情的抛下,心想:屈原的精神是永垂不朽的,我们新时代的英才应当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端午节,充满回忆与追念。

最后,我们乘着车回家,在路上遇到两个俄国人,我们顺便搭他们到宾馆,下车时他们用不怎么标准的中国话说:中国的端午节真热闹,中国人真热情,将来我们还会来中国过端午。我听了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品味端午,只那浓浓的粽子;品味端午,只那浅浅的自豪;品味端午,只那淡淡的追忆;品味端午,是中华民族举世瞩目的风采,是中华文化绵延不绝的传承。

品味端午传承文明作文 篇2

又是粽子飘香时,端午佳节味道多。苦、辣、甜传承了几千年,一直到今天,让我们一起品尝一下吧。

天灰蒙蒙的,空气是潮湿的,他独自来到江边,面对汨罗江,纵身一跃,从此,历史上少了一个叫屈原的伟大诗人,多了一个端午节。屈原立志要为人民造福,虽“吾将上下而求索”,无奈佞臣当道,壮志未酬,只能离开朝廷,他感到愤恨、无助,只能将自己交给这滚滚江水。但他着作的《离骚》被诵读千百年,他的爱国精神和清正、勇敢的品质将永垂不朽。端午是苦的。

端午的太阳火辣辣,火辣辣的太阳下进行着一场火辣辣的比赛。队员们虽头顶烈日,但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开始”,伴随一声令下,龙舟比赛开始了,“加油!加油!”人们呐喊助威,“冲刺了!”龙舟冲过终点线,队员们举起划桨庆祝胜利。太阳是火辣辣的,但火辣辣的太阳下到处是胜利的喜悦。端午是辣的。

粽子是端午节不可缺少的,一家人团聚在一起,粽子喷香,甜蜜幸福。妈妈从锅里拿出了粽子,我顺着香味“飘”了过去,哇!深绿的苇叶包裹着白白的粽子,算放出浓浓的香气,迫不及待的尝了一口,真香,又吃到了一颗枣,真甜!给妈妈剥一个、给爸爸剥一个,我自己来一个,很甜美。端午是甜的。

端午节的味道还有很多,我们慢慢品尝吧。

品味端午传承文明作文 篇3

今天是端午节,一想起来我就不由得想到一个食物-—粽子。端午的味道少不了粽子,端午的味道少不了温馨,端午的味道少不了幸福。

早上一起床,我就赖在床上。过了一会儿我被妈妈的话吸引了,妈妈说今天是端午节,要赶快去爷爷家吃粽子。听到这句话后,我急忙起来洗漱后去了。爷爷一看见我就说:“快吃,刚做的粽子。”我回过神说了一句端午节快乐后急忙开始吃了。吃完后感觉很舒服。

到了下午,我又“偷吃”了一个,剥开粽子皮,鲜红的大枣就浮现在眼前了,接着一股沁鼻的糯米香飘来。我口水直流三千尺,一口咬下去粽子就少了一半。我这专注的吃着,没注意到爷爷在旁边,我暗暗地说:“遭了,被发现了。”但心里还是感觉非常温馨,非常快乐,非常幸福的。

今天是我感觉最好的一天,我的粽子记忆永远都不会忘,今天我体会到端午的味道—真好!

品味端午传承文明作文 篇4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这首家喻户晓的诗句,每每荡漾在人们的耳中,端午节也就悄悄来临了。

每到端午节那天,爸爸总会早早起来,采来新鲜的艾蒿高高地挂在门楣上,并为我和妈妈系好漂亮的五彩绳。妈妈呢总是会包好一锅香喷喷的大粽子。让我们全家一饱口福。浓浓的艾香,粽香气息便一下子弥漫开来。让我怎么不爱这幸福的端午节呢。

为了过一个更有意义的端午,我决定学习包粽子。在一阵有序的准备中,材料都已备好,只见那涂了蜂蜜的蜜枣,如同晶莹剔透的大珍珠,闪闪发光,诱人极了一盆盆的糯米被水浸泡着,静静的等待叶子与他们相逢,我早已迫不及待学着小姨和妈妈的样子,把叶子折成一个锥形,向里面放上糯米,可谁知放得太多,叶子竟被撑破了,妈妈回头一看,我弄得到处都是米粒而狼狈不堪,无奈的笑了。便又有耐心的教了我一遍,这会儿,我小心翼翼地拿起粽叶包起来,与小姨配合用线慢慢的将它五花大绑一通,忙活了大半天,终于一个小小的奇丑无比的粽子包成了。这可是我的处女作啊,骄傲之情溢于言表。然后我们急急地把粽子倒进锅里,一个个小粽子如同鱼儿一般飞进水中,溅起朵朵浪花。

爸爸回到家,闻到扑鼻的粽香,也兴奋地嚷道:“包粽子啦?这么香!”“嗯,是呀,你来一个吗?已经煮熟了。工作蛮累的,我帮你吧。”妈妈温柔的说。“哎呦,今天是情人节吗?妈妈还真是浪漫呢。”我雀跃地欢呼着。屋内顿时幸福绵绵。

带着欢声笑语,伴着粽香。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诉说着一天的见闻,分享着各自内心的快乐。这就是家的味道,端午的味道,平凡但却温馨。

月光如水,静静地洒在屋内。给室内披上银灰色的纱裙,月儿娴静温婉,带着端午的余韵,流淌进爱的河流。

真是个幸福的端午呢。

品味端午传承文明作文 篇5

前不久,我看到《现代快报》一则报道,老师请知道屈原的举手?全班30个同学中只有三个人举手。第一位同学回答说,屈原是个歌手,他唱过《离骚》;第二位同学回答说:屈原是个厨师,他发明了粽子;第三位同学说:屈原是个医生,大家都管他叫大夫。这虽然是个笑话,但人们对端午节冷落,与其他传统节日的.确形成鲜明的对比——端午节似乎仅仅成了“粽子节”。其实,在中国传统民俗节日中,端午节是值得弘扬的。因为端午节流传至今,包含着丰富的人文历史,蕴涵着爱国精神、追求真理的精神。

端午节的产生有多种说法,但我最愿意相信的是它的产生与屈原有关。所以,才会有端午节开展赛龙舟、粽子投江救屈原等民俗活动。奶奶说她小的时候在农村,每年端午节到来的时候,母亲都要忙活老半天,忙着蒸粽叶、泡糯米、洗红枣,要赶在初五之前的那天晚上把一大锅粽子包好煮熟,等着第二天一家人来吃。除了母亲包粽子外,父亲还会找来艾蒿插在房门口,说是避邪。但是对我来说,这些都很陌生,现在住在城市的楼房里,过端午节别说是不插艾蒿,就连粽子也不包了,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已经不再被当成一个节日过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事实上端午节之所以成为一个重要节日,在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于人们对心怀大众的“哀民生之多艰”、敢于为百姓说话的屈原的崇敬。在江南五月的细雨之中,屈原自沉入了汨罗江,此刻的屈原已经得知楚都郢陷入了秦兵之手。千百年来,从汨罗江上浮起的,永远是屈原不朽的诗篇和那与山河同在的精神。做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当浊流横行之时,能辨清自己的方向——正是屈原在这一点上的可贵,让百姓记住了端午这个日子。“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些千古绝唱背后的伟大人格,不正是我们该深深思索的吗?

端午节,在这个粽叶飘香的日子即将来到的时候,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古老悠久而又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文化,品味这一中国千百年来的传统节日带给我们的伟大的精神力量吧!

品味端午传承文明作文 篇6

在活动开始之前,周老师给我们调了位置,并把每六个人分为一组,我被分到了第三组。就在位置都调好的时候,周老师说:“坐在第一排最左边的同学当组长。”而我就坐在第一排最左边,所以,我就当上了第三组的组长。

换完位置之后,周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下关于端节的知识。接着,周老师就给我们看怎么包草药包的视频。我们看完了,周老师把三种草药:艾叶、香茅草和薄荷拿出来开始发,并叫小贾同学帮她发纸巾和草药包。等到材料全部发完了后,我们就开始做草药包了。

首先,每个组的组长把三种草药平均分成六份,然后小组的每个人拿一份,接着,每个人把自己的草药混在一起,再把药都倒进草药包里,最后,把草药包的带子一拉,一个草药包就完成了。

每个人都有草药包之后,周老师又叫每个组再多做四份草药包,拿去展示。等到每个组都把四份作品做完后,周老师让小贾同学和小丹同学把全班二十八份作品送到大厅,然后,我们班就排好队,去大厅看其它班上同学做的作品。在大厅里有:粽子、粽子型草药包、鸡蛋网、驱蚊水、草药包、绳结。大家可以用自己手里的草药包换这些东西,也可以不换。我在艺术的海洋中邀游着,看这些艺术品,我多次想换驱蚊水,但是,我考虑了很久,最后,我还是拿着自己的草药包回教室了。回到教室,我看见小赵同学换回来了一个粽子型草药包,小吴同学换回来了一个棕子,小语同学换回来一个驱蚊水……

回到家,我把草药包挂在床头,只要我一闻到这香气,就会回想起这段美好的时光。

相关阅读

  • 凤凰古城旅游心情
  • 伴侣拼音(完美伴侣拼音)
  • 描写阆中古城作文800字
  • 赞美凤凰古城夜景的好词好句
  • 元宵节灯谜(元宵节灯谜简单小学生)
  • 食物名称,特色食物名称
  • 凤凰古城的美景作文
  • 湖南院校代码查询2022
  • 江西大学的院校代码
  • 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