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暮》(曹豳)原文及翻译
春暮 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白话译文 没人去注意那门外纷纷飘落的红花,树木的枝条低垂,浓郁的绿阴,直铺向海角天涯。
春 暮 [宋]曹 豳 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冉(rǎn)冉:此处为缓缓延伸的样子。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宋人李清照《如梦令》有句云:“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意思】门外花儿落了,无人过问;大地上已万木葱茏。树林里的黄莺歌唱着,在停歇时,唯独听见青草池塘的蛙声。曹豳《春暮》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
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 初夏,花在一朵朵被风吹落。在这里没有人惋惜落花。放眼望去,一片碧绿。虽然花落了,但树都绿了,春夏秋东是自然的规律。
《暮春》宋 陆游 数间茅屋镜湖滨,万卷藏书不救贫。燕去燕来还过日,花开花落即经春。开编喜见平生友,照水惊非曩岁人。自笑灭胡心尚在,凭高慷慨欲忘身。
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春暮(曹豳)翻译:暮春时节,没人去注意那门外纷纷飘落的红花,树木的枝条低垂,浓郁的绿阴,直铺向海角天涯。
古诗〔暮春〕作者〔作者叫曹什么
1、曹豳 曹豳(1170—1249)字西士,又字潜夫,号东畎,南宋瑞安曹村人。早年家道贫穷,少从乐清钱文子学。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迪功郎隆兴府靖安县主簿。
2、春暮 --[ 宋 ] 曹豳 原文: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意思:暮春时节,已没有人过问路上的落花,只见浓郁的树荫,无边无际,遍及天涯。
3、《暮春》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记叙诗人的家居生活。首联写回到家乡的拮据,颔联写岁月蹉跎,颈联写读书生活,尾联写自己愿意报效祖国。
4、曹 豳 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曹豳(1170—1249),字西士,号东亩,瑞安(今浙江瑞安)人。宋宁宗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安吉州教授。
5、作者:曹豳字西士,又字潜夫,号东畎,是南宋时期瑞安曹村人。早年家道贫穷,年少的时候从乐清钱文子学。
6、《春暮》是宋代诗人曹豳(bīn)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描写暮春景物的诗,描写花、鸟、叶,衬托出“暮”字,点明题意。明媚的春天已经悄然消失了,花儿落了,大地上已万木葱茏;莺歌歇了,青草池塘处处有蛙声。
注释赏析《春暮[宋]曹豳》诗词意思解释
春天最后一段时间,指农历三月。出自宋代诗人曹豳《春暮》。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译文 没人去注意那门外纷纷飘落的红花,树木的枝条低垂,浓郁的绿阴,直铺向海角天涯。
春 暮 [宋]曹 豳 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冉(rǎn)冉:此处为缓缓延伸的样子。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宋人李清照《如梦令》有句云:“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作者叫曹豳[bīn]。原诗及释义 春暮(宋代:曹豳)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释义:暮春时节,已没有人过问路上的落花,只见浓郁的树荫,无边无际,遍及天涯。
出自《春暮》,是宋代诗人曹豳(bīn)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曹豳(1170—1249)字西士,又字潜夫,号东畎,南宋瑞安曹村人。早年家道贫穷,少从乐清钱文子学。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迪功郎隆兴府靖安县主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