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什么对抗生活 作文
你跟我说某个人多么优秀多么出色,我可能还不感兴趣,但说到她有个不一样的特质我会感兴趣。因为这些才是可以学习的。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门罗,是个家庭主妇,人到中年才开始写字,每天都写,从未停下来过。家里四个孩子,忙完孩子就是写字,也不认为自己写得多好。她说:“生活琐琐碎碎,写字也就是出口,我每天对自己的写作有个定量,强迫自己完成。这和年龄增长有关。人们变得强迫自己做某些事情。配合写字的是每天步行五公里。如果我知道有哪天我没有办法走那么多,我必须在其他时间把它补回来。”她说,这其实是在保护自己,这么做会让你觉得如果你遵守所有好的规矩和习惯,就没有什么可以打败你。
她是不是得诺贝尔奖我不关心,在这之前我也没看过她的作品,但我真的为她的好习惯喝彩。
村上春树年过半百,每天都在长跑,从未间断过。他只是为了锻炼自己的耐力。他说,跑步时可以做很多事情,可以思考,可以听音乐,可以漫无目的地放松,可以呼吸到新鲜空气……我不认为自己喜欢村上的书,但我倒是欣赏他的方式。到一定年龄,才知道人真的需要坚持点什么来“对抗”生活的无能为力。
没有人天生是奇才,只是他们一定有个好习惯让他们看起来不那么失败。他们有自己对抗世界的方式,这个方式不是怨言不是愤世嫉俗,而是悄悄地改变着自己。
著名作家卡夫卡当了一辈子公司小职员,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个作家,卡夫卡没当这个职员,也许写得更多,但也可能写得更少,无所成就。所以,你处于什么位置,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只是一种个人的品牌。只有倒闭的企业,没有倒闭的个人。卡夫卡只是安安分分当个小职员,业余做点喜欢的事,互不干扰,他不抱怨不纠结,不整天怨天尤人,好像全世界都欠他的。
看过蔡澜先生提到的一件小事:他去一家餐厅吃饭,看到一个小伙扮着小丑,用球扎出各式各样动物图形,把来吃饭的孩子逗得很开心,每周来两次各一个小时,一次700元,这只是他的副业,主业是送快递,蔡澜先生问他怎么学得的这一手绝活儿,他笑着说,自学,买书自学,多试几次就会啊,可以增补收入,还能很开心,何乐而不为?蔡澜先生佩服不已。他如果只是抱怨他爹妈拼不过别人,工作太辛苦,整天愁眉苦脸,那么他的生活过得怎样可想而知了。他有属于自己“对抗”世界的方式。
木心先生说,如果研究麻将,坚持研究五年,你都会不一样。试着钻一件事情试试。对抗生活,除了动嘴,找点别的方式吧。
再说一件不起眼的事,我的一位友人说她父亲看上去特别年轻,为什么?每天饭后散步时带上一把熟花生米,几十年都这样。花生米,这么简单,但你试试每天吃,把枯燥的事重复一千遍试试吧。
前几天,有朋友推荐我看谭元元的芭蕾舞视频,她说她每天早上起来时就要看这么一段,享受毛孔被唤醒的感觉,谭元元的名气我不太了解,但我记住了她某次访谈中的一段话:“比如你一个星期休息两天,但你如果超过两天,第三天你就会觉得什么东西不对劲了。每天训练,肌肉对于你的动作产生记忆,形成自然反应。一旦你停下来,这种肌肉反应马上就减弱了。所以舞蹈最辛苦的不是动作,是日复一日,重复做着已经做过无数次的动作。仅此而已。”
2.反对住校生活作文
一周的住校生活终于结束了。爸爸妈妈,我回来啦!
吃饭篇
学校每天晚上都吃面条,而我最讨厌吃面条。今晚居然有稀饭,我高兴地盛了一大碗稀饭。不一会儿,一大碗就被我吃光了,肚子好饱。晚上该睡觉了,刚躺在床上,我就发现我的肚子开始叫了。“咕、咕、咕”好像在对我说:“小主人,我饿了!小主人,我饿了!”我想控制它,它却不听我使唤,故意和我作对。灯早就熄了,如果起来吃东西被老师发现是会扣分的。我只好在床上安静地躺着,中途还上了五次厕所。从那以后,我告诉自己:晚上一定要吃面条,否则肚子会抗议的。
洗脚篇
老师说:“不能在寝室里洗脸洗脚,只能在洗漱间。”
那怎么办?洗漱间没有板凳。我闷闷的想。我发现高年级的同学把盆放在台阶下面,人坐在台阶上。边洗脚边聊天,又轻松又方便。但洗漱间门口积水很深,总不能都坐在那里,而且地上还很脏。很快,我发现了一种新型洗脚方法。端上热水,穿上拖鞋,跨过门槛,盆子倾斜水缓缓流过脚面,结束。
电话篇
今天是住校的第四天了,和爸爸妈妈分开也四天了。我再也忍不住,用校讯通给爸爸打电话。周围人很多特别吵,好朋友又捣乱,根本听不清楚爸爸说的话。我只好说:“爸爸,待会我再打给你。”吃完晚饭,我又去打电话。这次是妈妈接的。
“宝贝,吃饭了吗?吃的什么?习惯吗?”听到妈妈亲切的声音,我差点就哭了。
“妈妈,我想回家!”我脱口而出。
“明天就周末了,妈妈去接你。周末给你做好吃的。好不好?”
“不准骗人!说话要算数哟!”我开心地跑回了教室。
我相信下周我一定会做得更好!
3.【不抱怨不纠结,坚持对抗生活作文】
你跟我说某个人多么优秀多么出色,我可能还不感兴趣,但说到她有个不一样的特质我会感兴趣。
因为这些才是可以学习的。最该学习的不是别人的成功,而是她不间歇地都在做哪些不起眼的小事。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门罗,只是个家庭主妇,人到中年才开始写字,她就是写字,每天都写。从未停下来过,家里四个孩子,忙完孩子就是写字,也不认为自己写得多好。
她说,“生活琐琐碎碎,写字也就是出口,我每天对自己的写作页数有个定量,强迫自己完成。这和年龄增长有关。
人们变得强迫自己做某些事情。配合写字的是每天步行五公里。
如果我知道有哪一天我没有办法走那么多,我必须在其他时间把它补回来。”她说,这其实是在保护自己,这么做会让你觉得如果你遵守所有好的规矩和习惯,就没有什么可以打败你。
她是不是得诺贝尔奖我不关心,在这之前我也没看过她的作品,但我真的为她的好习惯喝采。村上春树年过半百,每天都在长跑,风雨无阻,从未断过。
他只是为了锻炼自己的耐力。他说,跑步时可以做很多事情,可以思考,可以听音乐,可以漫无目的地放松,可以呼吸到新鲜空气……他写出了《当你跑步时,你在想什么》,我不认为自己喜欢村上的书,但我倒是欣赏他的方式。
到一定年龄,才知道人真的需要坚持点什么来“对抗”生活的无能为力。没有人天生是奇材,只是他们一定有个好习惯,让他们看起来不那么失败。
他们有自己对抗世界的方式,与生活和解,这个方式不是怨言不是愤世嫉俗,而是悄悄地改变着自己。着名作家卡夫卡当了一辈子公司小职员,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个作家,卡夫卡没当这个职员,也许写得更多,但也可能写得更少,无所成就。
所以,你处于什么位置,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只是一种个人的品牌。只有倒闭的企业,没有倒闭的个人。
卡夫卡只是安安份份当个小职员,业余做点喜欢的事,互不干扰,他不抱怨不纠结不整天怨天尤人,好像全世界都欠他的。看过蔡澜先生提到的一件小事:他去一家餐厅吃饭,看到一个小伙扮着小丑,用汽球扎出各式各样动物图型,把每个来吃饭的孩子都逗得很开心,每周来两次各一个小时,一次700元。
这只是他的副业,主业是送快递,蔡澜先生问他怎么学得的这一手绝活儿,他笑着说,自学,买书自学,多试几次就会啊,可以增补收入,还能很开心,何乐而不为?蔡澜先生佩服不已。他如果只是抱怨他爹妈拼不过别人,工作太辛苦,整天愁眉苦脸,那么他的生活过得怎样可想而知了。
他有属于自己“对抗”世界的方式。木心先生说,如果研究一个麻将,坚持研究五年,你都会不一样。
试着钻一件事情试试?对抗生活,除了动嘴,找点别的方式吧。再说一件不起眼的事,我的一位友人说她父亲看上去特别年轻,为什么?每天饭后散步时带上一把熟花生米,几十年都这样。
花生米,这么简单,但你试试每天吃?把枯燥的事重复一千遍试试吧。前几天,有朋友推荐我看谭元元的芭蕾舞视频,她说她每天早上起来时就要看上这么一段,享受整个毛孔被唤醒的感觉,谭元元的名气我不太了解,但我记住了她某次访谈中的一段话:“比如你一个礼拜休息两天,但你如果超过两天,第三天你就会觉得什么东西不对劲了。
每天训练,肌肉对于你的动作产生记忆,形成自然反应。一旦你停下来,这种肌肉反应马上就减弱了。
所以舞蹈最辛苦的不是动作,是日复一日,重复做着已经做过无数次的动作。仅此而已。”
4.反对住校生活作文
一周的住校生活终于结束了。
爸爸妈妈,我回来啦!吃饭篇学校每天晚上都吃面条,而我最讨厌吃面条。今晚居然有稀饭,我高兴地盛了一大碗稀饭。
不一会儿,一大碗就被我吃光了,肚子好饱。晚上该睡觉了,刚躺在床上,我就发现我的肚子开始叫了。
“咕、咕、咕”好像在对我说:“小主人,我饿了!小主人,我饿了!”我想控制它,它却不听我使唤,故意和我作对。灯早就熄了,如果起来吃东西被老师发现是会扣分的。
我只好在床上安静地躺着,中途还上了五次厕所。从那以后,我告诉自己:晚上一定要吃面条,否则肚子会抗议的。
洗脚篇老师说:“不能在寝室里洗脸洗脚,只能在洗漱间。”那怎么办?洗漱间没有板凳。
我闷闷的想。我发现高年级的同学把盆放在台阶下面,人坐在台阶上。
边洗脚边聊天,又轻松又方便。但洗漱间门口积水很深,总不能都坐在那里,而且地上还很脏。
很快,我发现了一种新型洗脚方法。端上热水,穿上拖鞋,跨过门槛,盆子倾斜水缓缓流过脚面,结束。
电话篇今天是住校的第四天了,和爸爸妈妈分开也四天了。我再也忍不住,用校讯通给爸爸打电话。
周围人很多特别吵,好朋友又捣乱,根本听不清楚爸爸说的话。我只好说:“爸爸,待会我再打给你。”
吃完晚饭,我又去打电话。这次是妈妈接的。
“宝贝,吃饭了吗?吃的什么?习惯吗?”听到妈妈亲切的声音,我差点就哭了。“妈妈,我想回家!”我脱口而出。
“明天就周末了,妈妈去接你。周末给你做好吃的。
好不好?”“不准骗人!说话要算数哟!”我开心地跑回了教室。我相信下周我一定会做得更好。
5.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作文,1500字,急需帮帮忙,谢谢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勤俭就是勤劳节俭,包括努力工作和节约用度两个重要方面。我国自古就以勤俭作为修身治家的美德,《尚书》说:“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左传》引古语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周易》提出:“俭德辟难”之说,《墨子》有:“俭节则昌,淫佚则亡”之论。古人认为能否做到勤俭,是关系到生存败亡的大事,不可轻忽。在现在社会,经济增长和物质消费的观念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但勤俭作为一种美德,作为一种工作态度、生活作风或治国方针,还是要大力提倡的。
有许多的历史人物都以勤俭来修身,他们不仅在国家事业上勤劳,而且在家庭生活上也非常节俭。克勤克俭,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传说中的古代圣贤都是这样做的,如尧特别关心民众,认为别人挨饿受冻是自己的工作没有做好,是自己的过错。而他自己的生活却十分节俭,经常穿着粗布衣裳,吃粗米饭,喝野菜汤。正是由于尧在事业上和生活上克勤克俭,所以赢得了百姓的爱戴,成为一位圣贤。
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苏东坡,也把节俭作为自己的生活习惯,以节俭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他在生活上坚决反对奢侈浪费。有一年,他被贬黄州,俸禄减少,这给生活上带来了诸多不便。为了渡过困境,它不仅辞退了身边所有的仆人,而且自己更加节俭,他给自己制定了一份完整详细的开支计划,把所有的收入和手边的钱都集中起来,然后将这些钱分成十二份,每月一份,每份又平均分成三十份,每天只用一份。他就是这样“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度过了难关。“君子以俭德辟难”,苏东坡就是这样做的。
奢侈浪费小到足以破坏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大到足以灭亡一个无比强盛的国家。自古就有许多帝王在刚开始创业时,以勤俭修身,受到了百姓的拥戴,但后来他们逐渐放弃了勤俭而一味的追求安逸享乐,结果招致了自己的灭亡。五代时的后唐庄宗李存勖,一开始励精图治,奋发有为,击败各个敌手称帝。但后来沉湎于音乐戏曲,每天在宫廷上用重金请人表演,演得好,用重金封赏,并且整天大肆兴建乐宫,乐队,造成黄金流失,最终导致部下作乱,伶人发难,在位三年就死于兵乱之中。欧阳修在撰写《伶官传》时,有感于这段历史,阐发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
中国有着很强的忧患意识,特别是在国家动荡,民不聊生时更是如此。孔子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孟子讲“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就是分别从个人和国家的角度强调了保持忧患意识的重要性。魏征即使在大唐盛世,也规劝皇帝“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以实现长治久安。
还有要提醒大家注意“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意思是说,从节俭变得奢侈容易,从奢侈转到节俭很难。这是司马光引述他人的话,用来训诫子孙的。它强调要自觉保持节俭,防止奢侈,含有自勉、警世之意。人都想过好日子,这本无可厚非。但是过于奢华是不可取的,商纣用了双象牙筷子,他的臣子就要逃走,原因是看到纣王的贪欲一发,将不可遏制。所以坚持节俭要有自律能力。
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淡漠了古人的教训,大肆的奢侈浪费。我国就形成了一种通病——“节俭冷漠症”。身边的小事就足见这种病态的严重。白天明亮的教室里非得开灯,洗手间的水龙头“细水长流”,电脑永远处在待机状态,简直是“不知节俭何滋味”。据上海能源管理部门统计,按平均每户家庭有15瓦特的耗电量计算,上海480万户家庭在白天高峰时就增加了2.5万千瓦左右的用电负荷;一台电脑的待机能耗30瓦,如果上海15万机关干部下班后都不关掉电脑电源,仅此一项,就将每天增加4500千瓦的用电负荷,倘若加上企事单位的的电脑待机浪费,数字十分惊人。如果这样浪费下去,有多少能源将被这样白白的浪费掉。为国家造成多大的经济损失。长此下去,即使我国再强盛,恐怕也支撑不了多长时间。
纵观历史,大到邦国,小到家庭,无不是兴于勤俭,忘于奢靡。古往今来,成功的创业者大都经过艰苦奋斗阶段,所以都很勤俭节约。但是对于守业者来说,则正好相反,他们没有经历过创业的艰辛,容易贪图奢侈享乐,最终的命运必然是事业的衰败,国家的灭亡。这是几千年历史所昭示的真理。
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戒奢从俭,不糜费财物,认识我们崇尚的美德。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
6.倡导绿色生活 反对铺张浪费的作文怎么写
从我做起,带头使用高效节能、节电、节水产品,倡导绿色消费,不用塑料袋,少用一次性筷子、饭盒、塑料杯;分类回收垃圾,促进生活节能减排。争当宣传员,向家人和周围的朋友宣传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自觉节约能源,倡导节约环保的良好社会风尚,把“俭以养德”的优秀传统美德在奎屯大地继续发扬光大。
节约粮食。无论是家庭聚会或者餐馆请客,要讲究餐桌礼仪,文明消费、节约用餐,吃多少,点多少,不劝酒,不酗酒,有剩余,全打包;倡导文明餐桌,杜绝餐桌上的铺张、舌尖上的浪费,尤其是在红白喜事等方面不攀比、不炫耀、不讲排场。坚决杜绝大办满月、生日、升学、乔迁等奢侈浪费奢侈陋习。
7.用什么对抗生活 作文
你跟我说某个人多么优秀多么出色,我可能还不感兴趣,但说到她有个不一样的特质我会感兴趣。因为这些才是可以学习的。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门罗,是个家庭主妇,人到中年才开始写字,每天都写,从未停下来过。家里四个孩子,忙完孩子就是写字,也不认为自己写得多好。她说:“生活琐琐碎碎,写字也就是出口,我每天对自己的写作有个定量,强迫自己完成。这和年龄增长有关。人们变得强迫自己做某些事情。配合写字的是每天步行五公里。如果我知道有哪天我没有办法走那么多,我必须在其他时间把它补回来。”她说,这其实是在保护自己,这么做会让你觉得如果你遵守所有好的规矩和习惯,就没有什么可以打败你。
她是不是得诺贝尔奖我不关心,在这之前我也没看过她的作品,但我真的为她的好习惯喝彩。
村上春树年过半百,每天都在长跑,从未间断过。他只是为了锻炼自己的耐力。他说,跑步时可以做很多事情,可以思考,可以听音乐,可以漫无目的地放松,可以呼吸到新鲜空气……我不认为自己喜欢村上的书,但我倒是欣赏他的方式。到一定年龄,才知道人真的需要坚持点什么来“对抗”生活的无能为力。
没有人天生是奇才,只是他们一定有个好习惯让他们看起来不那么失败。他们有自己对抗世界的方式,这个方式不是怨言不是愤世嫉俗,而是悄悄地改变着自己。
著名作家卡夫卡当了一辈子公司小职员,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个作家,卡夫卡没当这个职员,也许写得更多,但也可能写得更少,无所成就。所以,你处于什么位置,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只是一种个人的品牌。只有倒闭的企业,没有倒闭的个人。卡夫卡只是安安分分当个小职员,业余做点喜欢的事,互不干扰,他不抱怨不纠结,不整天怨天尤人,好像全世界都欠他的。
看过蔡澜先生提到的一件小事:他去一家餐厅吃饭,看到一个小伙扮着小丑,用球扎出各式各样动物图形,把来吃饭的孩子逗得很开心,每周来两次各一个小时,一次700元,这只是他的副业,主业是送快递,蔡澜先生问他怎么学得的这一手绝活儿,他笑着说,自学,买书自学,多试几次就会啊,可以增补收入,还能很开心,何乐而不为?蔡澜先生佩服不已。他如果只是抱怨他爹妈拼不过别人,工作太辛苦,整天愁眉苦脸,那么他的生活过得怎样可想而知了。他有属于自己“对抗”世界的方式。
木心先生说,如果研究麻将,坚持研究五年,你都会不一样。试着钻一件事情试试。对抗生活,除了动嘴,找点别的方式吧。
再说一件不起眼的事,我的一位友人说她父亲看上去特别年轻,为什么?每天饭后散步时带上一把熟花生米,几十年都这样。花生米,这么简单,但你试试每天吃,把枯燥的事重复一千遍试试吧。
前几天,有朋友推荐我看谭元元的芭蕾舞视频,她说她每天早上起来时就要看这么一段,享受毛孔被唤醒的感觉,谭元元的名气我不太了解,但我记住了她某次访谈中的一段话:“比如你一个星期休息两天,但你如果超过两天,第三天你就会觉得什么东西不对劲了。每天训练,肌肉对于你的动作产生记忆,形成自然反应。一旦你停下来,这种肌肉反应马上就减弱了。所以舞蹈最辛苦的不是动作,是日复一日,重复做着已经做过无数次的动作。仅此而已。”
8.向生活挑战为话题的作文700字
生活需要挑战
人生之路并不总是洒满阳光,也会常常遇上荆棘。人们总是向往一帆风顺、春风得意的日子,但那不可能一成不变。生命的车轮在一次次地经历挫折后,才能更加稳重。不经历困难的挑战,很难到达成功的彼岸。
从小在皇宫中长大的阿斗,继承皇位后,有诸葛亮替他料理国事,有众多贤臣为他出谋划策,他根本不用操心费神,于是整天吃喝玩乐、花天酒地。正是他的无能,他亲小人远贤臣,致使蜀国一蹶不振,直至灭亡。这也印证了“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无伟男。”
德摩斯梯尼并不具备演说家的天资,尤其是他天生的口吃。他说话声音细小,还爱耸肩膀。为矫治口吃,他含着小石子说话;为了发音洪亮,他到海滩上迎风朗诵;为了不耸肩膀,他悬挂间和铁杈演说。同时他还潜心研读文学作品和学术著作,《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他竟抄了八遍。可自己一上台便屡屡失败,被观众轰下了台。面对着常人难以承受的打击,他毫不气馁,最终成为古代雅典的演说大师。
拳王阿里每逢比赛,总要事先出钱雇一些人,作为自己的反对者。在比赛时,给他起哄、骂他、羞辱他。这样,阿里的斗志才被刺激起来,力量鼓满全身,肌肉膨胀,达到最佳竞技状态。
成功者留给我们的是自信,是坦然,是敢向自我挑战,超越自我的精神!挑战自我,才能重新评价自我,认真审视自我,深刻反省自我,不断总结自我,从而更好的深化发展自我。挑战自我,才能战出信心,战出实力,战出经验,才能经受磨练和考验,才能承担更多的责任,铸造更辉煌的人生。
孟子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只有在忧患中,面临挑战时,才能发挥最大的潜能。作为二十一纪的中学生,我们要跟骄傲的向新世纪挑战!挑战一种全新的未来,谱写一个全新的世纪,描绘一张崭新的蓝图。
请记住,生活需要挑战!
9.作文:《"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之我见》450字左右
记得很小的时候,我们学的第一首唐诗就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古人言“尽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节俭,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今天的社会里,更显得意义深长。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节约要从小处着手,从一粒米、一滴水做起,然而,节约终究不只是小事,现在的社会有时候变得很陌生,有些时候,节约成了小气被人笑话,更有些时候,节俭却被当成贫穷的表现。我们需要在全社会改变那种所谓的虚荣消费心理和浪费观念,需要重新认识老祖宗留下的千年传统和良好美德。
由此,我也想到了我们的节约意识却反差很大。回想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是否注意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张纸……往往是我们在不经意中就造成了诸多浪费。许多纸张只写了几个字就扔进废纸篓;白天亮着的电灯;卫生间水龙头哗哗流水、地上到处洒落的粮食……其实稍加注意,我们可以做得更好,但往往我们却忽视了这些细节。我想,在家里我们肯定能做到随手关灯、关水;为什么我们却忽略了这些细节?关键是我们没有将自身真正溶入到生活中,没有将节约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并形成一种观念。
节约,是对家庭幸福的盘算,更是一份社会义务的担当。节约是一种远见,一种态度,一种智慧。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整个人类,要想生存,要想发展,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这四个字。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繁荣昌盛的;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社会是难以长治久安的;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所以今天,我们应该大声倡议: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牢固树立节约意识,“让节约成为习惯”、“让节约成为生活方式”,坚持从自己做起,从每一天做起,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粒粮,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只有时时处处、点点滴滴都节约,我们才能节约资源,也只有时时处处从我做起,这样我们的地球家园才会永远美丽富饶!
10.以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作文(250字)
今天,我们拥有比过去更美好的生活,但也面临着比过去更严峻的问题: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不断地耗损,破裂,大量的水被污染浪费等等。所以现在我们必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用自己勤俭节约的美德,来改善浪费的现象。
我在一次食堂值勤中深有体会。饭桌上一片狼藉,吃剩下的饭菜到处都是:吃了一半的面,里面的荷包蛋咬了一半,黄瓜,番茄一口没动;还有吃了一两口的荷包饭,里面的肉还没吃到就不吃了;各种各样的小吃零食应有尽有,什么薯片,鸡块,里脊肉,羊肉串,可乐,雪碧……这些零食本就不应该吃,若是买了,就应该遵守买多少吃多少的原则。这些都是基本的常规。由此,我就开始反省自我,这些都做到了吗?
于是第二天,我照例来到食堂。与往常不同的是,我开始认真思忖怎样搭配好一天的午饭,该吃什么,该怎么吃才能即节约又营养。至此以后,我每天都买多少吃多少,天天吃得饱饱的,不光是吃饱的问题,更进一步的则是为能勤俭节约,爱惜粮食而感到骄傲,自豪。
勤俭节约不光在节约粮食上得以体现,还有例如节约用水,电,煤,节约用纸,节约一切可以节约的资源。少开车,多搭乘公共交通出行或步行是最好的;多种植物,爱护花草;少用塑料制品,不乱扔垃圾等等都是绿色生活,低碳排放的行动和象征。
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我们不能永无止境地开采,勘探,一旦资源耗尽,我们就没有办法生存,到那时再意识到节约就已经来不及了。总之,尽早醒悟吧!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我呼吁:全世界人民一起行动起来,那么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