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张廷玉晚年时不断向乾隆索要封赏,他真的糊涂了吗?
- 2、张廷玉是什么人,为何能享有太庙的待遇呢?
- 3、《甄嬛传》中的张廷玉是靠什么撑到了最后呢?
- 4、张廷玉结局是什么?
- 5、张廷玉怎么死的,张廷玉做了什么得罪乾隆?
- 6、张廷玉结局
张廷玉晚年时不断向乾隆索要封赏,他真的糊涂了吗?
1、张廷玉的晚年不断的像乾隆所要赏赐并不是因为他倚老卖老,而是避免因功高盖主而自污,以保全一家老小的性命。处处帮着雍正皇帝,直到做到朝廷命官。
2、张廷玉历经三代帝王,一直都是尽忠职守,从没有出过什么大错,但是在他晚年的时候还不仅经常犯错,还一直向乾隆皇帝讨赏,最后乾隆被其激怒,一气之下就拿了他的官位。
3、从张廷玉的角度说,他为清朝劳碌一生,鞠躬尽瘁,帝王的赏赐是应该的。况且,配享太庙的恩赐不是张廷玉伸手要的,是雍正主动给的,乾隆上台后从未提及此事,张廷玉又非常在乎这件光宗耀祖的事。
4、廷玉拜受。”张廷玉和乾隆的师生之谊就这样确定下来了,张廷玉处理国家大事以外,还要给皇子们授课,张廷玉对乾隆皇帝赞赏有加,乾隆对张廷玉非常敬重。
5、古人极其重视这种御赐之物,更何况抗旨不尊是杀头大罪,他没有理由拒绝。只可惜,老年的张廷玉怕是老糊涂了,在辅佐乾隆还没有几年的时候,就一次次地触碰他的规则,一次次犯了乾隆的大忌。
6、根据大清的历史,张廷玉的名头那是响当当的,是三朝阁老,对大清的贡献是杠杠的。可是张廷玉在晚年的时候,想要退休回家养老,乾隆就忍不住想要冷嘲热讽张廷玉,觉得他还好意思想要回家享清福。
张廷玉是什么人,为何能享有太庙的待遇呢?
1、太庙是皇帝一家直系的专门祭祀场所,必须是近亲或有功于江山社稷的皇亲,还有有大功于社稷的臣子,经皇帝允许也可在死后享用太庙的待遇,这些臣子死后将是以郡王之礼厚葬。这就是配享太庙。
2、可以说,张廷玉是康熙为雍正准备的一个大人才。雍正登基后,张廷玉就一直处于高位。张廷玉比雍正大六岁,他们是兄弟。他的父亲张英曾是胤禛的老师之一,也就是太子的儿子。同一家族的友谊促成了雍正对张廷玉的倚重。
3、张廷玉是清朝唯一一位死后配享太庙的汉臣,他出身于书香门第,官宦之家。
4、一方面也不能让人说他小心眼,所以在张廷玉去世后,乾隆还是遵从雍正帝的遗诏,给了他配享太庙的殊荣。所以,我认为,张廷玉能配享太庙,就是因为雍正帝的私人喜好,而不是有什么太大的功绩。
《甄嬛传》中的张廷玉是靠什么撑到了最后呢?
1、张廷玉这就是在给皇上搭台阶,先表明对甄远道的严厉态度,就不会破坏公司大局;然后再给甄远道判个缓刑,告诉大家,不是甄远道的罪名小,而是为了皇嗣考虑,才从缓处罚。
2、张廷玉配享太庙的资格是雍正给的雍正这个人绝对是一个性情中人,爱之欲生恨之欲死,对于自己信任的人他是很放心的。
3、张廷玉是文臣,又不曾深度参与康熙身后九龙夺嫡之事,肚子里没有藏着太多不可告人的秘密,况且他性格稳重,为人低调,从未恃宠生娇,擅权跋扈,忘乎所以,非常符合雍正的用人标准,所以深得雍正赏识、重用。
张廷玉结局是什么?
1、乾隆二十年(1755年)三月二十日,张廷玉卒于家中,享年八十四岁。死后葬于龙眠山,乾隆帝最终仍遵清世宗遗诏,命配享太庙。
2、张廷玉晚景凄凉,乾隆帝即位后,君臣渐生嫌疑,致仕归家。乾隆二十年(1755年),卒于家中,年八十四,谥号“文和”,配享太庙,是整个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
3、张廷玉为人聪明得体,便主动提出辞职归乡,在得到乾隆同意以后他要求最后上朝一次。最后一次上朝时,张廷玉进了了一份奏折,要求皇上能遵守先皇的承诺,保证其死后能进入太庙。乾隆虽然心有不满,但是同意了他的要求。
张廷玉怎么死的,张廷玉做了什么得罪乾隆?
1、张廷玉老死家中。张廷玉晚期得罪乾隆而屡屡碰壁受到冷遇,恰有一女婿涉案违法(四川学政编修朱筌案),因此张受到牵连财产几乎被收缴。乾隆二十年(1755年),张廷玉卒于家中,享年八十四岁。
2、比如:张廷玉的堂兄弟张廷璐,利用自己是科举主考官的便利,出卖考题,营私舞弊,事败之后被雍正明正典刑,张廷玉不仅没有为其求情,反而请皇上以管教无方降罪于己,雍正甚为欣赏。
3、乾隆之前做过保证,所以保留了张廷玉这个特权,但是他罢免了张廷玉所有的职位,但仍以工作来赎罪。
4、指责他在朝廷里安排了线人私党,革除了张廷玉的爵位,免掉了官职,不准回乡,以工作赎罪。张廷玉老来糊涂啊,礼节不到因小失大,得不偿失。
张廷玉结局
1、张廷玉是清朝的一位重要官员,他的结局并不得善终。在乾隆二十年(1755年),张廷玉在其84岁时去世,被谥号为“文和”,他是整个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
2、张廷玉老死家中。张廷玉晚期得罪乾隆而屡屡碰壁受到冷遇,恰有一女婿涉案违法(四川学政编修朱筌案),因此张受到牵连财产几乎被收缴。乾隆二十年(1755年),张廷玉卒于家中,享年八十四岁。
3、乾隆帝感念其对清朝所做出的贡献,最终还是按照雍正帝留下的遗诏让张廷玉配享太庙。在整个清朝的历史中,享有如此殊荣的汉臣只有张廷玉一人。
4、当年的明太祖也放刘基回乡养老了。这句话看似没有什么危害,但是刘基最后就是让明太祖杀死的。这不就是告诉乾隆将来张廷玉。从此乾隆就和张廷玉之间有了矛盾,而张廷玉也因为这一句话晚节不保,名誉丧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