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铁事

登录

春申君黄歇,春申君黄歇后人在哪里

wangsihai

春申君黄歇介绍及其历史故事

春申君黄歇在对外穷兵黩武的同时,对内则和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竞相礼贤下士,招引门客,最高峰时黄歇有门客3000多人,其数量在“战国四公子”中居于首位。黄歇的门客多逞强好斗,奢侈浮华。

黄歇(春申君)生于公元前314年(一说生于公元前320年),楚国人,年轻的时候曾周游各地,从师求学,见识广博,经过多年的知识储备与社会阅历,黄歇终于因善辩得到楚顷襄王赏识,楚顷襄王将其招入朝堂,后担任左徒之职。

春申君黄歇(?~前238),中国战国时期四公子之一,楚国丞相。黄歇游学博闻,善辩。考烈王元年,以黄歇为相,封为春申君。赐淮北地12县。春申君明智忠信,宽厚爱人,以礼贤下士、招致宾客 、辅佐治国而闻于世。

黄歇在回到楚国没多久,楚顷襄王就去世了,即位的是楚考烈王。随之,黄歇就受到重任,被任命为楚国令尹,并且封为春申君。因此我们日后称呼他,绝大多数人都是叫他春申君。春申君的影响很大,使楚国重新强盛起来。

黄歇回国三个月,即当年的秋天,顷襄王卒,太子完即位,是为考烈王。考烈王元年(公元前262年),黄歇受到重用,担任令尹要职,封为春申君,受赐淮北地十二县。

据记载,春申君的子孙,至少有五支幸存并传衍下来:一支为东吴派,如金溪双井谱所记的黄永与吉安双井谱所记的黄歇之子黄堂,应是一人。

战国四公子--春申君

1、春申君简介:黄歇(前314年-前238年),楚国江夏人,原籍楚国属国黄国(今河南省潢川县)。战国时期楚国大臣,是著名的政治家。与魏国信陵君魏无忌、赵国平原君赵胜、齐国孟尝君田文并称为“战国四公子”,曾任楚相。

2、春申君(?-前238)本名黄歇,中国战国时期楚国公室大臣,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与魏国信陵君魏无忌、赵国平原君赵胜、齐国孟尝君田文并称为“战国四公子”,曾任楚相。黄歇游学博闻,善辩。

3、黄歇***前314-前238年***,楚国江夏人,原籍楚国属国黄国***今河南省潢川县***。楚考烈王时期官至楚国令尹,是战国时代著名的政治家。

4、春申君 (?~前238)中国战国四公子之一,战国楚相,即黄歇。黄歇游学博闻,善辩。考烈王元年,以黄歇为相,封为春申君。赐淮北地12县。春申君明智忠信,宽厚爱人,以礼贤下士、招致宾客、辅佐治国而闻于世。

春申君黄歇一生有何贡献?他是楚国最后的名臣吗?

春申君黄歇是楚国贵族,他礼贤下士,广招宾客,招揽门客三千余人,当时楚国是楚顷襄王当政,秦国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秦昭王计划派白起同韩国、魏国一起准备进攻楚国。

楚国才逃过此难,而黄歇也因此而被楚襄王所器重,成为楚国的肱骨大臣。第二,黄歇有治国的才能,受到后人的敬仰。黄歇在成为楚国肱股之臣后,对楚襄王很是忠心,为楚国做了许多有功之事。

帮助熊完归国称帝、治楚开吴、解邯郸之围,都是黄歇在楚国任职时为楚国做出的贡献。黄歇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连司马迁都评价他:“以身徇君,遂脱强秦,使驰说之士南乡走楚,黄歇之义。

黄歇(前314年-前238年),黄国(今河南省潢川县)人,楚国大臣,曾任楚相。黄歇游学博闻,善辩。楚考烈王元年(公元前262年),以黄歇为相,赐其淮河以北十二县,封为春申君。

春申君黄歇是如何劝服秦王不进功楚国?

与此相对应的是,这还不如让秦国和楚国结盟,然后联合起来一起对付其它国家。秦昭襄王于是被黄歇说服,也即阻止了白起出征,派使臣给楚国送去厚礼,与楚国缔结盟约,互为友国。

黄歇的建议:与其冒险打楚国,不如深耕韩、魏 黄歇也就是后来的春申君、战国四公子之一。但在当时,他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但即使是小人物,若在关键的时刻、出现在关键的位置、讲出关键的话,搞不好就能青史留名。

首先,他凭借自己出色的辩才能力,成功地阻止了秦国进犯楚国,保住了楚国的多年基业。其次,当初为了能使楚太子返回楚国,黄歇以牺牲自己为代价,为楚太子争取到了逃跑的时间。

此时秦国方面正准备派遣武安君白起带领秦魏韩三国联军一同攻打楚地,恰逢黄歇入秦,听到了这个消息,于是就劝说秦王不要将矛头对准楚国,因为楚秦是当时两强,互相争斗只会两败俱伤,让其他国家渔翁得利。

相关阅读

  • 元杂剧的形式要素分为哪几种
  • 关于幸福的散文有哪些
  • 对不起用英语怎么更高级的表达
  • 度假一般怎么表达用英语
  • 中国8大名酒(中国十大名酒排行榜白酒)
  • 冰心写的散文集是什么
  • 对联的形式特点有什么
  • how many doyou have是什么意思
  • 武术的特点是什么百度百科
  • 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