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开凿大运河
1、公元605年,杨广在营建东都的同时,又下令开凿大运河。隋场帝修建的大运河分四段进行。公元605年,杨广征发江南、淮北100多万民工,在北方修通济渠,从洛阳西苑通到淮河边的山阳。
2、开凿者隋炀帝杨广。隋唐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南起余杭(今杭州),北至涿郡(今北京), 605年,隋炀帝即命开凿大运河。
3、隋唐大运河的开创者为隋炀帝,他的隋朝第二位皇帝,也是最后一位皇帝。历史上的隋炀帝,并不像演义中,所描绘的那样不堪。隋炀帝有着很大的贡献存在,就拿他开凿的这条运河来讲,就让后世子孙受益无穷。
隋炀帝为什么能开通大运河?
原因:①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多年里,国家治理得比较好,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这就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②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③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不可否认,隋炀帝想坐龙舟游江南也是开凿运河的动机之一。
稳定政权根基隋炀帝在继位之后,就选择了修筑大运河。当时的隋炀帝都城在北方,他对于南方的了解不够多,而且控制权也不够多,所以他迫切的需要开辟一条能够连接南北双方的道路,这一条道路就是大运河。
发挥了重要作用。②开凿运河必然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导致阶级矛盾激化,这也是隋朝 暴政的内容之一;同时,隋炀帝利用大运河,多次组织到江南巡游,极尽铺张、奢侈,也 进一步加剧了当时的阶级矛盾,成为隋亡的原因之一。
对于这些反抗斗争,隋王朝因“关河悬远,兵不赴急”( 隋书岩8《炀帝纪 ),常常无法及时平定。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什么?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对水利工程和经济发展的杰出贡献之一。隋炀帝希望通过修建大运河来加强国家的统一和经济发展。大运河不仅使南北之间的交通更为便利,也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联系。
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不可否认,隋炀帝想坐龙舟游江南也是开凿运河的动机之一。
【大运河开凿的目的和意义及贯穿的城市与渠道】公元618年,隋炀帝派遣大量劳工开凿大运河,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北达涿郡(今北京)南余杭(今浙江杭州),中心城市是洛阳。
隋朝大运河开通的目的、时间,意义(作用)隋炀帝为什么开通大运河
意义(作用):从主观方面看,隋炀帝开凿运河的动机包括三点:一是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二是加强对江南地区的经济掠夺;三是对江南繁华地区的巡游。
政治目的,每位帝王在世的时候都希望拥有一些象征性强的功绩,一方面是为了打仗或者统治更加稳固,还有一方面打造自己千古明君的形象。2 公元605年隋炀帝杨广即位后,并于606年迁都洛阳。
隋朝大运河始建于公元605年,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征发几百万人,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公元618年,隋炀帝派遣大量劳工开凿大运河,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北达涿郡(今北京)南余杭(今浙江杭州),中心城市是洛阳。大运河主要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与江南河。
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凿了一些地方性运河,对后来隋朝隋唐大运河的开通起了积极作用。东汉末年,曹操先后开凿了白沟、平虏渠、泉州渠、新河和槽渠等。
目的: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统治者:隋炀帝 地位和作用:大运河是我国纵贯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隋炀帝对大运河的贡献
1、应该说,大运河造福后人、造福千秋,是数千年来各种王朝的功劳,而不仅是隋朝或杨广的。杨广修建大运河,虽符合当时形势的需要,但更多是出于自身享受的目的,而且过于急功近利,劳民伤财,国家元气大伤。
2、隋炀帝开辟大运河的时候,虽然有享乐的成分在,但是更多的时候是为了沟通南方和北方的水稻,这也是为了发展航运。
3、第隋炀帝大运河迎来了唐代的开元之治,奠定了唐文化在世界上崛起的基础。隋朝虽短,可是换来了唐朝的长治和极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