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曾国藩家训语录
百家讲坛曾国藩家训语录 圣贤豪杰无种,只要人肯立志、三乐:勤劳而且憩息。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未有不兴;若全无一分,未有不败。
曾国藩家训语录: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凡将相无种,圣贤豪杰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曾国藩为了超越自己身上的惰性,专门以一个“勤”字时时严格要求自己。所以他特别重视早起,无论熬夜多晚,第二天也一定早早起来。
曾国藩制定的“日课十二条”
1、曾国藩的十二条日课 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惧。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
2、曾国藩制定严格的修身计划,曰“日课十二条”。即:主静:无事时整齐严肃,心如止水;应事时专一不杂,心无旁骛。静坐:每日须静坐,体验静极生阳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3、主敬 :整齐严肃,无时不惧。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此为敬事。持神敬肃:衣冠外貌保持整齐,心思神情端正严肃,时时刻刻都要警惕、检查自己是否出现了闲杂或不良的念头。
4、日课十二条,说明了勤能补拙的道理。正是凭着这股韧劲和恒心,曾国藩造就了自己的成功人生,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被称为晚清“第一名臣”,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中国的“两个半完人”。
5、曾国藩日课十二条对标自己(10分计)∶ 主敬,整齐严束,无时不惧;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如日之升。
6、郦波解读曾国藩《日课十二条》:人但有恒,事无不成。曾国藩在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冬,给自己订下了例行的十二条功课,因此称之为日课十二条。定下计划难在,难就难在执行。曾国藩曾说:“人但有恒,事无不成。
正位凝命是什么意思
正位,是说心态要端正,底线要守住,不要走了邪路。 凝命,是说集中精神,摒除杂念。
“位”,君位也,“命”,天命也,君子履中居尊,“正位”而不使之倾,“凝命”而不使之涣,是所谓恭己以正,南面笃恭,而天下平也。《易·大象》言天命者二,《大有》曰“顺天休命”,《鼎》曰“正位凝命”。
《周易》中说:“正位凝命”,一个人摆正位置才知道自己的使命是什么,方向在哪里。位置不对,方向就不可能正确。作家杨大侠指出,摆正位置才能走出高度。
正位凝命,指摆正位置,凝聚力量,以完成自身使命。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摆正身姿,集中精神;不偏不倚,有厚重、端正之相,用于比喻静坐中的心态和姿势。
的意思?君子以正位凝命,就是君子应端正自己的位置,行使自己的使命。这里的君子,是指品德端正而又有才能的人。鼎卦位于革卦之后,所处的时期正是变革之后,建设新世界的时期。这时,正适合君子大展身手开展新事业。
不要因为一点小恩小怨,就时时挂在心头,这样于己于人都非处世之道,对于别人的恩德要时刻牢记,对于别人的小过失,则如清风拂面,一笑了之。
木上有火,鼎。君子以正位凝命
象曰:木上有火,鼎。君子以正位凝命。“位”,君位也,“命”,天命也,君子履中居尊,“正位”而不使之倾,“凝命”而不使之涣,是所谓恭己以正,南面笃恭,而天下平也。
【鼎卦】 鼎。元吉,亨。 象曰:木上有火,鼎。君子以正位凝命。白话文解释: 鼎卦:大吉大利,亨通。 《象辞》说:本卦下卦为巽,巽为木;上卦为离,离为火。
《象》曰:木上有火,鼎,君子以正位凝命。【解读】《象辞》说:《鼎卦》的卦象是巽(木)下离(火)上,为木上燃着火之表象,是烹饪的象征,称为鼎;君子应当像鼎那样端正而稳重,以此完成使命。
鼎。元吉,亨。象曰:木上有火,鼎。君子以正位凝命。初六。鼎颠趾,利出否。得妾以其子,无咎。象曰:鼎颠趾,未悖也。利出否,以从贵也。九二。鼎有实,我仇有疾,不我能即,吉。象曰:鼎有实,慎所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