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菩萨十大行愿
《普贤菩萨行愿品》是《大方广佛华严经》中第四十卷。其中十大愿是:1礼敬诸佛 2称赞如来 3广修供养 4随喜功德 5忏悔业障 6请转发轮7请佛住世 8常随佛学 9恒顺众生 10普皆回向。全文一共6300多字。
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出自于《普贤菩萨行愿品》。普贤菩萨十大愿王: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敏感字,中间隔开)轮。七者、请佛住世。
普贤十大行愿中,前七愿是菩萨的愿行,后三愿是菩萨的回向行。本行愿是回向菩提的自利行。常随佛学提升人的生命品位,速证菩萨道果。常随佛学即是依托佛从因至果,所历之行,所为之事,以为所缘之境,引发心智随而学之。
普贤菩萨十大行愿:一者敬礼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L,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1、我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释义:因为这些最美妙华丽鬘,伎乐涂香和伞盖,这样最优美庄严具,我以供养诸如来。
2、意思是过去所做的一切错事,皆是因为自己的欲望、贪念和嗔行所造成,现在从身体到心里都开始忏悔,为过去做的一切错事赎罪。这是佛教名著《华严经》最有名的四句忏悔文。
3、出自《华严经》,全称为《大方广佛华严经》,大乘佛教主要经典之一,华严宗亦贤首宗的立宗之经。【朝代】唐 【译者】:实叉难陀 原文: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4、出自《大方广佛华严经》。原文: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译文:忏悔所造的这些恶业,比如以前杀生、偷盗等等都是不对的,以后也不再造这些恶业。
5、这个是忏悔偈,出自华严经,后来有补充,成为佛子忏悔时常持诵的。全文为: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罪亡心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6、出自华严经,全称为大方广佛华严经,大乘佛教主要经典之一,华严宗亦贤首宗的立宗之经朝代唐 译者实叉难陀 原文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译文忏悔。
普贤十大愿全文读诵多少个字
内容为:“ 唵梭嘎呀梭哈” (ōng suō gā yā suō hā )。由于心咒里面有很多不是常用字,因此,念起来会比较拗口,复杂。
普贤十大行愿,约因来说,就是正因佛性(即上求佛道、下化有情的大菩提心);约缘来说,即是缘因佛性(十大行愿具足离染行、方便行与大悲行);约果来说,十大行愿即是了因佛性(每一行愿具足与佛性相应的无分别智)。
地藏经全文诵读45分钟,具体字数会因个人发音、语速、语调等因素而有所不同。但通常来说,地藏经全文诵读的平均字数为每分钟120字左右,45分钟的总字数在5400字左右。具体字数建议您根据自身情况自行测算。
这个读诵十大愿的善男子,他得了这个人身,修学圆满了普贤十大愿的所有功德,不久就可以像普贤菩萨一样,很迅速地成就一个微妙奇巧的色身,具有了三十二种大丈夫的美好相貌。
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诵持普贤菩萨·十大愿,现在仍然是中国一般佛教寺院的常课。
具体的解释,还是推荐您找个机会,静下心来,仔细的将《普贤行愿品》读诵一遍,里边就是这十大愿王的具体解说。另外可参看高僧大德关于《普贤行愿品》的论著。学佛当修普贤十大愿,是学佛的根基,各宗各派都离不开。
十大普贤行的内容及其解释是什么
等十佛刹微尘数一切智电光。时普贤菩萨,复告大众:「诸佛子,此法唯是行普贤行,为善知识所摄受者,乃得闻见。是故汝等于此法门,作金刚心增上意乐,说持读诵勿令忘失。」说此法时,彼诸菩萨摩诃萨等,欢喜信受。
今日不知明日事,尚存三惑之结,尽未来皆是生死业,若要恒顺众生而行化,这是梦人说梦话,水里月一般的空言,不得实际。
即普贤菩萨的行愿、身形、口说、意念等一切都达到了最好最全面的境界,具备众德,是实践佛法的典范。所以称为“大行普贤《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记载普贤菩萨十大行愿 是劝导众生发菩提心,虔诚修行的一种方法,入普贤愿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