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铁事

登录

魏晋南北朝历史,魏晋南北朝历史特点

wangsihai

魏晋南北朝的历史

魏晋南北朝,又称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 国历 史上政 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主要分为三国(曹魏、蜀汉、东吴)、西晋、东晋和南北朝时期。三国至隋的三百六十余年间,有三十余个大小王朝交替兴灭。

民族战争 魏晋南北朝时期,大分裂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除西晋短期统一以外,魏晋南北朝多数时间处在分裂割据状态,或三国鼎立,或南北对峙。南北对峙下的南方和北方,又时常呈现不同的分裂割据局面。

“多民族的统一”,是对秦汉王朝的高度概括,“多民族的融合”,构成了魏晋南北朝社会大分裂之外的又一大时代特征。

魏晋南北朝是指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特殊时段,始于东汉的灭亡,终于隋朝的建立,主要包括三国、西晋、东晋、五胡十六国、南朝与北朝。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

魏晋南北朝(220年—589年),严格应称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基本分裂的时期。这个时期由220年曹丕强迫汉献帝禅位开始,到589年杨坚灭南朝陈而重新统一而结束,共369年。

两晋南北朝更替时间和顺序:西东晋 266年司马炎篡魏,建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灭吴,完成统一。316年西晋被北方蛮族灭亡,北方陷于混乱,史称五胡乱华。

试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特点?

1、政治: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发展。士族地主势力发展,中央集权严重削弱;由于武将专权、地方割据和民族政权并立,国家 陷入分裂;北魏孝文帝改革推动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2、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时代特点:封建国家分裂,政权交替频繁;南方相对稳定,江南经济发展;北方战乱频繁,民族融合加强;士族制度形成、发展和衰落;科技发展,佛教盛行。

3、在思想文化方面却有了大发展和交融。思想活跃,民族融合。历史进程:魏晋南北朝(220年—589年),又称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只有37年大一统,而余下朝代替换很快并有多国并存的时代。

4、主要特点:民族融合的加强,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密切,并逐渐融合为一体。各族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5、政治方面:东汉结束以后,出现了魏蜀吴三国鼎立,西晋短暂的统一和东晋偏安一隅,在北方出现了少数民族建立的五胡十六国,最后北魏统一了北方,南方的东晋政权瓦解以后则建立起了南朝宋齐梁陈,政治更迭频繁。

6、政权更迭频繁、少数民族政权较多,常出现多国并存的情况。魏晋南北朝(220年—58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只有37年大一统,而余下朝代替换很快并有多国并存的时代。

魏晋南北朝的历史事件有哪些?

民族战争 魏晋南北朝时期,大分裂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除西晋短期统一以外,魏晋南北朝多数时间处在分裂割据状态,或三国鼎立,或南北对峙。南北对峙下的南方和北方,又时常呈现不同的分裂割据局面。

第一次伐北伐前秦苻健。永和十年(354年),桓温率水陆两军进攻前秦。水军从江陵出发,经襄阳入均口,即今湖北丹江口东南,至南乡,即今河南南阳西南;步兵自河南境内的淅川入武关,又令梁州刺史司马勋由汉中出子午道加以配合。

宋武帝刘裕在南方建立了宋朝后,过了十九年(公元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拓跋是姓,焘音dào)灭了十六国中最后一个小国北凉,统一了北方。从东晋灭亡后的一百七十年的时间里,我国历史上出现了南北两个政权对峙的局面。

政治: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发展。士族地主势力发展,中央集权严重削弱;由于武将专权、地方割据和民族政权并立,国家 陷入分裂;北魏孝文帝改革推动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公元249年,曹爽陪同曹芳谒魏明帝高平陵,司马懿伺机在洛阳发动政变,将曹爽集团一网打尽,由此获得朝中大权。淮南三叛 :淮南三叛是曹魏末年高平陵事变后,地方将领反对司马氏的三次兵变的统称。

门阀士族制度由鼎盛而至衰弱。其间东晋王朝还出现门阀政治,皇权微弱,门阀共治。江南社会经济得到开发,中国经济和文化重心逐渐开始向东南转移 社会:社会大分裂 魏晋南北朝时期,大分裂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

魏晋南北朝时的历史是怎样的

公元534年北魏分裂成东魏与西魏,隔黄河而治,东魏后为北齐所代、西魏为北周所代。从拓跋珪建魏,到公元557年西魏亡,共历十七帝、171年,是所有魏晋南北朝王国中立国最长久者。

除西晋短期统一以外,魏晋南北朝多数时间处在分裂割据状态,或三国鼎立,或南北对峙。南北对峙下的南方和北方,又时常呈现不同的分裂割据局面。秦汉时期的豪强地主发展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土族地主。

在魏晋南北朝的时候这个,这个时代也会有它的特点。下面就会阐述一下。其一,深层的分裂局面。这一时期,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只有21年,即280年司马氏灭吴,到301年“八王之乱”全面爆发。

南北朝,由公元420年刘裕篡东晋建立南朝宋开始,至公元589年隋灭南朝陈为止,上承东晋、五胡十六国,下接隋朝。因为南北两势长时间对立,所以称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

民族战争 魏晋南北朝时期,大分裂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除西晋短期统一以外,魏晋南北朝多数时间处在分裂割据状态,或三国鼎立,或南北对峙。南北对峙下的南方和北方,又时常呈现不同的分裂割据局面。

姚襄是羌族首领姚弋仲之子,建立后秦的姚苌之兄。他早先投归东晋,后又叛晋,招纳流民七万,自称大将军、大单于,移屯许昌,即今河南许昌西南。

宋武帝刘裕在南方建立了宋朝后,过了十九年(公元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拓跋是姓,焘音dào)灭了十六国中最后一个小国北凉,统一了北方。从东晋灭亡后的一百七十年的时间里,我国历史上出现了南北两个政权对峙的局面。

佛教大盛行 佛教起源于印度,西汉末年传入中国,东汉时在国内逐渐传播,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战乱连绵,南北方政权更替频繁,穷苦百姓在苦难中挣扎,渴望找到一条精神解脱的道路。

政治方面:东汉结束以后,出现了魏蜀吴三国鼎立,西晋短暂的统一和东晋偏安一隅,在北方出现了少数民族建立的五胡十六国,最后北魏统一了北方,南方的东晋政权瓦解以后则建立起了南朝宋齐梁陈,政治更迭频繁。

魏晋南北朝动乱事件太多,对历史动向影响不大的就不说了,第一个、八王之乱,八王之乱后内迁胡人乘机作乱史称五胡乱华,西晋灭亡。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主要内容是什么?

社会大分裂 魏晋南北朝时期,大分裂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除西晋短期统一以外,魏晋南北朝多数时间处在分裂割据状态,或三国鼎立,或南北对峙。南北对峙下的南方和北方,又时常呈现不同的分裂割据局面。

佛教盛行佛教起源于印度,西汉末年传入中国,东汉时在国内逐渐传播,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

公元534年北魏分裂成东魏与西魏,隔黄河而治,东魏后为北齐所代、西魏为北周所代。从拓跋珪建魏,到公元557年西魏亡,共历十七帝、171年,是所有魏晋南北朝王国中立国最长久者。

南北朝,由公元420年刘裕篡东晋建立南朝宋开始,至公元589年隋灭南朝陈为止,上承东晋、五胡十六国,下接隋朝。因为南北两势长时间对立,所以称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特别的影响。其突出表现则是玄学的兴起、佛教的输入、道教的勃兴及波斯、希腊文化的羼入。

相关阅读

  • 大便大量出血(大便大量出血但是不疼?血是鲜红色是为什么)
  • 初二课程,初二课程x任务第五集之特效减肥药答案
  • 乾上巽下(乾上巽下易安居)
  • 东德国(东德国歌现在在德国是禁歌吗)
  • 生肖成语(生肖成语有哪些)
  • 收复蒙古,康熙收复蒙古
  • 南通医学院(南通医学院赵欣)
  • 苹果下拉菜单怎么设置,苹果下拉菜单怎么设置截图
  • 陈毅元帅的简单介绍
  • 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