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诗人的作文
关于诗人的作文
繁星照着池塘
月儿冰凉凉
诗人在写诗
风儿冷冷吹
略带着忧伤
唉,怎这般寂静
我可爱的诗人
怎这般沉思
那满腹的忧愁
已酿完诗么
他深深低下头
燃烧着才情
未曾写完诗
繁星照着池塘
月儿冰凉凉
诗人在写诗
风儿冷冷吹
略带着忧伤
唉,怎这般寂静
我可爱的诗人
怎这般沉思
那满腹的忧愁
已酿完诗么
他深深低下头
燃烧着才情
未曾写完诗
却已照亮人间
关于诗人的作文
诗人是唯美的,也是有趣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诗人的作文,欢迎大家的阅读。
关于诗人的作文一
有人喜欢南宋豪放派的苏轼,有人喜欢忧国忧民的陆游,有人喜欢被称为“诗圣”的杜甫……而我喜欢被称为“诗仙”的李白。
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一生写下无数诗篇,让后人景仰。我喜欢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从这里可以窥见祖国的名山大川是如此的雄伟壮观;我也喜欢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从这里可以看出李白与汪伦之间那深厚的友谊;我还喜欢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从这里可以品出李白那浓浓的思乡之情;我还喜欢李白的“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从这里可以读出李白那丰富的想象力。
除了他的作品,李白名字的由来也很有趣。相传,他父亲爱子心切,一定要让李白的名字不同凡响,所以直到七岁李白都没有正式的名字。一年春天,李白一家在院子里赏花,父亲有意考考儿子的本事,咏了两句“春风送暖百花开,迎春绽金它先来”。说完,就让她们母子俩续上。李白手指李树,脱口说道:“李花怒放一树白。”父亲连声叫好,心里一动:这句诗的头一个字不正是自家的姓吗,最后的一个“白”不正说李花的圣洁高雅吗?于是,他就给儿子取名李白。
李白的去世也很特别。他不是愁死,不是病死,也不是气死,而是醉死。相传,一天夜里,李白喝醉了酒,摇摇晃晃地走在山间小路上,发现月亮的影子在河里,心想:奇了,月亮怎么掉在河里,我要把它捧起,挂上天去。可是月亮没挂上去,自己就被淹死了。虽然酒能让李白写名诗,但是却也把他自己给灌死了。
这就是我最喜欢的诗人,他斗酒诗百篇,不平凡的一生和那非同凡响的名字,让我对他深深崇拜。我认为论谁是唐代诗人第一人,非李白莫属!
关于诗人的作文二
窗外,月光淡淡的,桌前,茶香浓浓的。伴着这月光,这淡茶,还有一本诗集。青莲居士的诗集。真好,难怪有人说“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
强烈的灯光,白白的明亮的光似水一般,流淌在诗集上,为本来就古香古色,韵味十足的诗集更增添了一份美丽。夜越来越深,眼前的一切都模糊了,模糊了……
远远的,走来一个人。剑眉入鬓,目如朗星,嘴角挂着一丝浅笑,笑中是一种不屑的神情。哦!李白,是你吗?挟一尺清风,踏一片浮云,游遍名山大川,裹一身酒香,蘸一笔浓墨,写尽天下诗篇。你,这位超个性的盛唐诗人,站在了盛唐的中央。你的个性令青史汗颜。
当初,你醉酒,为写诗书,让力士脱靴,贵妃捧酒,在历史上留下千古美名。最终却因看透官场虚伪,而“仰天大笑出门去”,高歌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从此,游历于山水之间也。于是,就有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忧愁,有了“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气魄,有了“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喜悦……
李白,太白,居士!我佩服你,仰望你,热衷于你。
余光中曾说:“酒入愁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你,已经胜过了贞观,胜过了皇帝,胜过了贵妃,立于盛唐的中央!就凭着,我热爱着你写出的放荡不羁的诗,惊叹于你体现的性格。
退出官场,面对来者的请求,你赋诗一首:“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五岳寻仙,你的风姿给山水添了几抹无奈。因此,你的诗中多了自然的影子,多了一份轻快。我沉迷于诗中的山水,陶醉在梦幻的仙境……
我看着你,你注视着我。我努力想说出心中对你的喜爱,却什么也说不出。就这么看着,沉默着。却发现你在一点点远去……
我醒了。阳光铺在桌上那本诗集上,一个个字蓦然镀上金边,正如你一样灿烂,却又一样短暂……
关于诗人的作文三
我悄悄的爬上屋顶,像是一次斋戒,又似乎是一场虔诚的祷告。
诗人像往常一样坐在屋顶上,月光像是天花板上的水印,随意印在诗人身上,,变幻着各种样式,制造出“飒飒”的声响。他没有笑,像是饱浸了露水的昙花,冰冷,凝实转瞬即逝,诗人向我伸出手来,我能听见风响,像是来自过去和未来。
我在诗人身边坐了下来,明明是夏天,瓦檐的风却比水还凉。我能感受到冷,却丝毫不觉得冷,诗人笑了,像是遥不可及,笑容里酝酿着一股动人心弦的力量,我的心脏像是他拨动的频率,跟着震颤。
我这期待着他说话,世界并不安静,干燥的尘埃不断侵入我每一个毛孔。紫红的云层紧紧勒着我的脖子。黑夜像是诡谲的黑袍包裹着诗人。他像是耶稣,庄严,肃穆,没有生命的气息。“你在思想?”他问我,这声音像是来自风的闲隙,夹杂着些许诘问的味道。冰尖仿佛要贯穿我的耳膜。夏日的风诡异的将我浸泡着,我感觉不到血液凝固的温度。“我没有思想!世间万物在有了追求后都会有思想,像树追求阳光一样,我没有思想啊,你听不到我的心脏跳动的声音!听不到我脑膜发出的微小波纹我像是存在于世间,无处不在,不,我从来没有存在,我没有思想!”,诗人轻轻地说,嗓音空洞而飘渺,他的嘴唇一翕一合。所有的声音都安静蛰伏这空气中。等待爆发。我抬头看着星星流动的轨迹。像是裹挟黑暗的无数个冰圈,像是来自大爆炸以前的冰粒,冻结宇宙。整个世界都结了冰。远处的树披上了银光像是圣洁的死尸,摇晃着冰冻的空气,我听完时光在亘古不变出现裂缝,来自另一个世界的空气充斥着我无法呼吸的大脑,冰冻我远不流畅的血液。
“我有思想,我追求月光,来自远方!”我嘴唇轻轻的翕动,连我都在诧异着这声音是不是来自我自己,仿佛身体每一个细胞都在呐喊,在沸腾!月光像水一样缠绕在我的双腿上,星星流出使人眩晕的轨迹,仿佛从冰冻中释放出鲜洁的生命。我身体每一个毛孔都喷张,仿佛要喷薄出令人眩晕的颜色,远处的树林紧密的缠绕,锁住那一丝不慎遗漏被冰冻的白光,像是穆斯林葬礼上的颜色。
诗人笑了,像是来自久经压抑的黑暗。笑容里蕴藏着温暖万物的力量。黑夜变得灵动起来,像是水波一层层涤荡开来。远处的天边变成了诡异的橘红色,喷薄出令人颤栗的氤氲。将黑夜渲染得处变不惊。血红色像是缓缓飘动的绸带浮在空中。远处紫罗兰色的天幕缓缓侵占了这片黑夜。终于银白的树像圣女手上的火把一样燃烧起来,空气开始变得燥热。尘埃像在我身体里跳舞,血液像是身体里流动的岩浆,皮肤变得灼热起来,眼前缭绕着水汽,汗水从发梢滴落。我不能呼吸,像是一场久违的旅行,像是压迫在地底冲破黑暗的火舌,黏舐黑夜。
“看!都有了思想呢!这是你的世界!”诗人轻笑着,他白色衣襟像是黑暗中烂漫的萤火,散发着幽幽地光。他终于被染成天际一样的红色,在紫色天幕中绚丽的灼烧。我虔诚的像向天空叩首,黑暗中酝酿出希望的力量。
我躺在床上,在刺眼的日光中醒来,我将伸向天空中,我看不到颜色,世界是一片黑暗,但我确能感受到他们。世界是多彩的,初生日光像是缠绕在手上的流苏,悄然在我手上熨烫出温暖
我从床上坐起,我不再是一具只会行走的空壳,远处的日光像是绚丽的虹彩。在世界仿佛结束的这一刻,我开始了自己的旅行,紧握着半缕寒冷的月光,像是来自梦中……
这一路幸好有你,我轻笑着……
关于诗人的作文四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每当我读到这首诗时,脑海中总会出现一个画面:一个深秋的夜里,一位身穿长衫的游子独立窗前,对月长叹。月光轻轻洒在他身上,无限温柔。他就是李白。
李白出生在盛唐,小时侯聪颖过人,但是十分贪玩。有一次,他偷跑出学堂来到河边,看见一个老奶奶正再用铁杵磨针,李白很惊讶,“这怎麽可能?”“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老奶奶的话让李白恍然大悟,最终发奋学习。
李白的努力另我敬佩,他的骨气更值得我学习。他在为官期间不耻与阿谀奉承,受到排挤,依然选择了愤而离京。同时写下了“安能摧眉折腰侍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千古名句。
读李白的诗你会有丰富的感受。它们有的潇洒飘逸,有的愁绪绵长,有的豪迈奔放……从“我辈岂是蓬蒿人”我体会到了他的壮志,“我寄愁心与明月”又让我感受到了他的柔情,“抽刀断水水更流”这是他的无奈,“长帆破浪会有时”又写满了他的执着。这就是李白的诗,他令我回味无穷。
这就是伟大的李白,中华民族的光辉代表,我学习的榜样。
关于诗人的作文五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当我读起这首古诗,便会想起雪白雪白的米饭和农民伯伯辛勤的汗水。
去年暑假,我和老爸回到了故乡,我在外婆家收割稻谷,亲身体会到了农民伯伯们辛苦而又充满欢乐的劳动生活。
每天早晨天刚蒙蒙亮,全村的大人和能帮得上的小孩们都起床了。他们匆匆赶往朝霞映照下金灿灿的稻田,风风火火地大干了起来。顿时,镰刀割刀谷的“刷刷”声,脚踏式脱蹈机的“嗡嗡”声,大人们偶尔的谈笑声,孩子们清脆的歌声,鸟儿“叽叽喳喳”的鸣叫声便汇成了动人的交响乐。我陶醉在这美景和乐曲中。
虽然凉风徐徐,但是忙碌的农民们很快就大汗淋漓了。他们顾不得拭汗,依然不知疲倦地干着。跟我差不多大,甚至比我小的孩子们在田里拾稻穗。我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并成了他们的朋友。
太阳爬上头顶热辣辣地严烤着稻田,人们的身上全湿了,大人们叫小孩回去,他们却仍然坚持劳动。一担一担黄澄澄的稻谷被挑往晒谷场,扁担都被压弯了。那“吱悠吱悠”的响声也仿佛在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咧!
农民伯伯在烈日暴晒之下,挥汗锄禾,感叹粮食来之不易,也间接地告诉人们要珍惜粮食。
关于诗人的作文六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青年的杜甫,怎样的雄心,怎样的壮志凌云!正如众多志士仁人,他给我的第一印象也是如此。这便是杜甫令我仰慕钦佩之处,也是他让我喜爱的一个原因。
杜甫的诗,对于古代众多富有浪漫色彩的诗词是截然不同的一种风格。他有“奈何渔阳骑,飒飒惊蒸黎”的愁苦,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宏愿,更有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为已”的愤怒批判。他的诗没有李白那样的浪漫豪迈,却有他独特的平正笃实的观点。他的愁绪、忧虑、愤怒、不满都真实地体现在诗中,尤其是他的.博大胸襟令人敬仰,他不愧为我国古代诗坛的诗圣!
这是今天我对杜诗的粗略认识了,而在学习之余,品读杜诗却更有另一番情趣。
对仗工整,变化错综,在众多古诗词中,杜诗的确有独特的魅力所在。尤其是他的《登高》一诗,我至今还记忆犹新。全诗是这样的: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来。
粗读不觉有何引人之处,细细揣摩一番,真可谓句句皆律,对仗工整啊!不仅两句相对,在首联中更是字字相对,如“风急”不仅与“渚清”相对,也与“天高”相对。“沙白”与“渚清”、“天高”一一相对。在诗人的描绘中,登高所见的景致由高到底,又由近及远,层次分明,错综变化地展现了一幅有声有色的寥廓秋景。读着读着,我仿佛离开了现实,与诗人一起登上高山之颠,共同领略眼前广阔的景致,体味猿鸟高鸣,秋叶萧瑟的悲凉感伤,及江流滚滚,波涛万里的高屋建瓴的磅礴气势。
在诸多杜甫诗句中,我颇爱他的对仗工整、严格。如“恍惚寒山暮,逶迤白雾昏”,“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高江急峡雷霆斗,翠木苍藤日月昏”,“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等句都令我百读不厌。
如果说《登高》气势磅礴,那么,在众多杜诗中,也不乏有描绘田间怡人景色的小诗,着有是另一番趣味了。
平日闲暇之余,在静谧的书房里,点一盏小灯,捧一卷杜诗,品读其中惬意的诗篇,转眼的工夫,你已经步入诗中,沉浸在恬静悠闲的字句之间了。
读描绘草堂景色的诗句,我便有这样的体会。《田舍》一诗中的景致格外优美怡人,我最喜爱读诗的最后一句:“鸬鹚西日照,晒翅满渔梁”,多么宁静而和谐的江村晚景啊!诗中没有出现“渔人”,却让人由晒翅休憩的鸬鹚想到这里人迹罕至,环境幽僻,也同时联想到此刻渔人已经完成了一天的工作,在不远处悠闲地休息。站满渔梁的鸬鹚展开双翅,悠然自得地享受阳光的沐浴,夕阳染红了它们的绒毛,为它们镀上一层金边。我眼前渐渐勾勒出这样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这时,无论是痛苦、忧虑,还是烦恼、悲伤,都在我脑中消逝了,留下的只是一个惬意的田园世界。
除了田园之景,杜甫更是将平凡的日常生活写入了诗歌,甚至一些不经意的生活细节也成了杜甫笔下绝妙的题材。其中有春日漫步所见的“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有描绘荷叶之美的“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有透露诗人晚年惆怅之情的“渐老逢春能几回?”
与“人生几何春已夏”,有描绘莺啼蝶舞的“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甚至有怨春风折断花枝的“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点点滴滴细致的变化,都被诗人刻画得淋漓尽致。读了这样的诗句,我才品味到原来在我们平凡的生活中,也不乏有如此乐趣,细细体会一番,不也能组成充满情趣的佳作吗?
杜甫令我仰慕的不仅是他的诗篇,更是他优秀的精神品格,如为人的谦虚,博大的胸襟,结友的义气。
杜甫离开浪漫主义的诗坛,绝非由于其他因素,而是他个人对于艰辛生活的体验及时代背景。当他逢秋雨连绵,生计窘迫,却想到“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间无消息”,课本中《石壕吏》一诗也表现了诗人对百姓的同情。正是他这种仁爱,才使他过早地步入了现实主义诗坛之中,才使他义愤填膺,写出了惊心动魄的千古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有非凡的才华,他一生中创作的诗篇成百上千,在他先天的禀赋与后天的努力下,他达到了炉火纯青的老成境界,因而名垂千古,并被后人尊为诗圣。
他的诗题材及广,无论是浪漫主义还是现实主义,无论是社会时政还是惬意的风景画卷,都留有他的佳作。品读悠闲恬适的诗句,犹品一杯清茶,令你卸去重担,乐在其中;品读其愤慨不满的诗句,你便与他同忧,甚至义愤填膺。他的诗格律工整,风格独特,自有“意匠惨淡经营中”的意象,“毫发无遗憾,波澜独老成”的结构及“意飘云物动,律中鬼神惊”的诗律。
我喜爱杜甫的诗篇,更敬仰他为人的可贵品格!
关于诗人的作文七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茫茫红尘,数百载飘然而逝,而你那愈理愈乱的愁绪却在世间残留不去,上天赐给你一代皇帝的命数,却没赐给你一副铮铮铁骨和满腹的雄韬伟略。作为一介诗词仁者,难有那刚直不阿、洁身自好的派气。虽工书善画,通晓韵律,可谓多才多艺,才华横溢,却执政软弱,奢侈无能,使自己终究摆脱不了成为阶下囚的厄运,正所谓“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
自古以来,大概没有一个皇帝像李煜那样,做皇帝做得也让人心疼,让人心碎。李煜,初名从嘉,字重光,号莲峰居士,如同贾宝玉一样,自小生长在珠围翠绕、媚色妖娆的深官,1961年嗣位,即位后国弱兵衰,年年向宋朝纳贡,委曲求全。不思励精图治,却崇拜佛教,在香烟弥绕中,以求精神的暂时解脱。政事不修,纵情于宴游之间,到处欢歌燕舞,李煜就泡在这样的奢侈无度的花间酒风之中,使他人生的一面如歌如舞。
然而好景难长,1967年,宋兵破金陵,李煜肉袒降宋,被俘到汴京,受封违命侯,后封陇西郡公,过了三年如同囚犯一样的屈辱生活。从皇帝到囚徒成了李煜无法摆脱的宿命,作为国之君他深悔不已,创作了许多反映囚徒生活的佳作。其词作如同他的人生一样,深吁苦叹,这些词作穿越时空,至今我们还可以触摸这种感情的苍凉。
林花谢丁春红,太匆匆,怎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生在皇帝之家,却没有做皇帝的心地和禀赋,上天错位的安排,错出了前期,富贵荣华和后期的冷寂凄凉。
李煜的人生是悲与喜的交织、苦与乐的冗杂,上天安排了这样一位充满悲、愁、恨的君主。月明如霜、深秋似水,冰冷的广寒宫一滴水,那是后主无奈的泪,他仰天长叹,那叹息深沉无比,深沉的长夜无尽头……
他的一生就如那一江春水,滔滔远去,来匆匆,去也匆匆,悲愁如海,无穷无尽。深不可测的命运之渊迸出一阵阵衰号,让人空留遗恨,却更让人体会到那荡漾在心间的故园往事的追念情怀,让人空留遗恨,却更让人体会到那荡漾在心间的对故园往事的追念情怀,让人怜悯那徒然从繁华乐园走到穷途末路的谓叹,永远留给后人一个品味伤感的无限空间。
最终,毒药结束了他悲惨的一生,结束了那对故园无尽的怀念,对囚徒境遇愤懑忧伤的生命之体,结束的是一位妙解音律、尤工于词、精通文史、擅长书画的艺术天长,结束的是一位曾地位至尊,呼风唤雨的皇帝之躯。管窥李煜,我不由得深发一声浩汉:屈辱皇帝看李煜,一江春水一江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