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曾国藩必须裁撤湘军,李鸿章为何可以保留淮军?
因为曾国藩湘军在消灭了太平天国后,对朝廷来说已无存在必要,甚至是政权统治的威胁,因此,曾国藩必须裁撤湘军,避免君王猜忌。
之所以没有裁掉另外一位李鸿章的淮军,是因为曾国藩,他的威望非常高,而李鸿章当时虽然能命令淮军,但是并没有真正意义上能让这些淮军为他效死。
裁撤湘军是因为曾国藩主动裁军的,不过淮军确实也很有实力,只用了两年时间就清剿了捻军。淮军的建立者是李鸿章,湘军的建立者是曾国藩,李鸿章是曾国藩的学生,所以两个队伍没有什么不一样的。
不过相比于曾国藩,李鸿章并不情愿裁军。因为一方面,淮军的兵力并不多,不如湘军的目标那么明显;另一方面,李鸿章对朝廷不信任。
曾国藩打着怎样的旗号建立的湘军?
1、协助湖南巡抚张亮基督办全省团练。后曾国藩认为,团练不足恃,遂决定组建一种新军队,便以湘乡练勇为基础,扩充编练新军,这就是“湘军”(也称“湘勇”)。
2、接着曾国藩又命兵分二路攻击太平军。次年,湘军主力由曾国荃率领,由皖北沿长江东下进攻天京;次年,左宗棠率领另一支湘军,由江西进攻浙江;李鸿章率淮军进攻上海附近一带。曾国藩自己则坐阵安庆指挥全局。
3、曾国藩奉旨督办团练之初,即以团练不足以“办贼”,而绿营兵又不可用,决心“改组更张”,创建一支新的军队——湘军,同太平军作战。他创建湘完全是针对绿营兵之“不可用”而来。
4、湘军在军事素质落后的清朝武装力量中成为中国南方地区与太平天国军事力量作战的主力之一。曾国藩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居一品。
5、缺乏作战经验的乡勇。湘军编练的计划能否实现,取决于湖南官绅所提供的军费。但是在组建湘军初期,地方上是不予财政支持的,直到江忠源和罗泽南在衡山县打了胜仗,朝野震动,地方当局才认识到应该给曾国藩提供一定的军费。
6、事实证明曾国藩避走衡州一着棋是走对了,在衡州他打着为江忠源添练兵源的旗号,扩招勇丁,统一编制,勤加训练,又花大力气筹建了湘军水师。
清朝时期,曾国藩湘军的军费是从何而来的?
以战养战在清朝后期,像曾国藩这种地方性的部队,朝廷一般是不会有军费给他们的,所以对于湘军来说,必须要自己解决军饷的问题,而曾国藩通常会以以这样仰仗的方式来解决自己的军费问题。
刚开始的时候是按照百分之一来纳税的,所以称为厘金。后来,曾国藩发现这个方法非常好用,所以就开始设置越来越多的关卡,征收到的厘金也就越来越多。第三,地方财政。在湘军的初期,几乎所有的工资都是靠地方财政来支持的。
在经济上,以往各地绿营兵等正规军皆由清朝中央政府供饷,一切费用出自国库,军队自然听命于朝廷。湘军原非朝廷正规军队,兵部是不给湘军提供饷银的。曾国藩主要靠自己动手筹集饷需,以厘金、关税、捐输等收入来源供养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