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有待售资产是什么
1、持有待售资产指寿命较长的资产,公司有明确的计划出售该资产,其以较低的账面价值或公允价值列于资产负债表,不收取折旧费用。
2、持有待售资产是指寿命较长的资产,公司有明确的计划出售该资产,以较低的账面价值或公允价值列于资产负债表,不收取折旧费用。分析详情在将一项资产或一项资产处置归类为待售之前,公司要计算出其账面价值。
3、核算的是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持有待售的无形资产、持有待售的长期股权投资等。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非流动资产(包括固定资产)应当划分为持有待售:企业已经就处置该非流动资产作出决议。
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是否计提折旧
1、⑥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除上述情况外,均须计提折旧。
2、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按照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孰低进行计量。
3、法律主观: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式: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且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在前述的范围内合理选择相应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持有待售固定资产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1、确定该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处置费用后的净额;调整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如果公允价值减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大于原账面价值的话,则预计净残值只能调整至等于其原账面价值;(注意,调整预计净残值,不需要做会计分录。
2、将固定资产转为持有待售资产的账务处理是,借:持有待售资产,累计折旧,贷:固定资产—某某固定资产。持有待售资产处置,会导致持有待售资产减少,资产减少计入贷方,同时会导致货币资金增加。
3、持有待售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企业对于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首先需要调整它的预计净残值,如果账面价值高于预计净残值,差额部分要确认当期损益,计入资产减值损失。
持有待售资产处置分录怎么做
如果公允价值减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大于原账面价值,则预计净残值只能调整至等于其原账面价值,调整预计净残值,不需要做会计分录。
对于持有待售资产或部门的会计分录,取决于资产或部门的确认和评估、资产或部门的准备和呈报、持有待售相关损益。资产或部门的确认和评估 需要确认要划分为持有待售的资产或部门。然后,对其进行评估以确定其公允价值。
持有待售资产”科目主要用于核算企业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和持有待售的处置组中的资产,科目可以按照资产的类别设置对应的二级明细科目。
注册会计师备考指导: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
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按照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孰低进行计量。
持有待售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企业对于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首先需要调整它的预计净残值,如果账面价值高于预计净残值,差额部分要确认当期损益,计入资产减值损失。
理由:使该项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能够反映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金额,因为需要根据调整后的预计净残值来调整固定资产账面价值。
即转为持有待售固定资产后,其账面价值为380万元。
持有待售固定资产是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固定资产:企业已经就处置该非流动资产作出决议;企业已经与受让方签订了不可撤销的转让协议;该项转让将在一年内完成。
转入持有待售资产会计分录是什么
1、对于持有待售资产或部门的会计分录,取决于资产或部门的确认和评估、资产或部门的准备和呈报、持有待售相关损益。资产或部门的确认和评估 需要确认要划分为持有待售的资产或部门。然后,对其进行评估以确定其公允价值。
2、如果公允价值减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大于原账面价值,则预计净残值只能调整至等于其原账面价值,调整预计净残值,不需要做会计分录。
3、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怎么写会计分录?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通常是指交易性金融资产和持有至到期投资以外的其他的债权证券和权益证券。
4、固定资产转让会计分录操作:固定资产转入清理。
5、其贷方余额表示清理后的净收益;借方余额表示清理后的净损失。清理完毕后净收益转入“营业外收入”账户;净损失转入“营业外支出”账户。
6、固定资产是房地产 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应当能够单独计量和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