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围湖造田?
1、围湖造田:减少河道(湖)面积,由H=V/S得会使河湖形成地上河、湖。致使洪涝灾害多发~~~大量的围湖造田容易造成洪涝灾害。
2、中国的洪湖、鄱阳湖、洞庭湖、滇池等湖泊,自60年代以来被大规模围垦造田,加剧了湖区环境生态的劣变。湖北省的洪湖,1964年尚有水田82万亩,经多次围湖累计达30万亩,现存水面53万亩。
3、对海滩地的围垦又叫海涂围垦;对经常淹在水下的海湾浅滩的围垦又叫围海造田。对滨湖滩地的围垦也叫围湖造田。在围垦区内要修建完整的排灌系统,排除地面径流,控制地下水位,并对种植的作物进行合理灌溉。
4、围湖造田是有好处的。对于中国来说,人口众多,而缺乏耕地。围湖造田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耕地面积,解决人们吃饭问题。但是事实证明,围湖造田在缓解人口压力的同时也带来了生态的破坏。
围湖造田的弊
1、生态环境劣变,水生动植物资源衰减。加快湖泊沼泽化进程,湖泊面积缩小,地表径流调蓄困难。淡水湖面积缩小后导致长江水没有足够的分流空间,之后容易引发洪灾。
2、围湖造田后容易造成洪涝灾害,因为该措施加快了湖泊沼泽化的进程,促使湖泊面积不断缩小,导致地表径流的调蓄出现问题,从而造成水涝、干旱等自然灾害面积逐年递增。
3、损害湖泊自然资源,破坏湖泊生态环境和调蓄功能 加快了湖泊沼泽化的进程,使湖泊面积不断缩小,地表径流调蓄出现困难,导致旱涝灾害频繁发生 水生动植物资源衰退,湖区生态环境劣变,使鱼的种类不断下降,数量减少。
4、大量的围湖造田容易造成洪涝灾害。长江流域就是个例子,解放以后长江中游大量的围湖造田,洞庭湖由原来的第一大淡水湖面积迅速下降。其他淡水湖的面积也迅速减小,有的甚至完全消失。
5、利:增加土地面积,对于缺少田地的地方,为农民创造了新的耕地和新的居驻地,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新的生产资料,为人民生活提供了新的基础条件 。
现在围湖造田现象很多,围湖造田对生态系统有什么影响?
1、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湿地面积减少。减少水资源,破坏生态循环系统,加剧土地荒漠化。生态环境劣变,水生动植物资源衰减。加快湖泊沼泽化进程,湖泊面积缩小,地表径流调蓄困难。
2、大量的围湖造田容易造成洪涝灾害。长江流域就是个例子,解放以后长江中游大量的围湖造田,洞庭湖由原来的第一大淡水湖面积迅速下降。其他淡水湖的面积也迅速减小,有的甚至完全消失。
3、弊端:围湖造田首先是加快了湖泊沼泽化的进程,湖泊面积不断缩小,地表径流调蓄出现困难,导致旱涝灾害频繁发生。其次是水生动植物资源衰退,湖区生态环境劣变,使鱼的种类不断下降,数量减少。
4、然而,如果事先不对所处的生态环境进行仔细研究,而随意开荒、围湖造田,必然会破坏生态平衡,导致一系列连锁反应,使生态环境恶化,并引发各种灾害,再反过来影响农业生产。云南省中部的通海县境内,有一条湖,叫杞麓湖。
5、间接影响区域大气气候。生态系统的抵抗力和稳定性来自于其内部的物种多样性、各生态群落的稳定和相互促进。
6、围海造田对地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造成地表生态环境的破坏。近40年,我国红树林面积由4.83万公顷锐减到1.51万公顷,大部分是因为围海造陆给毁掉的,红树林资源锐减换来的是海滨生态环境的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