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寻访广西侗寨古戏台
- 2、侗戏是怎么样的?
- 3、侗戏的介绍
- 4、侗戏的剧目
- 5、侗戏有哪些艺术特色?
寻访广西侗寨古戏台
1、在关于广西古戏台的记忆里,有一座独特的戏台,那就是位于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乡林略村与鼓楼融为一体的“戏台楼”。在汉文化唱主角的古戏台中,这座侗寨戏台似一枝灵巧的奇葩,在中国古戏台群中散发独特的魅力。
2、经过4小时的长途车,终于来到了程阳侗寨,艳阳天下,已经开始泛黄的稻田,木质吊脚楼,气势恢宏的风雨桥,温雅流淌的小溪和嘎吱作响的水车。
3、黄姚古镇位于广西贺州昭平县东北部,距离贺州市区40公里,著名的景点有广西省工委旧址,古戏台,安乐寺等。
4、阳朔兴坪古戏台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阳朔县的兴坪村,是当地的一座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表演场所。这里的古戏台建筑典雅,是阳朔地区保存较好的古代舞台,常用于演出各种传统戏曲、音乐和舞蹈等艺术形式。
5、柳州都有以下旅游景点:龙潭公园:龙潭公园位于柳州市区南部,是一个融喀斯特自然山水景观,少数民族风情文化,亚热带岩溶植物科研、科普、植物景观为一体的大型风景游览区。
侗戏是怎么样的?
侗族地区大多日食四餐,两饭两茶。饭以米饭为主体。平坝多吃粳米,山区多吃糯米,糯米种类很多,有红糯、黑糯、白糯、秃壳糯、旱地糯等等,其中香禾糯最有名。
俗称桂戏或桂班戏,是用桂林方言演唱的剧种,做工细腻贴切、生动活泼,借助面部表情和身段姿态传情,注重以细腻而富于生活气息的表演手法塑造人物。即使是武戏,也多是文做。
始于19世纪初的侗戏由原有的叙事说唱发展起来,台步简单,动作纯朴,曲调唱腔多样,着侗装,不画脸谱,富有浓厚的民族色彩。侗族民间舞蹈,有“哆耶”、芦笙舞和舞龙、舞狮等。
林王名叫林宽,出生于寨母地方,祖家原住黎平,其父林让参加过勉王起义,失败后受官兵迫害,便从黎平洪州一带顺着古州的朗洞,经青山界,过八受河搬到现在地住地。当时,婆洞一带还没有人烟,以后才陆续搬到许多侗家。
古戏台格局和清代的京剧戏台相仿,包括三部分,主戏台、厢房和看戏场。
侗戏的介绍
1、侗戏是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剧种,产生于清朝道光年间。侗戏台步简单,动作纯朴,曲调唱腔多样,由贵州黎平腊洞的吴文彩(约1798-1845年)首创,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发展至今,有民间戏班近500个,传统和现代剧目近千出。
2、有自己的民间戏曲——侗戏。侗族以锦屏县为界,大体上分为南、北两个方言区。无论南侗、北侗,都娴于演唱婉转悠扬的“侗歌”。
3、京剧 京剧,曾称平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场景布置注重写意,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徽剧是京剧的前身。
4、侗戏是由原有的叙事说唱发展起来的,始于19世纪初,相传是黎平侗族吴文彩(约1798~1845)所创。台步简单,动作纯朴,曲调唱腔多样。演唱时,用胡琴、“格以琴”伴奏,击锣钹鼓闹场,着侗装,不画脸谱,富有浓厚的民族色彩。
5、当侗戏上演时,周围村子的人都会来看。操场上,周围的空地上,屋檐下,人们或坐或站。小光村可以说是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这是村民们最开心的时刻。
6、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
侗戏的剧目
侗戏的剧目,主要有两部分。一是描写汉族生活的剧目,大多从汉族戏曲中进行移植;一是描写侗族生活的剧目。后者如《吴勉》,以浪漫主义手法,描写明初侗族民族英雄吴勉率领人民起义抗粮抗税,不幸被俘,不屈而死。
流传剧目有《陈世美》、《生死牌》、《梅良玉》等。侗戏是一种依靠戏师师徒相袭、口传心授的民间艺术,自我保护十分脆弱。
侗戏的解释侗族戏曲剧种。流行于 贵州 、 广西 、 湖南 侗族居住地区。系侗族民间说唱艺术“嘠锦”和“摆古”于 清 嘉庆 、 道光 年间 逐渐 采用舞台演唱形式发展而成。 传统 剧目有《珠郎娘美》、《山伯英台》等。
侗戏有哪些艺术特色?
1、侗戏表演艺术来自三个方面,一是侗族歌舞,如哆耶舞等;二是从生活和劳动中抽炼,如男女 角的台步、纺纱、插田等;三是吸收外来剧的表演程式,如整装、走马、水袖等。侗戏剧目很多,内容来源很广。
2、侗戏的丑角有比较特殊的表演程式,侗戏中的丑角,多扮演各种诙谐或狡猾的人物,在剧中的主要任务是插科打诨、活跃气氛,没有本行的当家戏,表演上比较自由、比较夸张。侗戏的主要曲调有平板和哀腔等。
3、侗族民歌非常丰富多彩,有琵琶歌、山歌、牛腿琴歌、笛子歌等。这些民歌都不同程度地融入侗戏的唱腔音乐中,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侗戏。
4、民族民间特色鲜明,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并尚在发展之中,其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清新活泼,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从学术上看,它是有发展前途的民族民间剧种之一。侗戏的主要剧目 侗戏流传的剧目较多,来源也比较广。
5、侗戏的剧本一般以二人对唱为主,道白很少。这是因为侗戏剧本多由侗族琵琶歌改编,而琵琶歌本身就具有故事长、人物多、情节不连贯的特点。因此侗戏中有明显的说唱艺术的痕迹。 在装扮上,通常只穿侗族生活服装,整齐、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