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被谁灭了?
1、连昌弟赫连定在平凉自称夏皇帝。431年北魏俘赫连定,夏朝灭亡。夏国的国都统万城是作为游牧民族的匈奴在东亚留下的唯一的遗迹。融入匈奴人中的月氏人,称为匈奴别部卢水胡。
2、彻底灭匈奴的是窦宪。永元三年,鉴于北匈奴遭到南匈奴的重大打击,窦宪萌发了彻底消灭北匈奴的想法。同年二月,窦宪派出将领领兵出塞攻打北匈奴,结果又是大破北匈奴,至此匈奴对汉朝的威胁被彻底铲除。
3、匈奴帝国不是被灭的,而是被汉族打败,势力日衰,最后一部分成为鲜卑,一部分被汉族同化的。他们也不是汉武帝时期消失的,一直到东晋之后的五胡十六国,匈奴依然存在。
4、没有灭亡匈奴只是在东汉时分裂为南北匈奴,南匈奴投降汉朝,北匈奴在西迁后消失在中国的古籍中。 南匈奴在五胡十六国时期建立了前赵政权。
5、年,东哥特人和阿提拉的长子埃拉克的军队战于班诺尼亚,匈奴人败北埃拉克被杀,辉煌一时的匈奴帝国终于以极快的速度分崩离析。
柔然是什么?
1、柔然,亦称蠕蠕、芮芮、茹茹、蝚蠕等等。北朝的碑志、杂曲中,往往泛称之为“匈奴”、“鬼方”、“凶奴”、“猃狁”、“北虏”、“北狄”等。“柔然”名号始于车鹿会之自称。
2、死后,其子车鹿会自立一部,称柔然,北魏拓跋焘蔑称为蠕蠕,史书上又称为芮芮、茹茹。子孙就以木骨闾的变音郁久闾为姓。 车鹿会死,子吐奴傀袭位。吐奴傀死,子跋提袭位。跋提死,子地粟袁袭位。
3、柔然的解释 古族名。 北朝 称为 蠕蠕 , 南朝 称为 芮芮 。 《隋书》 称为 茹茹 。本为 东胡 族的一支。初属 拓拔 部。 南北朝 时始 强大 ,后在 西魏 废帝 时为 突厥 所灭。
4、柔然 5世纪初到6世纪中叶活跃于中国北方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系东胡苗裔,与鲜卑同源。有的史书记载说柔然是“匈奴之裔”、“匈奴别种”、“塞外杂胡”。他们辫发左衽,居穹庐毡帐,逐水草畜牧,无文字,刻木以记事。
5、柔然一部分是现在的蒙古人,柔然另一部分是现在的汉族。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人多欺负人少的经典战役,以多胜少
昆阳之战,爆发于更始元年(23年),它是绿林起义军推翻王莽政权的一次战略性 决战,也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一个典型战例。
秦军虽然人多,但内部混乱,人心不齐,被晋军击败。南方的汉人得以残喘,北方统一南方的脚步也推迟了整整二百年。鄱阳湖水战 元朝末年,江淮一代爆发农民起义,逐渐形成以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为首的三股势力。
巨鹿之战 巨鹿之战,是秦末农民大起义中,项羽率领6万楚地义军同秦将章邯、王离所率40余万秦军主力部队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
官渡之战发生在公元199年(建安四年)六月—公元200年(建安五年)十月,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战前,袁绍军约110000人,曹操军约20000人。
官渡战役: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
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有: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牧野之战、长勺之战、柏举之战、阴晋之战、伊阙之战、鄢郢之战、即墨之战、鄗代之战、巨鹿之战等等。
柔然是什么呀?
柔然,亦称蠕蠕、芮芮、茹茹、蝚蠕等等。北朝的碑志、杂曲中,往往泛称之为“匈奴”、“鬼方”、“凶奴”、“猃狁”、“北虏”、“北狄”等。“柔然”名号始于车鹿会之自称。
死后,其子车鹿会自立一部,称柔然,北魏拓跋焘蔑称为蠕蠕,史书上又称为芮芮、茹茹。子孙就以木骨闾的变音郁久闾为姓。 车鹿会死,子吐奴傀袭位。吐奴傀死,子跋提袭位。跋提死,子地粟袁袭位。
柔然,是公元四世纪后期至六世纪中叶,在蒙古草原上继匈奴、鲜卑等之后崛起的部落制汗国,最高统治部落(可汗郁久闾氏本部)为鲜卑别部的一支。当时中原正经历东晋十六国后期、南北朝纷争对峙。
柔然,鲜卑人的一支。公元4世纪末至6世纪中叶,继匈奴、鲜卑之后,活动于中国大漠南北和西北广大地区的古代民族,主要是柔然和敕勒。当时,正是中国历史上处于十六国、南北朝纷争对峙时期。
柔然一部分是现在的蒙古人,柔然另一部分是现在的汉族。
柔然是给七星之一打工的,所以可能是七星之一。
五胡乱华里,被北魏拓跋珪彻底灭国的有哪些国家?
1、北魏拓跋珪发动对后燕的灭国战争,自“参合之战”后,后燕渐渐衰落,最终被北燕取代,灭国。
2、十六国:前凉、成汉、前赵、后赵、北凉、西凉、后凉、南凉、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前秦、西秦、后秦十六个国家 汉末三国时期胡人内迁导致了五胡乱华,西晋灭亡。
3、称霸塞北的柔然汗国也于552年为突厥汗国所灭。于五胡十六国时期在青海建立的鲜卑别支吐谷浑汗国则维持到663年为吐番汗国所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