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铁事

登录

多伦会盟,多伦会盟后康熙找到的活佛是

wangsihai

多伦会盟的意义

共商北部边疆事宜,并按内蒙古设盟旗的办法,对喀尔喀各部编设了盟旗札萨克,确立了对外蒙古的统治和管辖。从此,外蒙古正式列入了清政府的版图。史称“七溪会盟”、“多伦诺尔会盟”、或“康熙会盟”。

多伦会盟又称康熙会盟.是清朝康熙皇帝为了加强北方边疆喀尔喀蒙古的一次治理事件。在清朝初时,蒙古主要分为:一是喀尔喀蒙古,二是喀尔喀蒙古察哈尔蒙古,三是厄鲁特蒙古。在皇太极时期就解决了察哈尔蒙古问题。

多伦诺尔会盟是指清朝康熙帝为调解喀尔喀蒙古各部之间的矛盾,加强北方边防及对喀尔喀蒙古的管理,于康熙三十年(1691年)在多伦诺尔(今多伦县)与蒙古各部贵族进行的会盟,会盟标志着喀尔喀蒙古正式并入清朝。

清朝时期,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

1、确立了册封西藏佛教首领达赖和班禅的制度,设置了驻藏大臣。平定了大小和卓的叛乱,设置伊犁将军。妥善安置了重返祖国的土尔扈特部。设置台湾府,巩固了东南海防。

2、设置参赞大臣和将军等官职,加强对西北和东北边疆的管辖;以会盟、联姻等方式,并修建避暑山庄和外八庙联络少数民族上层贵族的感情。

3、①清初统治者吸取明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励精图治。②奖励垦荒,更名田、地丁银制度的实行,促进经济发展。③平定叛乱,抗击外国侵略,加强边疆建设,开拓疆域,巩固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4、对内: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文字狱,缓解满汉矛盾,禁止圈占农民土地清朝在国家法制统一原则的前提下,对蒙古等民族地区采取了“因俗而治”和“众建而分其势”的统治政策。

多伦会盟简介:康熙帝亲赴蒙古调解各部矛盾纷争

1、于是,康熙帝要亲自调解其内部的矛盾与纷争,亲临塞外,主持会盟。 于康熙三十年在多伦诺尔(多伦)与蒙古各部贵族进行的会盟。康熙三十年(1691年)四月,康熙帝亲率官兵到达距北京800里的多伦诺尔(多伦)驻营。

2、多伦诺尔会盟是指清朝康熙帝为调解喀尔喀蒙古各部之间的矛盾,加强北方边防及对喀尔喀蒙古的管理,于康熙三十年(1691年)在多伦诺尔(今多伦县)与蒙古各部贵族进行的会盟,会盟标志着喀尔喀蒙古正式并入清朝。

3、多伦会盟又称康熙会盟.是清朝康熙皇帝为了加强北方边疆喀尔喀蒙古的一次治理事件。在清朝初时,蒙古主要分为:一是喀尔喀蒙古,二是喀尔喀蒙古察哈尔蒙古,三是厄鲁特蒙古。在皇太极时期就解决了察哈尔蒙古问题。

清代的“多伦会盟”是一个什么样的历史事件?

多伦会盟,1691年,康熙大帝在多伦诺尔,召集内外蒙古首领举行会盟仪式,正式接受喀尔喀蒙古归于大清统治之下,从此统一漠北蒙古。多伦诺尔,今天的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多伦县,图为康熙多伦会盟旧址。

多伦诺尔会盟是指清朝康熙帝为调解喀尔喀蒙古各部之间的矛盾,加强北方边防及对喀尔喀蒙古的管理,于康熙三十年(1691年)在多伦诺尔(今多伦县)与蒙古各部贵族进行的会盟,会盟标志着喀尔喀蒙古正式并入清朝。

多伦会盟又称七溪会盟、多伦诺尔会盟、康熙会盟是康熙为加强北方边防和对喀尔喀蒙古的管理。清初喀尔喀蒙古各部纷争,牵扯到俄国干涉和噶尔丹插手,事情相当复杂。喀尔喀内部纷争,不能诉诸武力,只能协商调解。

喀尔喀受噶尔丹进攻全线溃败,康熙着手在多伦诺尔会盟。企图建立一个受控于黄教势力的政权。危机之时,康熙决定御驾亲征。噶尔丹为抓获哲布尊丹巴活佛直趋多伦诺尔,并在乌兰布通据险待战。

相关阅读

  • 礼尚往来的意思,礼往常来是什么意思
  • 甜蜜的生活的作文
  • 人妖rose(人妖rose腾讯)
  • 印尼98排华事件(1965印尼华人案件)
  • 现金日记账电子表格(现金日记账电子表格下载)
  • 彼得洛维奇,德拉岑·彼得洛维奇
  • 折柳寄情(折柳寄情是什么意思)
  • 快乐生活的英语作文
  • 楔子怎么写(楔子怎么写一些的些)
  • 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