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御史王献臣的名字出处是什么?
- 2、唐寅和王献臣的关系
- 3、拙政园哪位著名人士居住过
- 4、王献臣的人物生平
- 5、王献臣的介绍
- 6、怎么称呼王献臣
御史王献臣的名字出处是什么?
拙政园始建于明代,王献臣是该园第一位主人。
他在嘉靖、正德年间官居监察御史,晚年仕途不得意,罢官而归,买地造园,借《闲居赋》“拙者之为政”句意,取名为拙政园。园以水景取胜,平淡简远,朴素大方,保持了明代园林疏朗典雅的古朴风格。景区分为东、中、西三部,另有原住宅处于1992年建成苏州园林博物馆对外开放,这亦是中国首家园林专题馆。园内主要景点有:兰雪堂、芙蓉榭、秫香馆、放眼亭、远香堂、小沧浪、留听阁、浮翠阁等
唐寅和王献臣的关系
唐寅和王献臣的关系是好兄弟。根据查询相关资料得知,王献臣是被称为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其中唐寅和王献臣的关系最铁,不容辞担当了重任,共同缔造了座举世瞩目的古典园林,王献臣常在此与吴中才子文征明、唐寅等宴饮欢娱。
拙政园哪位著名人士居住过
拙政园居住过的著名人士有:
1、王献臣:王献臣,字敬止,号槐雨。祖先吴人,隶籍锦衣卫。明弘治六年(1493)中进士,授职行人,又升迁为御史。但他仕途并不顺利,曾两次被东厂缉事者诬陷。一次被拘禁于监狱,杖三十,谪上杭丞。
当时王献臣刚四十余岁,正当壮年。回乡之后,他以宁真道观废址及大弘寺址造拙政园。从此逍遥自得,享闲居之乐。王献臣活到67岁之后,73岁之前,即嘉靖十八年至二十四年之间,约70岁左右。他死后,其子一夜豪赌,将名园输于徐氏,孙以吊丧为业。
2、陈之遴与徐灿:明崇祯十年(1637),拙政园归海宁陈之遴所得。陈之遴字彦升,号素庵,明崇祯十年(1637)进士,官中允。崇祯十一年(1638)清兵入侵墙子岭,之遴父祖苞时任顺天巡抚,因驰援不及被逮下狱而死。之遴以“奸臣子”永不叙用,故他于顺治二年(1645)降清,官至礼部尚书,弘文院大学士。
陈之遴工书法,近董其昌,曾为其妻书《洛阳赋》长卷,风姿秀润。他的继室夫人徐灿,字湘萍,吴县人,才锋遒丽,诗词皆佳,有《拙政园诗余》三卷传世。顺治七年(1650),陈之遴为作《拙政园诗余序》。徐灿还有古体诗二百四十余首,至嘉庆间才有人为她刻印。
陈之遴得园后,一直在任所未归,园内景色,仅于图中见之。顺治十五年(1658)以“结党营私”的罪名,全家远谪辽东尚阳堡,拙政园也被籍没入官。此后又曾发还陈之遴之子。
3、叶士宽:叶士宽,字映庭,吴县人,康熙五十九年(1720)中举。先后任山西定襄知县,潞安、绍兴、金华知府等职,为士民称道。任金华知府时,郡人为之立生祠,著有《浙东水利书》。
乾隆十一年(1746),叶士宽调宁绍台道,后因父丧归家,遂家居不出,买下了已散为民居、荒凉满目的拙政园西部,加以修葺,还新筑了拥书阁、读书轩等建筑,定名为“书园”。
4、吴_:吴_,字式如,浙江钱塘人(一说平湖人)。乾隆四十三年(1778)进士。曾总督河务。嘉庆末年,拙政园中部归吴_所有,春日游人如织。由于他长年在外做官,也无暇修葺经营,日久池馆萧条,满目荒凉。
吴_老年多病,几次乞假。道光元年(1821),他终于因病免职,回到吴园居住(他的儿子观察晋德也曾居此。道光二年(1822),因侍郎那彦宝治河不力,遭到降黜,追论吴_与其同罪。虽然他已致仕家居,仍被褫去翎顶,不久就忧郁而亡。
5、张之万:张之万,字子青,号銮坡,直隶南皮人。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中状元,官至东阁大学士。他绘画继承家学,山水得王时敏神髓,为士大夫画中逸品。书法精小楷,唐法晋韵,兼擅其胜。与同代画家戴熙,交往相契,人称“南戴北张”。
同治十年(1871),张之万任江苏巡抚时,住在拙政园东部宅园,爱拙政园幽旷雅致,略加修葺。曾作《吴园图》十二册,绘园中胜景十二出,并请李鸿裔一一题诗。
后张之万升任浙闽总督,离苏有日,就与德静山、恩竹樵、英茂文三人商议,以价银三千、修理银二千汇交藩库,于同治十一年(1872)一月,将拙政园改为八旗奉直会馆。
6、张履谦:光绪三年(1877)正月,富商张履谦用六千五百两银子买下了原属汪云峰、汪锦峰兄弟的迎春坊房宅和宅北园地。当时园内“林木蓊翳,间存亭台一、二处,皆欹侧欲颓”,园东即是拙政园中部。张履谦加以修建,名“补园”。
园中的浮翠阁,相传原是太平天国忠王府的望楼,为三层楼阁,张履谦将其改建成二层。张履谦字月阶,苏州人,自号无垢居士。宣统元年,曾任苏州商务总会第四届总理。他曾纳捐得郎中衔,还给长孙张紫东捐了一个小京官,宅内悬有“文源”匾额。
7、李经羲:李经羲是李鸿章的侄子,清末曾任云贵总督。民国九年(1920)左右,他已年近花甲,买下了拙政园东部房宅(今苏州园林博物馆),经过一年多修理,带着姨太太定居下来。
李经羲的子孙后来或迁居香港,或留在上海,无人居苏,此处房宅解放前已抵押与某银行。解放后收归国家。1951年11月由苏南区苏州图书馆迁入。
扩展资料:
拙政园东部之地,原是“归田园居”,为明代万历年间进士王心一所筑。王心一(1572—1645),曾任刑部右侍郎等职,弃官以后,在此购得十数亩荒地,建筑宅园。
宅第筑好后,王心一自己作《归田园居记》,对园内景色记之甚详。园中山池亭榭之属,暨古藤奇木,名葩异草,山禽怪兽,种种备焉。当时,许多文人墨客常在此聚会,赏景赋诗,留连忘还。“琼瑶”美好的诗文,指当时留下的许多佳作,读读这些诗文,就可知“旧时月色”了。
拙政园占地面积四万八千余平方米,为全国四大名园之一。宅园建成后,由王氏后裔居住,后逐渐荒废,成为菜圃。再后并入拙政园,清兵入苏,园由清军将领占用。民国时期曾作过政府机关,学校及学生宿舍等,已是园不成园了。
新中国建立后,政府拨款进行修葺,恢复故事。拙政园开放以后,各地游人纷至沓来,红男绿女,游园赏景,一片盛世风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拙政园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拙政园 兰雪堂联
王献臣的人物生平
一年,王献臣奉命巡察京都东安门北东厂。他执法无私,得罪了太监,被诬陷,连遭廷杖、系狱刑罚之苦,最后被谪贬岭南当驿丞,掌管驿站中的仪杖、车马、迎送之事。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朝廷对旧臣获罪之事予以重新核实,王献臣得以平反昭雪,重新起用为浙江永嘉知县。在宦途上遭受多年挫折、冷落,对仕途已经心灰意冷,因此他无心在朝为官,意欲早日返回姑苏老家,退隐林泉隐居,并为自己的千金择觅佳婿,以享天伦之乐,安度晚年。
九鲤湖何氏九仙以梦验灵异,在明代早已名闻京都。王献臣在永嘉任上,公务之余,便微服偕同一亲信,风尘仆仆,不远千里来到闽中九仙胜地九鲤湖观光和乞梦,祈求鲤仙为他指点迷津。《吴中先贤谱》 苏 文 编绘
是夜,王献臣住宿九仙祠,焚香叩拜之后,须臾间进入梦境。朦胧间仿佛望见仙翁手持拂尘跚跚来到跟前,对他言道:“王生一片虔诚之心,不远千里来到九鲤,为求两件心事前景如何?仙人不负你所望,请看梦示,以实现你平生的夙愿”。接着仙翁指引他登上“天子万年”石旁,并咏诗云:“王生为女择婿求,白石阶前先唱游,上海龙华寺里会,必定才子配佳人”。仙人言毕后,又带他到一处荒废的寺院,望见墙壁上隐隐约约书有“隐”字,周边清静而空旷。并赠诗曰:“姑苏古城久扬名,地平水沛绕前沿,光阴流逝沧桑变,择宅居处城东边”。仙人为他了却两件心事揭示梦兆。献臣不甚了解其意,要求仙翁明喻,瞬间仙人不见了,醒来梦幻情景却历历在目。 王献臣早闻上海有座龙华寺,因择婿心切,一天,他携妻带女特地去上海龙华寺焚香膜拜,并观赏龙华宝塔。斯时,恰巧昆山状元朱哲文父子亦在此烧香许愿,为其子择个美貌贤慧媳妇。古人云:“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两家正巧相逢,言语投机,道出真情,得知朱状元之子尚未婚配,此人淡泊功名,好习禅学,颇合献臣心意。真是踏破铁鞋无处寻,得
来全不费功夫。婚后两人夫唱妇随,生活美满甜蜜,印证九鲤湖的梦兆灵验。 王献臣心想叶落归根,回到永嘉之后,便着家人回老家择土取仁,看了好几个地方,却都不如愿。待到他致仕后,亲自带着地理先生,按九鲤湖梦示意境,在姑苏城内外寻找,终于在城东附近找到一处地势平坦,来水充沛的废墟。据传,此地曾是南朝高士戴顒和唐代诗人陆龟蒙的居处,眼前有一座元代的太弘寺已是断壁残垣,破落不堪。其印象颇似梦中所见的情景。于是,他买下了这块地。经过精心设计和营造,终于建成了一座山水相映,林木葱郁,古朴典雅的园林别墅。为了纪念仙梦之灵,他特地在全园最高之处,构筑一座梦隐楼,并借用晋代潘岳《闲居赋》中“筑室种树,灌园鬻蔬,是亦拙者之为也”之意,把这座心爱的园林取名“拙政园”。据传,拙政园筑成后,王献臣经常邀请姑苏名流韵士雅集宴饮,吟诗作画。其中文征明所作的《王氏拙政园记》和就园中三十一景所作诗画及题记最为著名。文氏在《梦隐楼》诗前题记云:“梦隐楼在沧浪池上,南直若墅堂,其高可望廓外诸山。君赏乞灵于九鲤湖,梦得‘隐’字。及得此地,为戴顒、陆鲁望故宅,园筑楼以识。”其诗曰:“林泉入梦意茫茫,旋起高楼拟退藏。鲁望五湖原有宅,渊明三径未全荒。枕中已悟功名幻,壶里谁知日月长。回首帝京何处是?倚栏惟见暮山苍”。
这座园林,如今仍在江苏苏州市娄门内东北街,占地4万多平方米。全园以水池为中心,主要建筑物均临水而筑。分东、中、西三部分。东部凿池叠山、广植树木,点缀有芙蓉榭、听雨轩、天泉亭;中部是全园的精华,以远香堂、雪香云蔚亭、荷风四面亭、宜雨亭、香洲、玉兰堂、得真亭、志清意远等景观;西部主要由卅六鸳鸯馆,十八曼陀罗花馆、留听阁、见山楼、倒影楼、浮翠阁等。陈设雅致,各处筑以漏窗、四廊相互联系,有山水亭台交相掩映之胜,为我国古代造园艺术的杰作。 王氏拙政园在历史的沧桑中虽几易其主,但它作为我国明代园林的代表作一直完好地保存下来,真是万幸。如今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成为饮誉世界的东方名园之一。
正德四年(1509),罢官还乡后,购园造林,取晋朝潘岳“闲居赋”中的一句“拙考之为政也”之意,名为“拙政园”,居苏州园林之首。家富藏书,有书楼名“临顿书楼”以藏书籍,另建“虞性堂”专为贮书、画之室。卒后,其子孙不善保管,藏书散佚。少部分曾落入缪荃孙、孙星衍手中。藏书上印有“吴门王献臣家藏书印”、“诗礼传家”、“王氏图书子子孙孙永保之”、“虞性堂书画记”、“王氏敬之”等印。
王献臣的介绍
个人简介 明朝大臣,字敬止,号槐雨,弘治六年{1493年}进士,为人疏朗峻洁。遭东厂构陷而辞官,于正德四年开始在家乡苏州营造园林,到了嘉靖九年点化出“广袤二百余亩,茂树曲池,胜甲吴下”的一代名园————拙政园。
怎么称呼王献臣
王大人。王献臣称其为王大人。王献臣,字敬止,吴县(今江苏苏州)人,隶籍锦衣卫。人物生平 弘治六年举进士。授行人,擢御史。后世称其为王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