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工业起源的因素有哪些?
轻重工业发展不平衡。近代中国缺乏资本的原始积累,也缺乏近代化的投资方式,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民族工业只能从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的轻工业开始。因此早期中国民族工业基本上是轻工业。地区分布不平衡。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三种途径是洋务企业创办、资本主义工业兴起,以及民间手工工场引进机器,转变为近代工业企业。(一)洋务企业。
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缺乏市场竞争力。在阶级来源上,民族资产阶级不少是官僚、地主、商人投资于近代企业而形成的。
工业还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源泉,是国家经济自主、政治独立、国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这些障碍严重地影响着近代中国工业化的顺利进行和其水平的提高。在近代中国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其所遭遇的最主要的障碍有两个:一是没有足够的资本积累,另一是没有一个保护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强大的政府。
近代中国名族工业的发展历程时间与状态
1、近代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时期 1912年~1922年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一个“短暂的春天”,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一战期间,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2、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时间段:19世纪60-70年代,随着外国资本的进入和洋务运动的开展,一些中国民族工业在沿海沿江大城市、通商口岸建立起来。中国名族工业发展在新中国成立之后逐步接近尾声,许多民族工业改成公有制。
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初步发展阶段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期:鸦片战争后至甲午战争前:这一时期,中国遭受列强侵略,经济落后,民族工业基本处于萌芽状态。
4、初步发展:19世纪末。原因:列强争相向中国资本输出,中国的自然经济进一步遭到破坏。清政府为扩大税源,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影响: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进一步发展:20世纪初。
5、在实业救国的浪潮下,以工业化为主体的经济近代化有了长足发展。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初步发展阶段有哪些时期?
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时期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外资企业的刺激和洋务派创办工业的影响下,中国出现了第一批由私人投资的近代工业。著名企业有: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等。
短暂繁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1912―1919)辛亥革命后,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以及战后的数年是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迅速发展的时期,主要是轻工业中的棉纺织业和面粉业。
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鸦片战争后,在中国封建经济分解和商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在外商企业的刺激、示范和洋务派军用工业,尤其是民用工业的诱导下,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开始兴起。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1、初步发展:19世纪末。 原因:列强争相向中国资本输出,中国的自然经济进一步遭到破坏。清政府为扩大税源,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影响: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进一步发展:20世纪初。
2、。诞生:19世纪60-70年代,随着外国资本的进入和洋务运动的开展,一些中国民族工业在沿海沿江大城市、通商口岸建立起来。2。第一次发展高峰:1895年之后。
3、短暂繁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1912―1919)辛亥革命后,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以及战后的数年是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迅速发展的时期,主要是轻工业中的棉纺织业和面粉业。
4、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在曲折中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洋务运动到清朝末年出现民族工业的萌芽;一战期间的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一战后至新中国建立前民族工业的凋谢、萎缩。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轻重工业发展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