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虎地秦简有哪些主要内容?
1、云梦秦简,是指1975年12月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大量竹简。这些竹简长21 至28厘米,宽0.5至0.8厘米。内文为墨书秦篆,写于战国晚期及秦始皇时期,反映了篆书向 隶书转变阶段的情况。
2、云梦秦简包括:《秦律十八种》、《效律》、《秦律杂抄》、《法律答问》、《封诊式》、《编年记》、《语书》、《为吏之道》、甲种与乙种《日书》。
3、睡虎地秦简介绍 睡虎地秦是指1975年年12月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大量竹简,这些竹简写于战国和秦始皇时期,其中有大量清朝法律,政治医学以及占卜玄学方面的内容。
4、睡虎地秦墓竹简共1155枚,残片80枚,分类整理为十部分内容,包括:《秦律十八种》、《效律》、《秦律杂抄》、《法律答问》、《封诊式》、《编年记》、《语书》、《为吏之道》、甲种与乙种《日书》。
睡虎地秦简哪个篇章提到很多鬼的种类
1、恶害之鬼,执以苇索,而以食虎。于是黄帝乃作礼,以时驱之,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魅。” 除《山海经》记载外,汉代诸书皆有记载。
2、5年湖北省云梦睡虎地秦简发掘出大量的法律条文和律法文书,为我们研究秦汉档案立法提供了珍贵而丰富的第一手资料,然而利用这些资料研究秦汉档案立法的成果并不多见,而且比较零散[1]。
3、桃枝:早在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里,就有「桃木驱鬼」的记载。每年春节,家家户户除了悬挂桃符外,也有挂桃枝在门口驱鬼的。其实除了桃枝,桃叶、桃子亦能驱鬼。东汉许慎注《淮南子》时,说:「鬼畏桃也。
4、睡虎地秦墓竹简,又称睡虎地秦简、云梦秦简,是考古学家在1975年12月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大量竹简,共计1155枚,在当时,震惊世界。
睡虎地秦简是文献史料还是实物史料
秦简是实物史料,实物史料是指一切能够直接观察和研究的历史遗物,如文物、考古遗址、建筑物、工艺品。
睡虎地秦墓竹简,又称睡虎地秦简、云梦秦简,是考古学家在1975年12月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大量竹简,共计1155枚,在当时,震惊世界。
云梦秦简 中国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11号秦墓出土的竹简。1975年发掘出土。共1100多枚。简长21~28厘米,宽0.5~0.8厘米。简文为墨书秦篆 ,有的写于战国晚期,有的写于秦始皇时期。
云梦睡虎地秦简 1975年于云梦县城关睡虎地十一号墓出土的秦代竹简,记录当时的法律及公文,是研究战国晚期至秦始皇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军事的珍贵史料。
睡虎地秦简,亦称云梦秦简,为1975年12月于中国湖北省云梦县城关睡虎地十一号墓出土的秦代竹简,记录当时的法律及公文,经整理的竹简内容,被收入《睡虎地秦墓竹简》一书。
湖北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出炉了,这些宝物都是来自哪个朝代的?
1、湖北博物馆官方宣布的镇馆之宝是四件,不是十件。分别是郧县人头骨化石,越王勾践剑,编钟和元代四爱青花图梅瓶。湖北博物馆的珍贵文物很多,我们来列举一些吧。
2、此铜鼓1977年6月14日出土于湖北省崇阳县白霓镇,是我国仅存的商代兽面纹青铜鼓,是研究我国古代青铜艺术珍贵的实物资料,堪称绝世之珍品。
3、曾侯乙编钟:改写世界音乐史曾侯乙编钟,1978年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年代为战国早期。这座钟长48米,高65米。整套编钟由六十五件组成,分三层八组悬挂在一个弯曲的铜木结构钟架上。
4、湖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分别是:越王勾践剑、曾侯乙编钟、郧县人头骨化石、元青花四爱图梅瓶。越王勾践剑 越王勾践剑是春秋晚期时候的冷兵器,2400多年的时间保持了不锈之身,实在难能可贵,剑身上由大量的小暗格组成。
5、湖北博物馆镇馆之宝分别是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郧县人头骨化石和元青花四爱图梅瓶,曾侯乙尊盘,云梦睡虎地秦简,虎座鸟架鼓,彩绘人物车马出行图,石家河玉人像和崇阳铜鼓。
6、湖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1 湖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镇馆之宝之一:曾侯乙编钟 解说:战国早期。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钟架长748厘米,高265厘米。
《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十八种·属邦》古诗原文及翻译
原文 道官相输隶臣妾、收人,必署其已禀年日月,受衣未受,有妻毋(无)有。受者以律续食衣之。属邦 译文 各道官府输送隶臣妾或被收捕的人,必须写明已领口粮的年月日数,有没有领过衣服,有没有妻。
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十八种,行书,秦律十八种·行书解释翻译。 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觱(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
原文: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翻译: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夫未回还。只要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一定不会让敌人的铁蹄踏过阴山。
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秋水》原文翻译 秋季的霖雨如期而至,千百条小河注人黄河。
为什么叫睡虎地
睡虎地还是一个地名。它地处湖北云梦县城关西郊,东南距云梦火车站仅一百多米。在这个地方发现了战国末期秦国至秦始皇时期的墓葬群。考古上通常有用地名来命名考古发现的习惯。所以会叫云梦睡虎地秦墓。
通过勘探发掘清理了12座古墓,根据墓葬形制和出土文物,可以断定这批墓地是战国末期秦国至秦始皇时代的墓葬,这些墓较密集地分布在睡虎地山嘴上。
睡虎地秦是指1975年年12月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大量竹简,这些竹简写于战国和秦始皇时期,其中有大量清朝法律,政治医学以及占卜玄学方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