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小种经略相公是什么官
小种经略相公的官职是经略安抚制置使,这个官职是北宋时期的一种军职,主要的职权有掌管边疆军民的各种大事,并且还手握边疆地区的行政大权,这种官职算是比较大的,因此在水浒传中,很多人都对小种经略相公毕恭毕敬。
经略府相公只有管兵而没有发兵的权力,又要受其他官吏的监察和制约,但一般都兼任所驻州府的最高长官。类似于唐朝的节度使,权利却小了很多。经略是北宋军职“经略安抚制置使”的简称。
这不是官名,是宋代的两个兄弟的名称。分别被称为小种经略相公和老种经略相公 种师中(1059-1126)北宋将领。字端孺。洛阳(今属河南)人。
经略相公是北宋军职经略安抚制置使的简称。北宋的经略安抚制置使掌管边疆军民大事的官,是设在全国各路掌管兵民之政的长官。
《水浒传》中的小种经略和大种经略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区别吗?
“经略”是“经略安抚制置使”的简称,相公是美称。北宋种家将里的种师道就是“老种经略相公”。种师道字彝叔,汉族,京兆府人。原名建中,因为避讳宋徽宗建中靖国的年号,改名为师极,后被徽宗御赐名为师道。
老种经略指种师道,小种经略指其弟种师中。种师道,字彝叔,汉族,京兆府人。原名建中,因为避讳宋徽宗建中靖国的年号,改名为师极,后被徽宗御赐名为师道。北宋末年名将。
因此小种经略相公中只有经略是代表了军职,其他的都是一种称呼。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军略相公不仅仅是水浒传中的人物,并且在真实的历史上也确实存在过。
小种经略相公是什么官
1、小种经略相公的官职是经略安抚制置使,这个官职是北宋时期的一种军职,主要的职权有掌管边疆军民的各种大事,并且还手握边疆地区的行政大权,这种官职算是比较大的,因此在水浒传中,很多人都对小种经略相公毕恭毕敬。
2、经略府相公只有管兵而没有发兵的权力,又要受其他官吏的监察和制约,但一般都兼任所驻州府的最高长官。类似于唐朝的节度使,权利却小了很多。经略是北宋军职“经略安抚制置使”的简称。
3、其实,两人是两兄弟,种家三世为将,号山西名将。老种经略相公叫种师道,小种经略相公叫种师中,种师道因为年龄大了,据《宋史》载当时就称为老种。金兵入侵,兵临东京汴梁,老小两位经略相公就显出了神威。
4、种师中(1059-1126)北宋将领。字端孺。洛阳(今属河南)人。北宋名将种师道之弟,称小种经略相公,种氏三代为西北名将,他的祖父种世衡即为镇守西夏的将领。
5、经略使是唐边州军事长官,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始于沿边重要地区设置,掌管地方军队。其后常以节度使兼任。宋初不常置。仁宗宝元年间,为防西夏骚扰,于沿边诸路置经略使,常兼安抚使,故亦称经略安抚使,掌一路兵民大政。
6、“小种经略相公”则是种世衡的孙子种师道。种世衡的儿子种谔和孙子种师道都在西北边境出任经略安抚使,“相公”是对地方官员的称呼,因此人们将两人称为“经略相公”。种世衡(985-1045),字仲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