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魏国相国的国名繇怎么读
钟繇的正确读音是zhōng yáo,钟的声母是zh,韵母是ong,声调是一声;繇的声母是y,韵母是ao,声调是二声。钟繇(151-230年),字元常,豫州颍川郡长社县(今河南省长葛市)人。三国时期魏国重臣,著名书法家。
刘繇(yáo,一读yóu);许褚(chǔ,见《辞海》)。刘繇东汉末年官员、汉室宗亲,齐悼惠王刘肥之后,太尉刘宠之侄。最初被推举为孝廉,任郎中。授任下邑长,因拒郡守请托而弃官。
魏国建,操用繇为相国,与华歆王朗并为三公,名显当时。曾先后数次向曹操、曹丕上书减少刑种,未得答复。后卒,魏明帝亲为送丧,子孙封列侯。繇开达理干,为时之俊伟。 钟繇(151一230),字元常,三国魏大臣、书法家。
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将领***8张郃字:(170年左右)儁乂(三国志) 隽乂(三国演义)***9是三国时期魏国名将,曹操部下“五子良将”之一,先从韩馥,后投袁绍,在与公孙瓒的交战中多有功劳。
繇怎么读啊?
繇的读音有三个,分别是:[yáo] 劳役。 【组词】繇役、繇赋、繇戍;[yóu] 古同“由”。[zhòu] 古代占卜的文辞。详细解释 繇[yáo]动词:(形声。从系,本义:随从); 同本义;鲁颜无繇。
yóu。汉末书法大师钟繇,他名字中的繇字,现行一般字典都标注为yáo音,而实际严格点念,当念yóu。此字,在古汉语中与“由”通用。繇(yóu)解释:〈介〉:(1)从,自。(2)繇膝以下为揭,繇膝以上为涉。
读音为“yáo”。“繇”是多音字,有三个读音,分别是[yáo]遥、游、[zhòu]宙。繇yáo。古文中通“徭”:劳役、“谣”,歌谣、“遥”:远。“摇”:动摇。多用于徭役句,如:繇者揭钁,负笼土。
繇 拼音:yáo,yóu,zhòu 简体部首:糸 五笔86:ermi 五笔98:etfi 总笔画:17 笔顺编码:撇捺捺撇撇横横竖折竖撇折折捺竖撇捺 解释:[yáo] 同“徭”。[yóu] 古同“由”,从,自。
繇是的解释 (1).从此。繇,通“ 由 ”。 《汉书·路温舒传》 :“近世 赵王 不终,诸 吕 作乱,而 孝文 为大宗。繇是观之,祸乱之作,将以开圣人也。
钟繇的繇怎么读
yóu。汉末书法大师钟繇,他名字中的繇字,现行一般字典都标注为yáo音,而实际严格点念,当念yóu。此字,在古汉语中与“由”通用。繇(yóu)解释:〈介〉:(1)从,自。(2)繇膝以下为揭,繇膝以上为涉。
钟繇的繇读:yáo 钟繇(yáo)(151年-230年 ),字元常。豫州颍川郡长社县(今河南许昌长葛东)人。汉末至三国曹魏时著名书法家、政治家。繇的读音及其含义:繇 yáo。古同“徭”:劳役。古同“谣”,歌谣。
钟繇的“繇”应读作“yáo(瑶)”繇拼音:[yáo,yóu,zhòu][释义][yáo]:同“徭”。古同“谣”,歌谣。[yóu]:古同“由”,从,自。[zhòu]:古同“籀”,占卜的文辞。
繇的读音和意思
读音:yáo 、 yóu 、 zhòu 汉字:繇 意思:[ yáo ]同“徭”。徭役,古时统治者强迫人民承担的无偿劳动。同“谣”。歌谣。[ yóu ]古同“由”。从,自。[ zhòu ]古代占卜的文辞。
繇 yóu 古同“尤”:从,由。繇 zhòu 古同“宙”,占卜的文辞。茂盛。《汉书地理志上》:“草~木条。”(木:树木。
“繇”是多音字,有三个读音,分别是[yáo]遥、游、[zhòu]宙。繇yáo。古文中通“徭”:劳役、“谣”,歌谣、“遥”:远。“摇”:动摇。多用于徭役句,如:繇者揭钁,负笼土。——《淮南子·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