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诺森三世的生平介绍
英诺森三世统治时期是教皇权势的鼎盛时代,教廷势力在当时的欧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时在位的教皇是野心勃勃的英诺森三世(1198—1216在位),他主张教皇高于一切,国王和皇帝都是教皇的附庸。英诺森三世认为这是他在英国扩充势力的好机会,宣布两人的当选均属无效,强令当时来到罗马的英国教士选举斯蒂芬·郎吞为坎特伯雷大主教。
年被叔父教皇英诺森三世立为枢机助祭,随后即参加教廷同意大利南部君主马克瓦尔特的和平谈判。1206年,英诺森三世提升他为枢机主教,1227年登教皇位。象过去几代教皇一样,坚决支持十字军东征。
对外政策的失败引起了国内哪些人的愤怒?
公元1215年初,诸侯们全部武装去见约翰,提出自己的要求,结果遭到约翰的拒绝。约翰此举引起了全国的愤慨。诸侯们组织了一支武装向伦敦挺进,而伦敦的市民则向诸侯的军队敞开城门。
这一策略是让人颇不理解的。我们知道,古代有一句“得民心者得天下”的说法。如果一个政府对内采用严厉镇压打击的做法,势必会引起国内老百姓的不满。
约翰在同大封建主的斗争中失去了以前的支持者,从而陷入完全孤立的境地。国内不满情绪的激化还来自约翰对外政策的失败。公元1202年,毕生致力于法国统一大业的法王腓力二世以约翰不履行封臣义务为由,宣布剥夺他在法国的全部领地。
年9月18日,驻东北的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一段路轨,凡无视中国军队破坏。蒋介石不采取抵抗政策,东北三省沦亡。伪满洲国傀儡政权:1932年,日本扶植早已退位的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傀儡政权。
鸦片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甲午战争,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加深了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被日本侵犯,日本进行了惨无人道的侵华战争。
托洛萨会战是哪场重要战争的转折点
1、说到阿劳西奥战役,这是发生于公元前105年的一场战役,是辛布里战争中一次非常关键性的一场战役。刚刚赢得了第二次布匿战争的罗马,在这次战役当中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失败,对罗马共和国晚期的历史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
2、另外,如果将两场史诗般的战斗-纳瓦斯-德托洛萨(Las Navas de Tolosa)和布维涅会战(Bouvines)进行比较,人们会找到更多令人吃惊的相似之处。
3、托洛萨会战的重要转折战役是:收复失地运动战役。1212年7月16日,以卡斯蒂利亚国王阿方索八世为首的五万基督教联军及以阿尔摩哈德王朝埃米尔穆罕默德·纳西尔领导的十二万伊斯兰军在西班牙托洛萨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激战。
约翰王生平简介,约翰王历史评价,约翰王怎么死的?
1、约翰王(John,1167—1216),英国金雀花王朝的第三代君主(1199—1216在位)。其父亨利二世生有四子,约翰最幼,受到父亲钟爱,养在宫中。三兄皆受封土地,而约翰年少独无,故号“无土约翰”。
2、生平经历 约翰为亨利二世第五子,由于他的父王将英格兰在法国的领地全部分封给约翰的几位兄长,到约翰已经无地可封,因此被称为“无地王”。
3、其中,约翰王是英国历史上最具争议性的国王之一,他统治时期的暴政行为,引起了许多民众的不满和反抗。
4、死于内战。1216年9月,约翰开始一轮新的猛攻。他从科茨沃尔德出发,假装解救温莎城堡,向东攻打伦敦周边直至剑桥以分割林肯郡和东盎格利亚的叛军。[87]他北上解了林肯之围,向东返回金斯林恩,可能是督促大陆为他提供补给。
5、during which John died.以上是约翰王的个人简历。
6、公元12世纪50年代,英国国王亨利二世开创了安茹王朝。亨利二世不仅是英格兰的君王,而且还统治着法兰西的三分之一土地。亨利二世有3个儿子:狮心王理查、布列塔尼公爵吉弗雷和约翰。亨利二世死后,狮心王理查继承了王位。
世界的奇迹腓特烈二世的故事是怎样的?
1、然而,他不允许对城市进行抢劫,因为愤怒的反普鲁士奥地利人正在寻求这样做。 “多亏了俄国人,柏林才免于奥地利人威胁要对我的首都造成的恐怖,”腓特烈二世后来说。 然而,俄奥对柏林的占领只持续了三天。
2、按照法国亲王和奥地利公爵的想法,在他们进犯萨克森的同时,另一支奥军也将在西里西亚施加巨大压力,这样应该使得腓特烈首尾不能兼顾才是,而不是现在就出现在自己的面前。
3、年底的时候,腓特烈二世发现自己正独自与世界为敌。他承认,只有出现奇迹才能解救他。看来腓特烈似乎撑不过1762年了,失败只是迟早的问题。然而,然而,然而奇迹真的出现了。
4、塞巴斯蒂安巴赫的会面。除了母语德语,腓特烈二世还能说法语、英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意大利语。他能听得明白拉丁语,古希腊语和希腊语,还有希伯来语。他晚年的时候,还去学习了斯拉夫语、巴斯克语和中文。
5、在腓特烈城堡里发生的历史故事,很多都与爱情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