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关原合战是不是日本战国史上规模最大的战役
如果按照E的说法,关原合战也不算最大规模的战役。因为最大的乃是大坂冬之阵兵力比较关原合战 德川 104,000 丰臣 84,000大坂冬之阵 德川 194,000 丰臣 96,000如果按照D的说法,关原合战就是最大规模的战役。
如果按照D的说法,关原合战就是最大规模的战役。
关原合战是日本的安土桃山时代以及战国时代发生于美浓国关原地区的一场战役。战役双方均动员了超过十万兵力,多数大名各自表述自己的立场,是应仁之乱以来全日本的最大规模的内战。
关原合战日本最大的战役20W军队秀吉死后,部下便出现不和,福岛正则、加藤清正、加藤嘉明等七名武将要杀三成。后来三成听了德川家康的劝告,引退佐和山城。
关原合战关原合战是日本的安土桃山时代以及战国时代发生于美浓国关原地区的一场战役。 战役双方均动员了超过十万兵力,多数大名各自表述自己的立场,是应仁之乱以来全日本的最大规模的内战。
文禄、庆长之役---历时七年,明军胜日军,秀吉攻占大陆妄想破灭,挂了 关原合战---东军(德川势)击败西军(石田势),日本历史由此逆转,德川家康开始掌控日本大局,战国时代走向终结。
日本关原之战都谁死了
关原合战是日本的安土桃山时代以及战国时代发生于美浓国关原地区的一场战役。战役双方均动员了超过十万兵力,多数大名各自表述自己的立场,是应仁之乱以来全日本的最大规模的内战。
德川家康家臣鸟居元忠自杀、下总的小见川城主松平家忠战死。鸟居元忠享年62岁、松平家忠享年46岁。 08月01日 西军 织田秀信向刚叛变至西军的远藤胤直发出激励状及送上铁炮三十挺与弹药。
日本战国未期,统一全国的著名武将丰臣秀吉于1598年死去,其近臣们随即分裂为两派:以石田三成、小西行长为首的.称官僚派,以加藤清正、福岛正则为首的称武将派。
幸长在关原之战时追随家康,得以保住浅野一族。但其后,他对丰臣家的情谊却丝毫未减,长久以来他与加藤清正一起在关东与大坂之间干旋沟通。南蛮人进入日本后,带来一种新的性病一梅毒。
石田三成麾下猛将岛左近战死,岛津义弘,岛津丰久叔侄二人在进行了决死突围后返回萨摩,岛津丰久为掩护岛津军撤离而被井伊直政讨取。石田三成本人遁入伊吹山后被东军武士发现被捕,斩首于京都六条河原。
关原合战轶事:岛津军因伏见城主的怠慢决定倒戈
1、原本岛津军也是跟随部分加入东军的大名而加入东军,但是因为伏见城城主(鸟居元忠)拒绝让岛津军进城,一怒之下岛津决定加入西军。
2、庆长五年(1600)6月19日,西军终于在京都伏见城打响了关原大战的第一枪。4万西军进攻东军仅1800驻兵的伏见城。因为守将鸟居元忠的殊死抵抗,整整用了12天才将伏见城攻下。接着又以1万5千的兵力进攻细川藤孝的丹后田边城。
3、关原之战(日语:関ヶ原の戦い、日本陆军参谋部出版书籍使用关原之役)是日本广义的战国时代末期或安土桃山时代发生于美浓国关原地区的一场战役,交战双方为德川家康领下的东军以及石田三成等组成的西军。
4、关原合战是日本的安土桃山时代以及战国时代发生于美浓国关原地区的一场战役。战役双方均动员了超过十万兵力,多数大名各自表述自己的立场,是应仁之乱以来全日本的最大规模的内战。
5、十四日 家康抵达大垣城西北的赤坂。军议结果,决定沿中山道向西进军,经関原、不破関、近江,目的地为大坂。石田三成、宇喜多秀家、小西行长、岛津义弘军得到家康故意透露出来的情报,决定在関原阻止家康西进。
关原合战中西军占据了绝对优势,但为何最终兵败如山倒呢?
然而纵观关原合战爆发前的局势,不难看出西军完全占据了有利地形,东军不仅无险可据,还面临着兵力不足的问题,然而最终的结局是东军在这场决战中大获全胜。
史实是这样的,但是如果我们大胆猜测一下的话这场战争可能还会有两个结果:西军获胜,东军兵败如山倒。双方不分胜负,继续对峙。
他将主要的失败原因归咎于东南风,说:“曹操用兵如神,俗语说:‘说曹操,曹操到’代表曹操用兵的疾如风与侵略如火,刘备在徐州就因准备不及而弃军逃亡,至荆州赤壁开战前,又遇到类似状况。
从人数上来说,清军对英法联军占有绝对优势。英法联军虽然总兵力有2万人,但大多是海军以及后勤人员。能够直接投送到八里桥的,不过6千余人。其中英军3200人,法军则有2800人。 4万对6千,接近6:1的兵力优势,然而清军却输得相当难看。
由于作战不利,加上前秦的军头们本来就不想打仗,纷纷带着部队向后溃逃,脱离战场。最终就是兵败如山倒,拥有80万大军的前秦竟然一败涂地。
拥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由此衰败而亡,北方各民族纷纷脱离前秦的统治,分裂为后秦、后燕等几个国家或政权。而东晋则趁势北伐,把边界自淮河以南推到了黄河一线,并保持此后数十年再无外族侵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