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一言九鼎,气盖山河什么意思
- 2、气什么山河成语
- 3、气什么山河
一言九鼎,气盖山河什么意思
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
一言九鼎(拼音:yī yán jiǔ dǐng)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西汉·司马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一言九鼎( 九鼎:古代传说夏禹铸九鼎,象征九州)指一句话重于九鼎;形容说话极有分量。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主语、谓语、定语。
成语故事:
战国时,秦国的军队团团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形势十分危急,赵国国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去求援。平原君打算带领二十名门客前去完成这项使命,已挑了十九名,尚少一个定不下来。这时,毛遂自告奋勇提出要去,平原君半信半疑,勉强带着他一起前往楚国。
但到了楚国,经过相互交谈,他们对毛遂的了解加深,逐渐觉得毛遂很了不起,开始对他钦佩有加。平原君去和楚王商谈联合抗秦之事,毛遂等随行人员便都在台下等候。可是,平原君和楚王从早上谈到中午,还是没有结果。随行的另外十九人便怂恿毛遂上台去说服楚王。
毛遂对楚王说:“我们如今来请你派援兵,你一言不发,可你别忘了,楚国虽然兵多地大,却连连吃败仗,连国都也丢掉了,依我看,楚国比赵国更需要联合起来抗秦呀!”毛遂的一席话说得楚王口服心服,立即答应出兵援赵。
于是,赵、楚两国歃血为盟。楚、赵结盟后,平原君带着毛遂等回到赵都邯郸。平原君感叹地说: “我手下的门客多时逾千,少时也有数百,我自以为识尽赵国的贤士。这次毛遂的事给了我很大的震动。
毛先生在府中三年,我竟没有发现他是个难得的人才。他的三寸之舌,胜过百万强兵。他到楚一国,只用了一席话,便使赵国的威望重于九鼎。”
气什么山河成语
气什么山河的成语有:气吞山河;气壮山河;气盖山河;气压山河等。
1、气吞山河
解释:气势可以吞掉高山和大河。形容气势、气魄很大。
出处:元·金仁杰《追韩信》第二折:“背楚投江,气吞山河,知音未遇,弹琴空歌。”
语法:气吞山河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示例:这号人,在困难中不是低头叹息,而是奋发图强,壮志凌云,气吞山河。(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八章)
2、气壮山河
解释:气,气概;壮,雄壮;宏伟。形容气势之大;比山河还要雄壮。
出处:唐·张说《孔补阙集市》:“族高辰象,气壮山河,神作铜钩,天开金印。”
语法:气壮山河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示例:又听到了你的朴朴实实、气壮山河的言谈了。(梁信《从奴隶到将军》上集第四章)
3、气盖山河
解释:气,气势。气势宏大,可以压倒山河。
出处:《中国现在记》第六回:“怎当得一个是气冲牛斗,一个是气盖山河。”
语法:气盖山河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4、气压山河
解释:气,气势。气势宏大,可以压倒山河。
出处:元·王实甫《丽春堂》第一折:“可正是气压山河百二雄……”
语法:气压山河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山河四字成语有哪些?
锦绣山河、 一统山河、百二山河、表里山河、带砺山河、气吞山河、气壮山河、半壁山河、邈若山河、邈以山河。
气什么山河
含有气、山河的成语有:气吞山河、气盖山河、气压山河、气势山河、气壮山河。
气吞山河:
气势可以吞没山河。形容气魄很大。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气吞山河的气概。
他的这首词,采用浪漫主义手法,把作者气吞山河,壮志凌云的激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百万大军以气吞山河之势,直下江南。
气盖山河:
电话里传出于明兰气盖山河的声音,“欢欢,快回来。
傲天而立,气盖山河,吾意之所向即是天道,吾剑之指即是世间之法。
一声叱喝,摧枯拉朽,气盖山河,力拔九幽,威势骇然。
气压山河:形容气势极盛,可以压倒山河。
恐怖3号面沉如水,冷漠严肃,气压山河,抬手天地静,意味深长的盯着我,嘶哑威严的声音响起:杨帅,大声笑吧,像我这样,哇咔咔。
大能之辈气压山河,弹指之间,翻云覆地,成为一支独大,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李云身上的气势猛然间一变,变得顶天立地,气压山河,威武雄壮,睥睨天下,星河之中唯我独尊,宇宙之内以我为王。
气壮山河:
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文天祥在就义前写下了气壮山河的诗篇。
蛙人部队操练时,吼声惊天动地,气壮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