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端午节的日记300字左右
快乐的端午节_300字 今年的端午节,我也很想体会体会这种气氛,便向奶奶要求,让她教我怎样包粽子。
包粽子,首先要把粽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软。再准备好枣子、绿豆、肉等做馅,就可以开工了。
先把长长的粽叶折叠,围拢来,做成一个窝,中间放进调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匀,最后把粽叶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状。
奶奶告诉我,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个角是不是匀称,是不是有型。我开始学的时候,总是把四个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个角,就是揉成一团球了。
奶奶就不止一次看着我的“杰作”发笑:“这,这能叫粽子吗?你让细线系在什么地方啊?”我在想粽子包出四个棱角是方便用细线系着挂起来的,怎么这世界上就没有圆粽子呢?经过千辛万苦,我的粽子总算包好了。放到锅里煮的时候,我不停地打开盖子,嘴里还念着“好了没有、好了没有。”
把家里人逗得哈哈大笑。终于粽子出锅了,我狼吞虎咽的吃着自己包的粽子,心想:我的粽子虽然难看,但太好吃了! 这真是难忘的端午节呀。
2.端午节的日记300字
关于端午节作文400字 “五月五,是端阳。
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
龙船下水喜洋洋。”这是一首关于端午节的儿歌。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流行于汉、壮、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区。
端午又称重五,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用红、黄、蓝、白、黑五色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颈上,称为长命缕。
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南方过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包子、雄黄酒。
无论南方北方,这一天还要用雄黄在儿童的额头上画个“王”字,还要佩带五颜六色的香囊。 端午节的早上,人们起得非常早,人们去草地上收集露水,人们相传用露水洗脸可以让皮肤变白。
中午,全家人聚在一起,在院子里边晒太阳边吃粽子。 赛龙舟、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
相传赛龙舟是为了捞救投汨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把粽子投进江河是为了让鱼蛟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
3.我的端午节作文300字
今天是端午节,我们一家人五点就起床,按照习俗上山去趟露水。一路上我用双手捧起晶莹的露珠往眼睛上抹,一时间我觉得眼睛好像亮了好多。直到坐在教室读书时还觉得眼睛特别亮,什么字都能看清楚。
放学后,我撒开腿就往家里跑。刚到门口就闻到粽子香,一进门就看见爸爸做了一桌子好菜专门等我回家吃。我洗过手来到饭桌前,先给爸爸妈妈一人解了一个粽子,撒上白糖,然后给我自己解了一个漂亮的三角粽子,撒上白糖就津津有味地吃起来。饭桌上,我们一家边吃边聊,屋子里充满了端午节的快乐气氛,弥漫着香喷喷的粽子味和浓浓的艾香。
吃完饭,妈妈给我耳朵上抹了雄黄酒,给我嘴上摸了唇膏,给我手腕上戴了红线绳,把我打扮得和粽子一样香,就让我到学校去学习。
我爱吃粽子,爱过端午节,爱享受节日的欢乐气氛。
4.端午节日记300字
。
5.端午节的日记 300字左右
快乐的端午节_300字
今年的端午节,我也很想体会体会这种气氛,便向奶奶要求,让她教我怎样包粽子。包粽子,首先要把粽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软。再准备好枣子、绿豆、肉等做馅,就可以开工了。先把长长的粽叶折叠,围拢来,做成一个窝,中间放进调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匀,最后把粽叶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状。奶奶告诉我,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个角是不是匀称,是不是有型。我开始学的时候,总是把四个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个角,就是揉成一团球了。奶奶就不止一次看着我的“杰作”发笑:“这,这能叫粽子吗?你让细线系在什么地方啊?”我在想粽子包出四个棱角是方便用细线系着挂起来的,怎么这世界上就没有圆粽子呢?经过千辛万苦,我的粽子总算包好了。放到锅里煮的时候,我不停地打开盖子,嘴里还念着“好了没有、好了没有。”把家里人逗得哈哈大笑。终于粽子出锅了,我狼吞虎咽的吃着自己包的粽子,心想:我的粽子虽然难看,但太好吃了!
这真是难忘的端午节呀!
6.i端午节的作文三百字共十篇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重五节。
端午节有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踝上,称为长命缕。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
赛龙舟、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相传龙舟竞渡是为了捞救投汩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把粽子投进江河,是让蛟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端午节流行于汉、壮、布依、侗、仡佬等民族地区。学者闻一多认为,端午节是龙节,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数民族纪念龙神的节日。南方过端午节要吃“五黄”:黄瓜、黄鱼、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这天无论北方南方,都要用雄黄酒在儿童的额头上画个“王”字,还要佩带五颜六色的香囊。每逢端午节,人们把房子扫干净,在厨房里洒上雄黄水,用来杀死毒虫或防止毒虫孳生。
关于端午节还有许多儿歌,这些儿歌活泼、生动,令人们十分喜爱。这些儿歌也给端午节增添了许多欢乐的情趣。
端午节能看龙舟,能吃好吃的粽子,我真喜欢端午节啊!
7.端午节的日记300字
关于端午节作文400字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这是一首关于端午节的儿歌。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流行于汉、壮、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区。
端午又称重五,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用红、黄、蓝、白、黑五色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颈上,称为长命缕。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南方过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包子、雄黄酒。无论南方北方,这一天还要用雄黄在儿童的额头上画个“王”字,还要佩带五颜六色的香囊。
端午节的早上,人们起得非常早,人们去草地上收集露水,人们相传用露水洗脸可以让皮肤变白。中午,全家人聚在一起,在院子里边晒太阳边吃粽子。
赛龙舟、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相传赛龙舟是为了捞救投汨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把粽子投进江河是为了让鱼蛟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
8.关于端午节的日记300字
【1】关于端午节作文400字 “五月五,是端阳。
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
龙船下水喜洋洋。”这是一首关于端午节的儿歌。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流行于汉、壮、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区。
端午又称重五,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用红、黄、蓝、白、黑五色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颈上,称为长命缕。
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南方过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包子、雄黄酒。
无论南方北方,这一天还要用雄黄在儿童的额头上画个“王”字,还要佩带五颜六色的香囊。 端午节的早上,人们起得非常早,人们去草地上收集露水,人们相传用露水洗脸可以让皮肤变白。
中午,全家人聚在一起,在院子里边晒太阳边吃粽子。 赛龙舟、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
相传赛龙舟是为了捞救投汨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把粽子投进江河是为了让鱼蛟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
9.端午节的日记300字
我学会了包粽子
端午节马上就要到了,我决定包一次粽子,可我还不会包,怎么办呢?没关系,我可以去请教奶奶。
就在这个周六上午,我向奶奶请教了包粽子的方法,奶奶拿出事先泡好的糯米、红枣、葡萄干、粽子叶等材料开始教我包,奶奶先拿出粽叶,说:“我先包一个,你看着,然后我再教你怎么包。”说完奶奶就动起手来,不一会一个粽子就出现在我眼前,我一看原来这么简单,我有些跃跃欲试,拿起一个粽叶就要包,我把粽叶卷成一个漏斗的形状,我正要放米时,奶奶说:“你把粽叶拿反了。”我拿起奶奶刚刚包好的粽子一看,果然有些不同,粽叶正面很光滑,反面却毛茸茸的,我赶紧把叶反过来,继续包。先放一个葡萄干,防止糯米漏下去,然后再放层米,再放红枣,最后再放层米,就像一个夹层汉堡。我再把它折起来,可是因为我前面漏斗没有卷好,口太大,米全都漏了出来,奶奶说:“你前功尽弃了。”没办法我只好再重新换一片叶子,重新折。好不容易我才折到刚才那种样子,我拿起一根线把它系好,这样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奶奶拿起我包的粽子看了看说:“米放的太少了,三个角都摸不到米了,吃你包的粽子得吃十个才能饱。”在一旁观看的妹妹看了以后直夸我包的好,“姐姐真棒,我要吃姐姐包的粽子,我也要包。”我一听高兴极了,也充当起了老师,教妹妹一起包。我们一起包了一个又大又扁的“连心粽”。
奶奶把粽子放进锅里开始煮,过了一会儿,屋子里飘满了粽子的清香,又过了三十分钟粽子煮熟了,我和妹妹开始挑哪一个是我们包的“连心粽”,我们找到了,也不怕热了,拿出来,剥开皮,就咬了一口,啊,真香啊!我们吃得津津有味。
我学会包粽子了,我真开心!明年我还要包!
10.端午节作文300字
我家乡的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
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
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
端午节到了,我乖乖地在奶奶身旁耳染目睹,认为简单的包粽子根本难不住天才的我,不学自通。谁知,当我真正去包时,才明白包粽子是门手艺,能包得漂亮而结实非常不容易。
初四下午,我就跟着妈妈学包粽子,妈妈拿了一张粽叶,用手一卷,粽叶便成了一个空心的圆锥形。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拿了一张粽叶,想 把它卷成圆锥形,可就是卷不好,卷来卷去还是一个直筒。
妈妈见了,就在旁边指点:“左手捏住粽叶一角,右手将粽叶的另一角往里卷,下面用力拉紧,上面放松一些。”在妈妈的指点下,我卷好了粽叶。
接着,妈妈在空心圆锥形的粽叶里插上一根筷子,拿调勺舀一些糯米放在里面,然后均匀地摇动筷子,直到把糯米包得紧紧的。我也在粽叶里插好筷子,放好糯米。
可摇动筷子时,不是把粽叶弄破了,就是糯米包不紧。妈妈说:“摇动筷子的时候要轻一些,把粽叶捏紧些。
你看――”妈妈边说边示范,我边听边学。哈哈!我包的粽子像点样子了。
最后一道工序捆绳。只见妈妈两手捏紧粽叶,用绳子在粽子尖角附近缠了两圈,结上绳头,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
吃着自己包的可爱的粽子,幸福极了。通过这次包粽子,我懂得了一个道理:要学好一种本领,就必须诚心、细心,还要有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