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铁事

登录

诸病源候论,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什么专著

wangsihai

《诸病源候论》书中记载了了什么?

1、书中关于肠吻合术、人工流产、拔牙等手术的记载,都是世界外科史的首创,充分反映了当时的外科手术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等医著的病因、病理分析,大多依据此书,1949年后有影印本。

2、《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现存第一部病因、病理学专著,成书于公元610年,由隋朝巢元方等人所撰写。该书是我国第一部由朝庭敕编,集体撰作的医学理论著作,也是当时记述疾病症状最详细的书。

3、由于隋以前的导引专著多已佚失,故从治疗学的角度,《诸病源候论》保存了我国早期“导引”疗法的不少精粹内容,是值得进一步学习研究的。

诸病源候论是哪个朝代的?

1、隋代 《诸病源候论》又称《诸病源候总论》、《巢氏病源》。50卷。隋代巢元方等撰于大业六年(610)。以内科为主各科病病因和证候的专著。

2、唐代--巢元方:著作《诸病源候论》,是一部病因证候学专著,其中论小儿杂病诸候6卷。

3、隋代著名医家巢元方所著《诸病源候论》,为中医学第一部病理学专著。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所著《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及王焘所著《外台秘要》,集唐代以前医药学发展之大成。魏晋南北朝,历隋唐至五代,前后七百余年。

4、在中医学方面,隋唐时期出现的重要中医典籍有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干金翼方》,王焘的《外台秘要》,以及唐代公私修撰的一系列本草著作。

5、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对中国医学乃至日本、朝鲜医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至今仍作为重要的中医典籍而得到广泛的引证和发挥。西晋人王叔和奠定脉学理论的,他把脉象归纳为二十四种,著《脉经》十卷。

6、象隋朝的医学大家巢元方、许智藏,唐朝的名医许胤宗、张文仲、韦慈藏、孟诜、孙思邈,以及医学名著如隋朝甄权所著《脉经》、甄立言著《古今录验方》和巢元方所著《诸病源候论》,皆对后世有很大影响。

《诸病源候论》简介

《诸病源候论》内容丰富,包括内、外、妇、儿、五官、口齿、骨伤等多科病证,对一些传染病、寄生虫病、外科手术等方面,有不少精辟论述,对后世医学影响较大。

诸病源候论作者是巢元方。巢元方,隋代医家。大业中(公元605年—616年)任太医博士、太医令。大业六年(公元610年),奉诏主持编撰《诸病源候论》五十卷,分67门,1720论,是中国第一部专论疾病病因和证候的专书。

书中确认了疥疮等病的病原体。巢元方等通过临证认真观察,在前人基础上确认疥疮是因疥虫所致。书中把疥疮分为马疥、水疥、干疥、湿疥等类,指出:“疥者,有数种。……并皆有虫。

《诸病源候论·否噎病诸候》:“夫五噎,谓一曰气噎,二曰忧噎,三曰食噎,四曰劳噎,五曰思噎。虽有五名,皆由阴阳不和,三焦隔绝,津液不行,忧恚嗔怒所生。

《诸病源候论》是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系统总结疾病病因、病理、证候的专著,并对隋以后两代医学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祖国医学的发展有突出贡献,为历代医家所推重。 创“补养宣导”法。广泛运用导引法于医疗。

疫疔(cutaneous anthrax)为病名。又称鱼脐丁(《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一)、鱼脐疮(《外科启玄》卷七)、脉骨疔(《疡医大全》卷十九)、鱼脐疔(《中医外科学》)、紫燕疔(《外科正宗》卷二)。

《诸病源候论》写了什么内容?

该书关于病因、病理方面的论点,多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如说伤寒、温病等传染病是由戾气(外界有害物质)引起;寸白虫(牛肉绦虫)病的感染和吃不太熟的牛肉有关;石淋(类似肾结石)的病理变化是在肾脏。

对儿科多种杂病(包括先天、后天)的病源、证候作了较全面的归纳; 并指出小儿脏气脆弱、易虚易实的病理特点。为后世儿科专著提供了丰富的临床资料。五官、口齿,也选编了常见多发病证。

诸证之末多附导引法,但不记载治疗方药。《诸病源候论》内容丰富,包括内、外、妇、儿、五官、口齿、骨伤等多科病证,对一些传染病、寄生虫病、外科手术等方面,有不少精辟论述,对后世医学影响较大。

该书共分为67个章节,包含1739个证候。叙述了各种疾病的病因、病理和证候。所有证据末尾附有指导方法,但未记录治疗处方。《论万病之源》内容丰富,包括内外病、妇儿、五官、口、骨伤等疾病。

《诸病源候论》全书共50卷,分67门,载列症候1700余条,分别论述了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疾病的病因病理和证候。

相关阅读

  • 郊游英语作文范文
  • 父爱高考满分作文
  • 彩金贵还是黄金贵,彩金和黄金比较哪个更有价值
  • 罗恩生日,罗恩生日快乐
  • 写雨声的作文手写
  • 荒野求生作文500字
  • 对老师第一印象的作文
  • 热血读音(一腔热血读音)
  • 游天柱山作文600字
  • 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