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拓故居邓拓故居简介邓拓故居旅游攻略
1、邓拓故居位于福州乌山北麓天皇岭东北坡下第一山弄。南宋绍定二年(1229年)状元黄朴即生长在此。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少詹事叶观国购为别墅。清嘉庆元年(1796年)归邑人林材(号楚麓)所有。
2、邓拓故居位于福州乌山北麓天皇岭东北坡下第一山房七号,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重修后辟为邓拓纪念馆。故居占地面积1015平方米,展厅面积380平方米。
3、邓拓故居 邓拓故居位于福州乌山北麓天皇岭东北坡下第一山房七号,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重修后辟为邓拓纪念馆。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不求甚解》课件【三篇】
1、【篇一】部编版九年级下册《不求甚解》课件 教学目的: 理解不求甚解这种读书态度和方法的合理性,学习辩证地看问题的方法。 教学设想: 一事一议,多从生活实际中的感受选定题目,切中人们的思想状况。
2、《不求甚解》阐述了陶渊明“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并以此为根据对否定“不求甚解”的观点进行批驳,指出读书的要诀在于会意,读书要虚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才能真正领会其实质,从而在读书的方法上给读者一些深层次的启发。
3、单元教学内容 统编教材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共四篇课文:分别是《短文两篇》《山水画的意境》《无言之美》和《驱遣我们的想象》。其中前两篇是教读课文,后两篇是自读课文。
4、《不求甚解》一文分析了陶渊明怎样的读书态度,请指出“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 明确:态度:养成“好读书”的习惯;读书要诀在于“会意”。含义:第一,虚心,书不一定都能读懂;第二,读书方法:不固执一点,而要了解大意。
5、下面是 整理分享的部编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出师表》,欢迎阅读与借鉴。 【 篇一】 教学目的 了解诸葛亮统一中国的愿望和亲贤臣、远*佞,严明赏罚,广开言路等进步主张,批判地继承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不求甚解作者原名
1、晋·陶潜(陶渊明)《五柳先生传》:“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2、《不求甚解》选自《燕山夜话》 ,作者是邓拓(笔名马南邨),当代作家。《不求甚解》是《燕山夜话》中的一篇代表作,被收入人民教育出版社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十三课《短文两篇》,朗读人为梓君)。
3、释义:不求甚解: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五柳先生传》是东晋田园派创始人陶渊明代表作之一,是陶渊明自传散文(存争议)。
4、晋·陶潜(陶渊明)《五柳先生传》:“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指只领会全文大意不在字句上过分追究。现多含贬义,形容用心不专。
5、(二)作者简介 邓拓(1912-1966),原名邓子健,又名邓云特,福建人,当代著名的思想理论家和散文作家。60年代初,以“马南邨”等笔名,创作了一批引人入胜、启人心智的杂文,其中最著名的是《燕山夜话》。
6、“不求甚解”的原义是读书只求理解精,不着眼于一字一句的解释,不含贬义;后多指学习或工作的态度不认真,不求深入理解,也指了解情况不深入,含贬义;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定语、状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