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活与文学 议论文1200
文学和生活 在我的文章里,有过这样一段个性宣言:我不是个很好的写手(记录者),我只是习惯并享受着,用我的文字,装点华丽的青春,哪怕只能成为,我也愿意做一个永恒的文字守护精灵。
一直以来,文字一直充满,且影响着我的生活,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均让我陶醉其中。
莎士比亚的悲喜经典,让我在文学中,体验人生,感悟生活。以及社会,这处无偿的舞台剧;郭敬明的华丽文字,让我仿佛身临与青春的忧伤与欢笑,犹如走入缥缈的空间,让我感动其中;余秋雨的哲理散文,让我正确的思考与前行;杰克·韦尔奇与卡莉的经管理论,让我的思维,穿梭于理性与感性之间,在字里行间中,释放生活里,那少许暗淡的麻木。
也许,正因如此,在被记忆的感伤与现实的困惑缠绕时,我选择起了阅读,用那些充满真实的文字,填满我内心的烦躁,与残缺的快乐。而我也深信,文字(阅读)是一种很好的疗伤方式。
我发现自己越来越依赖于音乐与文学,简简单单,却又充满温暖的幸福。忧伤的音乐搭配略带忧愁的散文,让我绝望的悲伤;快节奏的音乐,结局美满的小说,给予我微笑。在音乐与文字中,我随着作者,甚至主角在一个又一个梦境中遨游,使我体会到了那短暂的满足,温暖的永恒。
然而,文学带给我的,还不仅仅如此,从小,我就酷爱写作,有时候,我会充满激动的在blog,在萌芽社区,在论坛上,写下充满忧伤思想的散文;有时则投给榕树下,几篇我对于教育的杂文,写下我对于教育和现实生活的愤愤和不满的,而这些,得到更多的,是不少人对于我作品的“少年老成,思想过深”的点评,那发泄过后的释放与轻松,还有,因我浅淡的文笔,而得到的骄傲与自信;但是,在那之后,我又会照常活泼欢笑,自信地迎接新的一切,继续生活这场戏。或许,因为文学,铸就了我如此两面极端的个性吧/
宁静的夜晚,伴着舒缓的爵士乐,捧起书本,写写散文,陶醉其中。
文学,像是一杯浓浓的卡布奇诺,用它的芬香,温暖我的生活,呵护我的青春。在灿烂的阳光下,享受,属于我的一片温馨与宁静。在生活中,感受更多真实,陶醉更多欢乐。
2.800字 作文《文学与生活》
当学习繁重,压得透不过气时,我会选择一本文学着作来浏览;当做事不顺心时,我会选择边听轻音乐,边徘徊在文学殿堂,了解文学的真谛;当心情愉快时,我会选择拿起笔书写一切属于自己的句子。
我赞叹鲁迅的文章,他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曾过滤人们陈腐的思想,使人觉悟,发人深思;我倾情于曹雪芹的《石头记》,那一段红楼梦的事,演绎了四大家庭的兴衰史,写尽人间的悲欢与离合。我品味于冰心的《繁星·春水》里对母爱、童真和自然的赞美。我沉思于朱自清的《匆匆》,陶醉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在文学世界里,小说情节令人意想不到或者深思,散文诗词藻华艳丽、意象丰富;话剧结构独特,场面精彩,议论文语气铿锵,思想突出。
从采风中,我了解到一种特殊的文笔——民歌。民间歌谣比文人诗歌创作历史要早上八百年,虽然我们看不到古代民间歌谣记录本,但相信那些优秀民间歌谣通过代代口耳相传,也会扎根于我们的生活。民歌的好处是天真、率真,读起来朗朗上口。我喜欢幽默诙谐的,如:“菜头纱,老鼠拖去当尾巴”“吹灯烧破嘴唇皮”。无论是童谣《火眼天王》、《一个星》,劳动歌谣《耕田耕》、《六月》,还是爱情歌谣《一只麻雀》《哈哈调》,相信民间歌谣带给人的快乐一定不少。
传记文学自然不应被冷落,它也是文学花园里一朵奇葩。从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托尔斯泰传》到欧文·斯通的《渴望生活——梵高传》。它们给我们的思想熏陶是深刻的,它告诉了我们什么是挫折和忧患。它是我们需要的人生课题,只有坚持才有完美。这些无不在读者的生命中留下印痕。
泉州——文化古城,艺术形式丰富多彩,戏剧有梨园戏、高甲戏,音乐有南音、北管,手工艺有花灯、木偶。南音是泉州最有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被誉为“中国古典的明珠”,曲调典雅,情韵深沉,雅俗共赏。南音一直是老人们的所好,在当今青少年心中也许不流行,不时尚,但南音的魅力和韵味是不可估量的。
文学是对生活的援助,是对庸俗生活的一种诗化的关照,也是拯救心灵狭隘的良方,它的价值之一就在于打破生命中的这种僵硬,从而使思维触角向人的内部展开了探索,并触及越来越多的细腻的精神品质。文学作品不仅是各民族艺术瑰宝,同时也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没有文学的心灵,是一片干涸的沙漠;没有文学的世界,是一片荒凉的墓地;没有文学的人生,是一段寂寞而漫长的苦旅。文学是沙漠里一片绿洲,文学是墓地里一簇鲜艳的玫瑰,文学是寂寞而漫长的苦旅中一个美丽而耐人寻味的童话。人,不能没有文学。我感谢文学,感谢这个缤纷多彩的文学世界,因为它陶冶我的性情,给我的人生带来欢乐与希望
3.《文学与生活之我见》1000字作文
小学生活是多滋多味的,初中生活是有惊又有险的,考试时的压力,年段排名公布时的紧张,一切的一切都是需要我去适应的??题记当暴晒的阳光成为过去,洁白的云朵交头接耳,一丝秋风刮走了所有的烦躁和不满,伴着轻轻的风将灿烂的五星红旗送上了天空,和着有节奏的国歌,我发现,我已不再幼稚,我已不再顽皮,我已不再是小学生了,我成熟了,我老实了,我是初中生了!小学的时光不免觉得过得太快,不懂得珍惜,失去了,才会觉得以前太傻,不知珍惜以前的一分一秒。
踏入初中的天空下就感到一股从来未有过的压力,老师说要把压力化为动力,可我却做不到,五门主课的作业题如洪水一般冲来,做得头晕脑胀,实在是不好受。上课时感觉还不熟悉的老师连说话也像机关枪扫射,语速特别的快;板书也像野草山花般枝繁叶茂,弄得我左右询问才把笔记做完整……看着一个个美好的事情变为回忆,实在是不忍,可又无奈。
看见我们以前的教室已经鱼贯而入一批新人,我们也曾经这样,我好羡慕他们。以前我们在同一个教室里上课,可是初中了,大家被分散到了四个不同的班级,与我形影不离的最好的同学也没能和我分在同一个班里,我不知道将来要有几次这样有分离,我只知道,现在我的心很失落……我喜欢过去六年生活的无法无天,无知的童心,无知无畏,不知初中是否还会这样,不过我认识到??自己长大了。
我是初中生了,我要开始初中生活,开始压力考试、年段排名,一切都令我恐慌,不想面对。可是我改变不了事实??我是初中生了。
是的,我要重新振作起来,不能就这样倒下;是的,我要重新适应环境,不能就这样孤独;是的,我要重新迎接挑战,不能就这样堕落。虽然有时会郁闷,虽然有时会茫然,可是我渴望得到承认,我渴望赞赏,我也渴望表扬,正因为渴望,我才要更加地让自己知道,我已不是从前,也回不到从前,我是初中生了。
4.“语文和生活”的作文
走过阳春三月,走过酷暑骄阳,历经风霜雨雪,语文伴我同行。
语文,我的最爱。
十几年来,我就像一个牧人,在语文教育这块苗圃上,放牧着我蓝色的人生畅想。春日融融,我在黑板上播下希冀;秋风送爽,我在学生的笑靥上收获成功。我用语文的大美大善灌溉花朵,我闻到桃李成熟的芬芳。
一次,我问我的学生,语文是什么?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有的说,语文是一条朴实的石子路。踩着它,曲径通幽,同学们就能学好数理化,走进科学的殿堂。
有的说,语文是一扇美丽的天窗。透过它,同学们了解了世界的斑斓:三峡的壮丽,死海的神奇,苏州园林的诗情画意,大自然的语言——物候的奥秘……
我静听。
又有的说,语文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金钥匙。在语文自主学习综合性实践活动中,同学们丰富了学识,开阔了眼界,增长了才干,开启了智慧。办手抄报,搞演讲比赛,演课本剧,做社会调查……活动中,同学们体验到创造的乐趣……
我点头。
也有的说,语文是相知相伴的朋友。山高水流长,难觅一知音。语文就像知心的朋友,时刻关切着同学们。张小枫的《敬畏生命》,让同学们感受到生命的真谛在于奉献,,毕叔敏的提醒幸福,及时提醒生活在幸福中的人们珍惜手中的拥有,居里夫人的《我的信念》激励同学们笑迎失败,从困境中站起来,走出青春的低谷,坦然面对每一天……
我微笑。
更有的说,语文是满载收获的船。初中三年,快乐多多,收获多多。同学们收获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宽阔胸襟,收获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报国情怀,收获了“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志趣,收获了“舍生取义”的人之本心……
我喝彩。
孩子们,你们说得真好!是啊,语文是条船,载着我和同学们一路欢歌,在知识的海洋上泛舟。语文啊,你要真的是条船,我愿意做那与风浪搏击的舵手。今天,课程改革为我们竖起了鲜明的旗帜,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那么——
语文,让我们同行!
语文,让我们起航!
5.以文学为话题的作文600字
书,像诗苑里的一朵奇葩,让身处逆境的我们警悟,奋进;书,宛若那美丽的贝壳,让闲暇之余的我们陶醉于她的光泽与美丽;书,也似那淡蓝的的风铃,让懵懂天真的我们伫首聆听她的低吟浅唱。
对于书,我有着莫名的情愫,记得从咿呀学语,蹒跚学步起,便和书结下了一段不解之缘。
小时候,总爱让妈妈给我讲那些美好,有趣的童话,缠着妈妈给我讲那些自以为很神秘的故事,然后,沉浸在那梦幻中……在那神秘的城堡中遨游,在童话的国度中,点亮属于我的一束光芒。记得小学的时候我看过一本书《童年》,《童年》是前苏联作家高尔基写的,而这本书的内容也就是高尔基从三岁至十岁是的生活。高尔基5岁时,父亲就去世了,过了几年母亲也染病身亡,可想而知,高尔基的童年是多么悲惨啊!相比之下,我们又是何等的幸福。高尔基用捡破烂的钱换来了学费,学校里有钱人经常嘲笑他,但他把同学们的嘲笑化为动力,发奋努力,他酷爱读书,如饥似渴地从书籍中汲取养料,在学习上如虎添翼……书中的主角阿廖沙他的生活,就是高尔基童年生活的真正写照,阿廖沙是在饥饿、寒冷、痛苦中生活,但阿廖沙并没有放弃,因为他还有友谊与梦想,在他心中默默的支持着他。当他以优异的成绩读完三年级后,就永远地离开了学校、课堂。这时候母亲逝世,阿廖沙埋葬了母亲,不久便到“人间”谋生了。更大一点我就渐渐古代诗词所吸引。我神往“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明洁,我敬佩“黄沙百兆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悲壮。我同乐天同感叹“同时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我与子美共期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愿望,我会因“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游子心酸,会因“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壮志满怀……
书香带我走进文学的殿堂,让我拥有一颗富有奇思妙想的头脑,一双放眼世界的眼睛以及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书如风景,永远浩荡无际,永远无边无垠,只是现在的你是否愿意持一颗求知的心,携一身渴望,走进书香,从阅读身边轻轻走过呢?书,让人陶醉,让人着迷,书中一行一字让人回味无穷。神奇的笔尖好像能撑起整个天空。列宁说:“书籍是巨大的力量”。书给我们无尽的知识,无穷的力量,我们从书籍中汲取营养,从而走上成功之路。生活中没有书,就像植物没有太阳;学习上如果没有书,就像人没有眼睛;社会上如果没有书,就像人类将要止步……我们因书而聪明,世界因书而进步,书是何等的重要!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我们是在阳光下成长的下一代,我们应多阅读书籍,来充实自己的知识,丰富我们的生活。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同学们,让我们与书为侣,以书为伴,以书为鉴,让那淡淡的书香伴你我同行,陪伴我们茁壮成长!
每当我生活中遇到不快或者压力的时候,有书的陪伴使我不再孤单。书是我的挚友,踏上作者用文字搭成的心桥,渐渐达到心灵的沟通,随之而来的是心情的释然,压力的缓解,是明天的希望。
书滋润着我平凡的人生,不管远方是彩霞满天还是阴云密布,我都要坚持——因为书香伴随我前行,我是苍茫的文海中遨游!
6.“语文和生活”的作文
走过阳春三月,走过酷暑骄阳,历经风霜雨雪,语文伴我同行。
语文,我的最爱。 十几年来,我就像一个牧人,在语文教育这块苗圃上,放牧着我蓝色的人生畅想。
春日融融,我在黑板上播下希冀;秋风送爽,我在学生的笑靥上收获成功。我用语文的大美大善灌溉花朵,我闻到桃李成熟的芬芳。
一次,我问我的学生,语文是什么?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有的说,语文是一条朴实的石子路。
踩着它,曲径通幽,同学们就能学好数理化,走进科学的殿堂。 有的说,语文是一扇美丽的天窗。
透过它,同学们了解了世界的斑斓:三峡的壮丽,死海的神奇,苏州园林的诗情画意,大自然的语言——物候的奥秘…… 我静听。 又有的说,语文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金钥匙。
在语文自主学习综合性实践活动中,同学们丰富了学识,开阔了眼界,增长了才干,开启了智慧。办手抄报,搞演讲比赛,演课本剧,做社会调查……活动中,同学们体验到创造的乐趣…… 我点头。
也有的说,语文是相知相伴的朋友。山高水流长,难觅一知音。
语文就像知心的朋友,时刻关切着同学们。张小枫的《敬畏生命》,让同学们感受到生命的真谛在于奉献,,毕叔敏的提醒幸福,及时提醒生活在幸福中的人们珍惜手中的拥有,居里夫人的《我的信念》激励同学们笑迎失败,从困境中站起来,走出青春的低谷,坦然面对每一天…… 我微笑。
更有的说,语文是满载收获的船。初中三年,快乐多多,收获多多。
同学们收获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宽阔胸襟,收获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报国情怀,收获了“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志趣,收获了“舍生取义”的人之本心…… 我喝彩。 孩子们,你们说得真好!是啊,语文是条船,载着我和同学们一路欢歌,在知识的海洋上泛舟。
语文啊,你要真的是条船,我愿意做那与风浪搏击的舵手。今天,课程改革为我们竖起了鲜明的旗帜,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那么—— 语文,让我们同行! 语文,让我们起航。
7.语文和生活的关系作文600字
在生活学习
原本以为,只有每天嚼着生硬的语文课本,才能学到语文。原本以为,只有每天去消化那些枯燥乏味的字、词、句才能学到语文。原本以为,只有每天让笔在纸上写字,才能学到语文。可是,渐渐地,我发现自己想错了。不是的,在我们的生活中,语文无处不在。生活是五彩缤纷的,而生活却离不开语文,是语文这颗熠熠夺目的宝石把生活点缀的更美。
现在的广告时时在你身边,它们也都含有语文的成份,像某帽子店的广告是“以帽取人”。此广告新颖而灵活,它适当运用了“以貌取人”这个成语,这种表达又说明了帽子是珍贵的,又使别人容易记住。平时我写作文不知怎么样写才能新颖而诱人,而从广告中,我知道该如何写作文。
记得在一餐馆的门口有一只大桶,上面写着‘不许偷看’,这引起了大家的好奇心,纷纷前来观看,而桶里放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本店有美味啤酒,请来品尝”。而这就是以人们的好奇心来做广告。从这里我明白了,设置悬念是写作文的一种好的方法。它让人们充满了好奇心,想接着看,揭开谜底。
的确,生活中的语文十分丰富多彩。记得有一次,我在电视上看到这样一则广告:“**蚊香,默默无蚊(闻)的奉献。”我看后就记住了它。它打破了传统的广告,用谐音字来改变成语意思,使之更贴近自己的产品特征。这样,不仅推销了产品,还使消费者记住了这则有趣的广告。作文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只要认真去观察、发现,就会收获不少。
8.文学与生活的关系 论文
文学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文学。
文学中的诗词歌赋都是源自于生活。例如古诗中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如果生活中没有黄鹂、柳树和白鹭,诗人就不会写出如此美妙的诗句,即使写出了,人们读了也不知道什么意思,更不会喜欢它,这首诗也就不会流传至今;人们还会以为诗人是乱写的。又例如词语中的:“上班和上学 。”
如果在生活中的人们没有这一行动的话,人们就创造不出这两个词语,人们不知道就不会有像现在这样的生活。在生活中,我们是离不开文学的。
生活中的人们要进行工作是需要文学的,例如:记者,记者需要很高的写作水平,才能将他所去采访的东西很有条理,很生动的写出来,给人们阅读,让人们清楚得了解内容;又例如律师,律师需要很好的口才和对法律有很深了解和认识,才能帮助人们解生活中的一些纠纷和困难。总的来说,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文学。
因此我认为文学与生活是相互依存的,没有生活就没有文学,没有文学就没有现在的生活。让我们一起学习文学,使生活更加美好和精彩。
9.关于经典文学和现代文学议论文作文800字
我重新走进学堂成为一名学生、捡起久违的语文课本时,心情是十分激动的,这不仅意味着我可以重温儿时的梦想,而且意味着我得到了一次充实自我的机会。然而,面对细腻、优雅的汉语言文字,面对浩如烟海的文学典籍,在兴奋之余,年届不惑的我也不禁暗自担心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是否能够学好这门课。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我想如果要学好这门课,只有明确了主攻方向,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我们学院的宗旨是为了加速四化建设,培养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有文化、有道德、有理想、有纪律的,具有开拓精神的企业家、经济师、会计师。我们的学习必须围绕这个中心,由此我们学习大学语文也应该以此为立足点并结合自己的专业。为此,我将学习的方向确定在:首先,要进一步的学习、掌握好汉语言文字,提高文学素养,打好写作基础。其次,扩大知识面,学习借鉴一些历史教训,领悟一些思想和工作方法。由于有了这样一个思路,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觉得获益匪浅,感受颇多。下面就谈谈我学习《大学语文》所得、所感。
从最早有记录的汉语文字殷商甲骨文一直到现代,随着3000多年的历史变迁中,汉语言也在不断的变化之中。通过大学语文课,我得以比较全面的接触祖国的文字遗产,使得我对于祖国优美的文字、灿烂的文学成就有了更全面、深入的了解。从先秦诸子百家,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直到现代文化的各类文学作品,这些文学作品都是我国劳动人民、知识分子智慧的结晶和产物,经过岁月的凝练和升华,代表着汉语言的魅力和水准。透过学习、欣赏这些前人的优秀作品,我学习到许多汉语修辞和结构方面的知识,使得我懂得如何更好的选择、运用词汇来准确的描述事物、恰当的抒发情感。比如朴实无华的《项脊轩志》(归有光),展现如何通过一些普通的琐事来抒发真挚的感情,大气磅礴如辛弃嫉,巾帼不让须眉如李清照,雄辩滔滔、感请充沛的贾宜(过秦论),华丽优雅如司马相如,拳拳报国如范文正(岳阳楼记),愤世嫉俗如杜少陵。
“文以载道也”。我们国家历来就有文、史、政不分家的传统。作为古老文明的载体,一篇篇经典诗词文章清晰的呈现出祖国的发展历程、历史的前进脉络。正是在通过学习《大学语文》的过程中,使得我在学习语言文字的同时也接触、学习到了相当多的历史、政治、哲学知识,甚至做人的道理、管理的理念等等。有人云“同阅一卷书,各自领其奥”比如学习《秦晋崤之战》,让我不仅看到秦穆公不听忠告,听信谗言,骄纵轻敌导致失败的教训,还看到他对于失败敢于承担责任,勇于自我批评的精神和风度;学习《燕昭王求士》使得我懂得四化建设需要千千万的仁人志士,而且仅有思贤若渴的愿望还不够,必须要拿出求贤的具体办法和行动来,不然贤士门是不会聚集在四化建设的大旗下的;《谏逐客书》告诉我们干工作,一定要团结同志,要搞五湖四海,不要搞宗派主义,更不能妒贤嫉能;《召公谏历王弭谤》告诫我们广开言论与压制言论将引起两种不同的结果。大到国家的政策小到公司内部的制度,只有允许人们自由的评论才能不断完善;《谏太宗十思疏》让我们懂得谦虚谨慎、戒骄戒奢的重要性。
特别是透过一些经典古文名篇,结合自身的经历,对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在那些黑白颠倒的岁月里,文字成了灌输、攻击的政治工具,祖国古老、灿烂的文学艺术被不加区别的冠以封建糟粕加以否定、鞭挞。这种对传统文化片面的绝对否定,所造成的人文精神上的伤害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所受到的最严重的伤害之一。然而,正是通过学习大学语文我得以比较系统、正规的学习一些儒家经典。在这些古老文章中透出的智慧,在今天对我今天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对国家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意义。比如孔子提倡“有教无类”(《卫灵公》),能面向所有学生,不分贫贱、地域,一视同仁。这在今天恐怕都是我们这个社会要追求的目标;比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提醒我们要善于根据学生实际相机而发,注重引导学生去“乐学”;比如孟子说“夫天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不正是这种对国家、社会强烈的责任感,激励着千百劳动人民积极投身到四化的建设中去的吗?有人形容人的无知时说到:“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那么作为中国人,我们是否可以同样形容那些无知的人:“中国人不知道孔子”呢?
当然,有得必有失,在我提高文学修养,丰富自身知识的同时我失去了什么呢?回顾这一段的学习,我想我失去了许多家人团聚的机会,失去了一些球场上的欢乐。但是,我不感到后悔,因为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确实充实了自我。世上有什么东西比知识更有价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