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1、《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唐代:李白,译文如下:我本是楚狂人,唱着凤歌笑孔丘。手里拿着绿玉杖,清晨就辞别了黄鹤楼。寻访五岳找仙人,不畏路程远,这一生就喜欢踏上名山游。
2、三句意谓:庐山秀丽挺拔,高耸入云;树木青翠,山花烂熳,九叠云屏像锦绣云霞般展开;湖光山影,相互映照,烘托得分外明媚绮丽。以上是粗绘,写出庐山的雄奇瑰丽;下面,则是细描:“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3、《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翻译如下:我原是楚国的狂人,高唱凤歌讥笑孔丘。手执神仙的绿玉杖,早晨我辞别黄鹤楼。为着寻仙,我遍访五岳不辞遥远,平生中,我最爱好到名山去遨游。
4、赏析:这首诗是咏叹庐山风景的奇绝,游览飘然,猛发学道成仙之欲望,并进而邀请同伴。诗分四段。首六句为第一段,是序曲。以楚狂自比,对政治淡漠,透露寻仙访道隐逸之心。
5、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障凌苍苍。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黄。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原文翻译及赏析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唐代:李白,译文如下:我本是楚狂人,唱着凤歌笑孔丘。手里拿着绿玉杖,清晨就辞别了黄鹤楼。寻访五岳找仙人,不畏路程远,这一生就喜欢踏上名山游。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作品译文】我本是像那个接舆楚狂人,高声唱着凤歌去嘲笑孔丘。手里拿一根镶绿玉的棍杖,大清早辞别著名的黄鹤楼。攀登五岳寻仙道不畏路远,这一生就喜欢踏上名山游。
如今得以回来,面对庐山美景,他顿时觉悟,实在不该蹚朝廷这趟浑水啊! 在《梦游天姥吟留别》和《古有所思》这两首诗中,李白就透露出他对仙道生活的向往。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是谁的诗?全文是什么?
《读李白集》是唐代齐己所作,原文如下: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山胜景定三巴,钟山秀色隐千岗。北斗七星高何在?杜甫羞而掩其名。诗中自有黄金屋,书里漫成白玉章。豪放一声笑,渺然天地宽。
登岳阳楼翻译全文 岳阳楼高七十二尺,是楚汉时期的建筑。相传,唐代诗人王之涣曾在此题诗“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范仲淹在此登楼,感慨万千,写下了著名的《岳阳楼记》。“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晚年的作品。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原文|翻译|赏析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唐代:李白,译文如下:我本是楚狂人,唱着凤歌笑孔丘。手里拿着绿玉杖,清晨就辞别了黄鹤楼。寻访五岳找仙人,不畏路程远,这一生就喜欢踏上名山游。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翻译具体如下:我本是像那个接舆楚狂人,高声唱着凤歌去嘲笑孔丘。手里拿一根镶绿玉的棍杖,大清早辞别著名的黄鹤楼。攀登五岳寻仙道不畏路远,这一生就喜欢踏上名山游。
天上万里黄云变动着风色,江流波涛九道如雪山奔淌。我喜欢为雄伟的庐山歌唱,这兴致因庐山风光而滋长。闲时观看石镜使心神清净,谢灵运足迹早被青苔掩藏。我要早服仙丹去掉尘世情,修炼三丹和积学道已初成。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翻译如下:我原是楚国的狂人,高唱凤歌讥笑孔丘。手执神仙的绿玉杖,早晨我辞别黄鹤楼。为着寻仙,我遍访五岳不辞遥远,平生中,我最爱好到名山去遨游。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公元757年,永王李璘夺位失败,李白因牵涉其中,被流放至夜郎。遇赦后他从夜郎回来,途经江西庐山,遥望庐山美景,恨不能寄情山水,归隐田园,从此做一个逍遥闲人。因有此感,他挥墨留下了又一首千古名作。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金菊对芙蓉(沙邑宰绾琴妓,用旧韵戏之)原文_翻译及赏析
1、这里是用西汉著名美女卓文君为比,又从而“优劣”之,说如果司马相如偷看上红儿一眼,就不会费心去弹琴挑逗卓文君了。司马相如之爱文君固然以其貌美,却并不全然为此,同时是因为文君的“知音”,这才有琴挑的韵事。
2、仙与龙是虚幻,乃双比空辞,属于言对者,易为。张岱举人,举人品,暗合事在人为,乃事对者,比言对者高且难。随后名流虽以代迁,胜事自须人补。理殊趣合,乃反对者也,更为优。
3、画帘人静,琴心三叠,时倒金钟。——宋代·刘清夫《金菊对芙蓉(沙邑宰绾琴妓,用旧韵戏之)》 金菊对芙蓉(沙邑宰绾琴妓,用旧韵戏之) 浅拂春山,慢横秋水,玉纤间理丝桐。按清冷繁露,淡伫悲风。
4、金菊对芙蓉·沙邑宰绾琴妓,用旧韵戏之 [作者] 刘清夫 [朝代] 宋代 浅拂春山,慢横秋水,玉纤间理丝桐。按清冷繁露,淡伫悲风。素弦瑶轸调新韵,颤翠翘、金簇芙蓉。叠蠲重锁,轻挑慢摘,特地情浓。
5、疑是姑射神仙,幔亭宴罢,迤逦停遥节。爱此溪山供秀润,饱玩洞天风月。万古丛中,百花头上,谁与争高洁。粗桃俗李,不须连夜催发。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赏析
【简析】这首诗作于诗人流放夜郎遇赦回来的次年,从汉口来到江西。诗中既写了庐山的秀丽雄奇,更主要表现了诗人狂放不羁的性格。那时诗人已经历尽磨难,始终不愿向折磨他的现实低头,求仙学道的心情更加迫切了。
赏析:这首诗是咏叹庐山风景的奇绝,游览飘然,猛发学道成仙之欲望,并进而邀请同伴。诗分四段。首六句为第一段,是序曲。以楚狂自比,对政治淡漠,透露寻仙访道隐逸之心。
三句意谓庐山秀丽突出,高耸在天空斗宿边,九叠屏风的峰峦如锦绣云霞般展开,山峰倒影在清澈的鄱阳湖中,闪耀着青黑色的光彩。以上是对庐山总的描绘。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晚年的作品。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公元757年,永王李璘夺位失败,李白因牵涉其中,被流放至夜郎。遇赦后他从夜郎回来,途经江西庐山,遥望庐山美景,恨不能寄情山水,归隐田园,从此做一个逍遥闲人。因有此感,他挥墨留下了又一首千古名作。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唐代: 李白 展开阅读全文∨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