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校园招聘会面试技巧
校园招聘,是一种特殊的外部招聘途径。即招聘组织(企业等)直接从学校招聘各类各层次应届毕业生。如下是中国人才网给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作用。
一、在招聘录用上,直线经理与人力资源工作的不同
直线经理:(1)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和对下属的观察,提供人员需求数量;(2)提出招聘职位条件;(3)作为专业考官,进行业务能力与知识面试;(4)做出录用决定;(5)提供薪酬建议。
人力资源:(1)开展招聘活动;(2)初步筛选将合格候选人推荐;(3)甄选过程的组织协调工作;(4)甄选技术的开发与培训;(5)管理面试资格人。
二、面试过程中的重点?
整个面试过程中,没有任何决策环节,只有交流观察和记录,测评校园人才知识、能力、经验、行为风格、动机等有关素质,过早给人判定,结果会失真;
重视双向交流,如果作为高高在上考官,问的问题是有指令性的,学生被动回答,对他的判定是不准确的,因为他展现出来的东西并不是真正想说的。面试不是单向追问,不是难倒学生,是要做交流了解。
面试中常遇到话不投机的情况,此为主观判定,应把主观判定归结到行为上,为公司招人,而不是为自己招人。另外一个常遇到的情况是投射效应,即喜欢跟自己相像的人。碰到这种情况,应遵循岗位说明书,或换专业人士来面试。
三、结构化面试与半结构化面试
结构化面试也叫标准化面试,指面试的内容、形式、程序、评分标准及结果的合成与分析等构成要素,面试官通过固定程序按统一制定的标准和要求进行的面试。包括以下内容:
(1)测评指标。已定维度,如:知识、技能、动机、行为风格等。各部分所占比重不能随意改变,要统一。(2)实施程序。面试的程序严格按照原先制订的环节进行,不能随意取消某一环节,或增长环节时间。(3)评委组成。不能更换,以保证面试的公平。(4)评价标准,将试题行为化,以便于面试观察。(5)面试问题,根据胜任能力编制以岗位为基础的'面试试题。
半结构化面试,是在结构化面试的基础上,在面试问题上增加追问的环节,问3-4个结构化必问问题,根据考生的回答进行不同的追问。
四、任用决策建议
知识:专业知识、通用知识。能力:衍生能力、通用能力。个性:性格、动机。
能力范畴决定他能不能胜任这个岗位;性格决定了他合不合适;动机决定了他愿不愿意。重点在于个性层面,性格决定工作效率,动机能决定求职者稳定性、工作动力、工作绩效。因此面试不要只满足于知识和能力层面。
五、面试基本流程
前期准备:指定面试计划、确定面试要素、阅读简历、设计面试问题、设计测评方向、设置场地等条件。
面试中:建立和谐关系、解释公司需求(非常重要,让候选人了解公司,明确岗位职责,可提高offer入职率)、提问及追问、倾听、观察非言语沟通、笔记、控制面试。
结束面试:回答问题、解释选拔流程(告诉候选人流程时间,以免候选人不清楚通知结果时间去其他公司入职)、解释公司需求(增加其对公司印象,印象越深,给的offer到职率越高)、后续安排。
面试后:分类与评估、信息综合、整合与讨论、决策、提供反馈。
六、考官考前准备
注意考官形象,考官是候选人接触企业的第一张名片,传递公司价值观,是公司吸引人才的窗口。候选人会把面试中的地位感受理解为领导风格,把面试提问方式理解为工作沟通方式,把面试的不规范理解为企业不正规,把面试的不专业理解为企业不成熟。据调查,有60%的求职者在意面试官的素质,会因为面试官的态度决定是否选择加入企业。
七、决定面试的骨架和核心
面试中不要否定候选人的能力,给其某项能力打零分。人具备所有的能力,只是有高低强弱之分。应根据岗位需要,区别有效的和无效的能力,找出最需要、最重要的能力,再挑出当场面试可测的能力,如果满足则可确定候选人具备胜任力。
八、招聘计划3人,合适人选两人,是否需要放低标准?
合适就要,不合适就不要,宁缺毋滥,不合适的人招进公司的后果是连带后续管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