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芬兰是轴心国,战后为什么没有受到制裁?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二战结束后,战胜国没有再来打扰芬兰,默认了芬兰的中立国地位。
而芬兰参加二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苏联和芬兰的冬季战争苏联夺取了芬兰大片领土所致。因此盟国其他国家大多对芬兰抱有同情心理,在苏芬谈判期间英国出面斡旋,最终让苏联同意把赔款从6亿美元减少到了3亿美元。
因为芬兰交了巨额的赔款还签订了很多的条约,其次它的作用也不允许苏联对它进行制裁。毕竟芬兰的位置过于特殊,苏联也不太想动它。经历过战争后,苏联人想建立一个自己想要的势力。
受到制裁了:1947年2月10日,苏联等盟国与芬兰在巴黎签订和约。《巴黎和约》除确认1940年《芬苏和约》的一切规定外,芬兰又将贝柴摩省归还苏联;把汉科半岛租让苏联50年;赔款3亿美元。
从这次选举来看的话,苏联是这样想的:没有必要强行改变芬兰的政体以及经济制度,通过苏联的左翼政党的这次成就,就能让芬兰彻底的依靠苏联,从而被一步步的被苏联所控制,这就是苏联的最终目的。
最后,芬兰的陆军、海军和空军数量也受到限制,完全失去了保卫国家的能力。芬兰接受这些苛刻条件后,苏联在英国的斡旋下同意芬兰早日退出二战。
二战中芬兰为什么要投降呢?
但芬兰的骄傲只能仅仅就军事表现来讲,因为若蒋政治它有点不大正确,一来芬兰是德国的卫星国,作战对象是苏联,二来芬兰对苏联的军事胜利是暂时的,苏联在战后还是得到了它索要的领土。
最重要的是那些芬兰以为会来给予援助的军队,一直没有出现的趋势,虽说在这段时间里,芬兰给了苏联不小的伤亡打击,但是他们自己的牺牲也是不少的。双方可以算是两败俱伤,而且因为地小资源少的原因,芬兰的损失更重一些。
主要是因为苏联在刚开始时的时候并没有把芬兰放在眼里,可以说是苏联自己轻敌导致了芬兰能够有效遏制苏联。当然也是由于芬兰他的地形非常不利于苏联军队进行作战,并且苏联军队对于芬兰国内的领土地形并不了解。
二战末期,苏军武力达到顶峰,想趁机彻底征服芬兰,一雪1939年冬季战争的耻辱。 1943年2月,苏联取得斯大林格勒会战的胜利,而此时的芬兰新一届内阁正试图寻求和苏联达成和平协议。
在二战战场上,为何芬兰会投降?
芬兰军虽然英勇地抵抗,造成苏军极大的伤亡,毕竟还是敌不过苏军数量上的优势,芬兰政府不得不寻求外交解决。这时苏联其实也急着找个下台阶,这个背景之下,芬兰终於在三月十二日接受苏联的条件,结束了这场历时三个半月的战争。
也就说,没有明确的资料显示当时的芬兰曾经向哪个国家投降过。在二战期间,芬兰作为一个小国,曾和苏联发生过战争冲突,但在与苏联发生战争之时,芬兰只是选择了同意和谈并且签订了协议而已,并不算是投降。
二战前期苏联占领芬兰部分领土,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芬兰宣布中立。而实际上,芬兰已经做好了战争准备,共动员了五十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十六。苏联无视芬兰的中立宣言,空袭了赫尔辛基、土耳库等南方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