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分测定法简介
灰分的测定方法有两种:缓慢灰化法和快速灰化法。缓慢灰化法为仲裁法;快速灰化法为例常分析方法。
测定灰分的方法有550℃灼烧法和乙酸镁法两种。
【答案】:直接灰分法:称取试样后,以小火加热使试样充分炭化至无烟,然后置于马弗炉中,在550±25℃ 灼烧4 h。
酸不溶性灰分测定方法
1、用无灰滤纸过滤,用25mL热水洗涤。不溶物连同滤纸一起移回坩埚中,再进行干燥、碳化、灼烧、放冷、称重,残留物质量即为水不溶性灰分。灰分与水不溶性灰分之差即为水溶性灰分。
2、马弗炉(或高温电炉+电热板)2 分析天平 3 干燥器(内装有效干燥剂).4 瓷坩埚 【酸不溶性灰分测定法】参照标准,仪器如下:1 瓷坩埚 2 电热板。3 高温炉:温控525±25℃。4 水浴锅。5 干燥器:内盛有效干燥剂。
3、总灰分测定法样品应能通过2号筛,炽灼坩埚应至恒重,样品缓缓炽热,注意避免燃烧,至完全炭化时,逐渐升高温度至500~600℃,使之完全灰化至 恒重计算。 (2)酸不溶性灰分测定法:酸不溶性灰分即总灰分中不能溶于10%盐酸的灰分。
4、《中国药典》规定的灰分测定法有两种:总灰分测定法和酸不溶性灰分测定法。酸不溶性灰分是指总灰分中不溶于稀盐酸的灰分。
5、该标准第一法适用于食品中灰分的测定(淀粉类灰分的方法适用于灰分质量分数不大于2%的淀粉和变性淀粉),第二法适用于食品中水溶性灰分和水不溶性灰分的测定,第三法适用于食品中酸不溶性灰分的测定。
煤的灰分测定
1、灰分的测定方法有两种:缓慢灰化法和快速灰化法。缓慢灰化法为仲裁法;快速灰化法为例常分析方法。
2、在10-20分钟之内。煤灰分快速测定的时间在10-20分钟之内,而使用普通仪器,测试时间可能会在30分钟以上。煤灰分测定包括水分、灰分、硫分等,是评价煤质好坏的主要手段之一。
3、在灰分测定中,保证煤样(灰化燃烧)充分是灰分测定的关键。煤的质量和加工利用等都有重要意义。
4、在煤炭分析中,灰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它通常被用来估计煤中的无机杂质含量。有多种方法可以测定煤的灰分,其中最常见的两种方法是550℃灼烧法和乙酸镁法。
5、煤样要完全灰化 空气中冷却时间要一致。灰皿应符合国标要求。测定时,一定要打开炉后烟窗以及炉门的通气孔。燃烧试样时须将灰皿放在智能马弗炉炉内恒温区。
6、煤的水分简单地说分为:全水分、内在水分、外在水分、结晶水和分解水,在实际测定中只能测煤的全水分、内在水分、外在水分和最高内在水分,而不测定结晶水和分解水。
灰分测定国家标准
1、明确灰分的测定与控制成品质量的关系。明确灰化条件与样品组分的关系。掌握食品的基本灰化方法。食品中的灰分是指食品经高温灼烧后残留下来的无机物。
2、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不同的食品的灰分不一样,通常是牛乳0.6—0.7%,乳粉5—7%等。灰分,无机物,可以是煅烧后的残留物也可以是烘干后的剩余物,但灰分一定是某种物质中的固体部分而不是气体或液体部分。
3、一般发达国家规定面粉的灰分含量在0.5%以下,我国特一粉的灰分含量在0.75%以下,标准粉的为2%以下,面包用粉的为0.6%以下,面条、饺子用粉的为0.55%以下。
4、近期,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煤炭质量分级 第1部分:灰分》(GB/T 15221-2018),于2018年9月1日正式实施,《煤炭质量分级 第1部分:灰分》(GB/T 15222-2004)同时废止。
水分灰分测定是什么意思
灰分指煤在燃烧的后留下的残渣。不是煤中矿物质总和,而是这些矿物质在化学和分解后的残余物。灰分高,说明煤中可燃成份较低。发热量就低。
灰分是锻烧后的残留物也可以是烘干后的剩余物,也就是说发生了化学变化。
通常煤的水分、灰分、挥发分是直接测出的,而固定碳是用差减法计算出来的。广义上讲,煤的工业分析还包括煤的全硫分和发热量的测定, 又叫煤的全工业分析。
简述灰分测定方法及过程。
一般不规定灰化时间,而是观察残留物(灰分)为全白色或浅灰色,内部无残留的碳块,并达到恒重为止。两次结果相差 0.5 mg。对于已做过多次测定的样品,可根据经验限定时间。总的时间一般为 2 ~ 5 h。
灰分的测定方法有两种:缓慢灰化法和快速灰化法。缓慢灰化法为仲裁法;快速灰化法为例常分析方法。
实验原理:试样在550℃灼烧后所得残渣,用质量百分率来表示。残渣中主要是氧化物、盐类等矿物质,故称粗灰分。
原理:将食品经炭化后置于高温炉内灼烧后的残留物即为灰分。
中国药典规定的灰分检查法主要包括总灰分测定法和酸不溶性灰分测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