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前出塞》古诗赏析
1、出自杜甫《前出塞九首》之三磨刀呜咽水,水赤刃伤手。欲轻肠断声,心绪乱已久。丈夫誓许国,愤惋复何有!功名图麒麟,战骨当速朽。注释 呜咽水,指陇头水。
2、《前出塞》是写天宝末年哥舒翰征伐吐蕃的时事,意在讽刺唐玄宗的开边黩武,本篇原列第六首,是其中较有名的一篇。 诗的前四句,很象是当时军中流行的作战歌诀,颇富韵致,饶有理趣,深得议论要领。
3、杜甫的前后《出塞》曲,并非军歌,而是借古题写时事,意在讽刺当时进行的不义战争。 杜甫这九首诗通过描写一个士兵从军西北边疆的艰难历程和复杂感情,尖锐地讽刺了统治者穷兵黩武的不义战争,真实地反映了战争给兵士和百姓带来的苦难。
4、杜甫 挽弓当挽强, 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 擒贼先擒王。杀人亦有限, 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 岂在多杀伤。
5、【赏析】 杜甫写有《出塞》诗多首,先写的九首题为《前出塞》,后写的五首题为《后出塞》。
杜甫《前出塞》的解析
前出塞 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注释]:挽弓:拉开、开弓。擒:捉、拿。
《前出塞》是写天宝末年哥舒翰征伐吐蕃的时事,意在讽刺唐玄宗的开边黩武,本篇原列第六首,是其中较有名的一篇。 诗的前四句,很象是当时军中流行的作战歌诀,颇富韵致,饶有理趣,深得议论要领。
“磨刀呜咽水,水赤刃伤手。”这两句是说,一个征夫思家念亲,心绪不宁,在陇水中磨刀,突然发现水色变红,原来是刀刃割破了自己的手。伤心失神之态,从字行间传出。
杜甫的前后《出塞》曲,并非军歌,而是借古题写时事,意在讽刺当时进行的不义战争。
前出塞译文:拉弓要拉最坚硬的,射箭要射最长的。射人先要射马,擒贼先要擒住他们的首领。杀人要有限制,各个国家都有边界。
【赏析】 杜甫写有《出塞》诗多首,先写的九首题为《前出塞》,后写的五首题为《后出塞》。
《前出塞》(杜甫)原文及翻译
【译文】 愁苦地离开我的故乡,奔赴遥远的交河。公家规定我的行期,逃亡就要遭受灾祸的网罗。君王已经富有辽阔的疆土,为什么开边扩土这般多!我弃绝了父母的恩德远行,忍气吞声地扛起干戈。
前出塞九首 [唐代] 杜甫 戚戚去故里,悠悠赴交河。公家有程期,亡命婴祸罗。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弃绝父母恩,吞声行负戈。出门日已远,不受徒旅欺。骨肉恩岂断,男儿死无时。走马脱辔头,手中挑青丝。
前出塞译文:拉弓要拉最坚硬的,射箭要射最长的。射人先要射马,擒贼先要擒住他们的首领。杀人要有限制,各个国家都有边界。
译文;拉弓要拉最坚硬的,射箭要射最长的。射人先要射马,擒贼先要擒住他们的首领。杀人要有限制,各个国家都有边界。
杜甫:前出塞九首
共有九首:《前出塞》之一:戚戚去故里,悠悠赴交河。公家有程期,亡命婴祸罗。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弃绝父母恩,吞声行负戈。《前出塞》之二:出门日已远,不受徒旅期。
【译文】 拉弓就要拉硬弓,射箭就要射长箭。如果想射人,就必须先射其坐骑;如果想击败贼寇,就要先擒获其头目。杀人应该有限度,国家也自有其疆界。
杜甫作《出塞》曲有多首,先写的九首称为《前出塞》,后写的五首称为《后出塞》。杜甫的前后《出塞》曲,并非军歌,而是借古题写时事,意在讽刺当时进行的不义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