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子》读后感范文(通用3篇)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傻子》读后感范文(通用3篇),欢迎大家分享。
《傻子》读后感1
傻子很可怜,从小就被父母送到大抽屉里,在育婴堂长大,从小无父无母。在小时候,有一次乳娘用嘴喂他粽子糖吃,他却把乳娘的嘴咬破了,乳娘气的打了他的头,还狠狠骂他:“你这个傻子!”从此这个名字就传开了。
后来,他被送到木匠师傅那里做学徒,用斧头砍木头只能砍下木头的一层皮,用锯子锯木头推不动也拉不动。师傅每次看到他,总是忍不住要先打他几下,再去教他怎么做。
傻子的傻事很多,他会捡到钱还给失主,却不求回报;他会让师兄睡觉休息,自己苦干到天亮,却还要挨师傅的打;他会把自己本来就不多的食物分给一群难民,自己饿着肚子。傻子每天都在做着傻事,直到有一天,在国王的演讲中,他打断了国王的演讲,即使国王在暴怒中。人们都以为他会被国王处罚,可国王没有处罚他,因为国王从他的话里听到了真挚的道理。国王宽恕了他,并且还让他雕刻一座牌楼,用以纪念永不打仗。到了揭幕礼的那一天,国王亲自给牌楼揭幕,人们抬起傻子,把鲜花撒在他身上。每当人们从这里经过,就会说“这是傻子的功劳啊!”
我认为,虽然傻子做了很多傻事,人们都叫他傻子,其实他并不傻。他只是和普通人的思维不一样罢了。我觉得即使他真是一个傻子,也是一个善良的傻子,有爱心的傻子。周围的人都说他是傻子,其实他们不理解傻子那种憨厚、真诚的心。他有爱心、拾金不昧的精神很令我感动,我也要学习这种“傻子”精神。
《傻子》读后感2
今天,我选择的读本是叶圣陶爷爷的`《稻草人》。一个个童话故事吸引了我们,其中《傻子》这篇文章深深吸引着我的眼球。
故事介绍了:傻子虽然很傻,但是他很有善心、有爱心和强烈的正义感。傻子虽然连银元也不认识,但是他为了把银元还给失主一直等到深更半夜。傻子虽然也很笨,但是他也懂得照顾别人。他让师兄休息,自己完成任务锯木头锯到第二天。还有一次,国王打仗因被邻国打败,非常不甘心,傻子想让国王拿他来消气,谁知歪打正着,反让国王不再打仗。
我读懂了,傻子是一个善良的人,他只知道为别人着想,自己就能得到快乐,不顾别人的讽刺和嘲笑。我们要像傻子一样,做一个有爱心、善心和有正义感的人。
如果拿我和傻子相比的话,那肯定是傻子更胜一筹。傻子有一颗善良的心,捡到钱就还给失主,如果是我的话,肯定嫌麻烦视而不见。傻子也很有爱心,他让别人休息,自己干活。换做是我,肯定干一会儿就不干了,直接推给别人干。别看傻子傻,其实他还有许多优点等着我们去学习呢!
这就是我向你们介绍的文章,从中我知道不要小看人家,总有一天,被你小看的人会做出比你要高的成就。俗话说得好: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傻子就是这么一个有爱心、善心和有正义感的人。
《傻子》读后感3
在明亮的灯光下,我打开《稻草人》这本书,其中,《傻子》这篇文章像块磁铁似的把我吸引住了,我专心致志地读了起来。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傻子出生就是一个没人要的孩子,他六岁就当了一名木匠,在师傅那里干过许多“傻”事:在一个很冷的夜晚,帮师兄锯木头,顾不上睡觉仍然坚持,他还把捡到的一大袋银元还给失主,更“傻”的是他在国王打了败仗后,请求国王把自己杀掉而解心头之恨。
“‘老太太,’傻子迎上去,‘你是找一口袋又白又亮的东西吗?在这里!’”从这句话中,我体会到了啥子虽然不知道袋子里装的是银元,但是他知道主人丢了它一定会很着急,所以他才会一直等到深夜还不肯回家,直到失主回来找这些银元为止。虽然啥子的师兄听了这件事后说他傻,但我觉得他一点也不“傻”,他这种拾金不昧的品质反倒值得我们学习。
想想我们当今社会有多少这样的“傻子”啊,汶川大地震的时候,有多少“傻老师”为了不让同学们受伤而壮烈牺牲;又有多少“傻叔叔”为了拯救被埋在废墟下的人们,不顾个人安危,奋斗在灾区现场;又有多少“傻群众”慷慨解囊,捐款捐物,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难道他们都傻了吗?不!我不这样认为,正是有了这些“傻”榜样,徘徊在死神手掌里的病人才会重获新生,正是有了这些“傻”榜样,灾区的重建才会顺利无比。
现在都提倡建立和谐社会,但是,我想只要人人都变得“傻”一点,这个社会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