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绍剧三五七唱调,戏曲文化中的一枝梅
绍剧 中的曲调,是很多人都不解的,就像我一开始看到的时候,根本就不能理解这是一个怎样的意思,还能根据不同的定调,分为尺调,正宫调和小工调三种,接下来,就跟我一起往下看看,绍剧三五七唱调吧。
可能感兴趣》》 昆曲的起源及发展历程
“三五七”是以“太平三五七”为主干唱调,并统领若干附属腔句所组成。
“太平三五七”是由上、下句对置组合的独立唱调,其附属腔句亦具上句或下句性质。附属腔句各有大致确定的唱辞格律:专用于唱段起始的称“头腔”,有“单顶头”“双顶头”“三五七头”“大倒板”等;专用于唱段结煞的称“尾腔”,有“大落山虎”“小落山虎”等;夹用于头、尾腔之间,可不断反复的上、下句称“腹腔”,有“六字句”“七字句”“短句”等。还有不独立成句的附加腔,“嗳腔”“儿孙腔”。“太平三五七”“经缩板”变化为“硬合上”“硬挖地”“清板”诸唱调,某些附属腔句也有“缩板”的唱法,只是无特定的称谓。
“三五七”因定调的不同,亦有尺调、正宫调、小工调3种。“太平三五七”的低唱,称为“还魂三五七”。伴奏若用唢呐,绍兴俗称“梅花”,称为“梅花三五七”。
绍剧“三五七”平稳细致,宜于叙事,而“二凡”慷慨激昂,长于抒情。许多传统戏中,平和场面一般唱“三五七”;矛盾冲突激烈场面,则唱“二凡”。两者相辅相成。
“二凡”是什么意思呢?
谓三乘行人见谛以前之凡位,分外凡、内凡二种。外凡者,但闻教法而信之者,如小乘三贤、大乘十信位即是。内凡者,正行其法而近于圣位者,如小乘四善根、大乘十住以上之位。[法华玄义卷三]
抖音二凡是男的吗
不是。根据查询资料可知,抖音二凡是抖音平台上的一位音乐博主,个人资料信息为女。因为她嗓音优美,收获了17w粉丝,她翻唱的《蓝天》,《忽然之间》等歌曲上架各大音乐平台。
为啥exo的kris叫二凡,有啥奇葩内幕吗?
因为他叫亦凡嘛,亦同一,然后他不是板着脸的时候又会觉得他很可爱,有时候感觉很二,就叫二凡了。现在叫别人二有时候也是一种亲近的称呼,感觉很真实。他说字写的不好,不代表画画不好。事实是他字不好,画也不好。鹿晗在玩魔方的时候,他在尝试,可是不会,然后放弃了。教主是我男神啊,虽然不是本命,但男神妥妥的,越了解他,就会越喜欢他。
绍剧的曲调、唱腔特点有哪些
绍剧唱腔的主要曲调为“二凡”、“三五七”和“阳路”,以“二凡”为主。唱辞以七字齐言对偶为基础,剧作内容多为忠奸争斗、征战杀伐之事。焦循《花部农谭》谓“其事多忠、孝、节、义,足以动人;其词直质,虽妇孺亦能解;其音慷慨,血气为之动荡。”30年代称“越剧”。“二凡”与西秦腔有明显的渊源关系。其流传情况,一说为南明潞王朱常汸南驻杭州,鲁王朱以海东迁绍兴,均带有乐工南来,因而西秦腔传入浙东;另一说则认为系李自成将西秦腔带到安徽,与“三五七”两腔合用,然后由徽州商人逐渐带入浙江。“二凡”唱腔高亢激越,以紧拉慢唱为特点,其拖腔不受乐曲限制,演员可以根据人物感情需要,尽情发挥。“三五七”因其唱句以前句三字和五字,后句七字组成而得名,属早期吹腔,源于安徽太平(今当涂),故艺人称“太平三五七”,由于长期流行于浙东,并用绍兴方言结合中原音韵的绍兴官话演唱,使之具有当地的乡土特色。“三五七”行腔委婉,宜于抒情。“阳路”即吹腔,有“高阳”、“平阳”之分。
绍剧伴奏乐器以板胡为主,“斗子”为辅。绍剧的板胡亦称高胡,音色比一般板胡更为高亢,“斗子”亦称“金刚腿”、“牛腿琴”。此外,还有唢呐、梆笛、笙、管等。绍剧的打击乐用大锣、大鼓、大钹,气势宏伟。锣鼓点自成一套,粗犷、朴实,具有浙东地方的风格特点,称为“绍班锣鼓”。
绍剧的音乐曲调丰富,音调高亢激越,旋律节奏急速明快,声音清越刚劲,善于表达悲壮、慷慨激昂的情感;加上唱白通俗易懂,表演风格粗犷豪放,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绍剧的武功有的来自目连戏,有的吸收民间武术加以美化,如“打短手”、“九窜滩”、“手顶”、“窜刀”、“甩桌”、“推车跟斗”、“七十二吊”、“叠罗汉”等,均颇有特色。绍剧的唱法也有自己的特点,花脸用宏亮的“堂喉”(真声),小生和旦用“子喉”(假声),老生则用“乖喉”(真假声结合)。
绍剧的著名演员有梁幼侬、吴昌顺、陆长胜、筱玲珑、林芳锦、汪筱奎、章宗信(七龄童)、章宗义(六龄童)、筱昌顺、陈鹤皋、章艳秋、王振芳(十三龄童)、钱慧韵、筱艳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