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比特率是什么意思码率又是什么意思
比特率和码率是一样的:
码率也叫比特率,表示经过压缩编码后的视音频数据每秒需要用多少个比特来表示,即把每秒显示的图像进行压缩后的数据量,一般采用的单位是kbps即千位每秒。
一般来说码率越大,处理出来的文件就越接近原始文件,但文件体积与码率是成正比的,所以几乎所有的编码格式重视的都是如何用最低的码率达到最少的失真,围绕这个核心衍生出来的CBR(固定码率)与VBR(动态码率),都是在这方面做的文章:
固定码率CBR(Constant Bitrate):指文件从头到尾都是一种码率,这是以固定文件大小为前提的压缩方式。
动态码率VBR(Variable Bitrate):指没有固定的码率,压缩时根据视音频数据即时确定使用什么码率,这是以质量为前提兼顾文件大小的压缩方式。
平均码率:通常是指数字音乐或者视频的平均码率。例如如果说一个MP3文件的平均码率是128kbps,就是说,平均而言,每秒钟有128,000比特被传输/解码。码率并不是衡量音频/视频质量的唯一标准,例如一些其它的格式,比如wma和ogg格式都可以在和mp3文件同样的平均码率下提供更好的声音质量。
abr是以一个平均数值来处理mp3,结果你就会看到你所指定的码率(例如222KbPS)是作为当前播放器解压的首选,而恒定码率就只是以固定的压缩比压缩文件。
比特率这个词有多种翻译,比如码率等,表示经过编码(压缩)后的音频数据每秒钟需要用多少个比特来表示,而比特就是二进制里面最少的单位,要么是0,要么是1。比特率与音视频压缩的关系简单的说就是比特率越高音视频的质量就越好,但编码后的文件就越大;如果比特率越少则情况刚好翻转。
电影里面比特率和帧速率是什么意思?
帧速率是指每秒钟刷新的图片的帧数,也可以理解为图形处理器每秒钟能够刷新几次。对影片内容而言,帧速率指每秒所显示的静止帧格数。要生成平滑连贯的动画效果,帧速率一般不小于8;而电影的帧速率为24fps。捕捉动态视频内容时,此数字愈高愈好。
比特率是指每秒传送的比特(bit)数。单位为 bps(Bit
Per
Second),比特率越高,每秒传送数据就越多,画质就越清晰。声音中的比特率是指将模拟声音信号转换成数字声音信号后,单位时间内的二进制数据量,是间接衡量音频质量的一个指标。
视频中的比特率(码率)原理与声音中的相同,都是指由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后,单位时间内的二进制数据量。
扩展资料
比特率常见编码模式:
VBR(Variable
Bitrate)动态比特率
也就是没有固定的比特率,压缩软件在压缩时根据音频数据即时确定使用什么比特率,这是以质量为前提兼顾文件大小的方式,推荐编码模式;
ABR(Average
Bitrate)平均比特率
是VBR的一种插值参数。LAME针对CBR不佳的文件体积比和VBR生成文件大小不定的特点独创了这种编码模式。
ABR在指定的文件大小内,以每50帧(30帧约1秒)为一段,低频和不敏感频率使用相对低的流量,高频和大动态表现时使用高流量,可以做为VBR和CBR的一种折衷选择。
CBR(Constant
Bitrate),常数比特率
指文件从头到尾都是一种位速率。相对于VBR和ABR来讲,它压缩出来的文件体积很大,而且音质相对于VBR和ABR不会有明显的提高。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帧速率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比特率
视频比特率与分辨率什么关系?
比特率越高,每秒传送数据就越多,画质就越清晰,分辨率就越高。
相关介绍:
视频比特率是指每秒传送的比特(bit)数。视频中的比特率(码率)原理与声音中的相同,都是指由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后,单位时间内的二进制数据量。
在通信和计算机领域,比特率(Bit rate,变量Rbit)是单位时间内传输或处理的比特的数量。比特率经常在通信领域用作连接速度、传输速度、信道容量、最大吞吐量和数字带宽容量的同义词。
扩展资料
在数字多媒体领域,比特率是单位时间播放连续的媒体如压缩后的音频或视频的比特数量。在这个意义上讲,它相当于术语数字带宽消耗量,或吞吐量。
在近代数字通信中,数字化的声频、视频等信息传输量较大,因此往往以每秒千比特或每秒兆比特为单位予以计量,分别写作kbt/sec(或kbps)和Mbit/sec(或Mbps)。
例如,未经压缩编码的个数字化高质量声音信号的信息量一般为768kbitsec,而一个普通彩色电视信号数字化后的信息量可达216Mbit/sec。一个好的数字传输信道可传几十路彩色电视节目,它的容量每秒可达到若干吉比特或千兆比特(写作Gbit/sec或Gbps)。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视频比特率
比特率是指什么?
比特率是指数据的传输速率,每秒多少比特,也可以说是MP3用多少数据来保存单位时间内的声音信号。与压缩比有关。
比特率是指将数字声音由模拟格式转化成数字格式的采样率,采样率越高,还原后的音质就越好。
比特率值与现实音频对照:
16KBPS=电话音质
24KBPS=增加电话音质、短波广播、长波广播、欧洲制式中波广播40KBPS=美国制式中波广播56KBPS=话音64KBPS=增加话音(手机铃声最佳比特率设定值、手机单声道MP3播放器最佳设定值)112KBPS=FM调频立体声广播
128KBPS=磁带(手机立体声MP3播放器最佳设定值、低档MP3播放器最佳设定值)160KBPS=HIFI高保真(中高档MP3播放器最佳设定值)
192KBPS=CD(高档MP3播放器最佳设定值)256KBPS=Studio音乐工作室(音乐发烧友适用)
以电话为例,每秒3000次取样,每个取样是7比特,那么电话的比特率是21000。而CD是每秒44100次取样,两个声道,每个取样是13位PCM编码,所以CD的比特率是44100×2×13=1146600,也就是说CD每秒的数据量大约是144KB,而一张CD的容量是74分等于4440秒,就是639360KB=640MB。原则上比特率越高,音质就越好。
比特率对视频有什么影响
比特率对视频有很大的影响。
1、首先,视频文件大小是由码率决定的,两者是成正比的。码率的单位是kbps,也就是kb/s。
2、假设现有一部电影码率是600kbps,90分钟,那它的大小就是395MB,加入音频的话大概就400多MB。所以在同样的分辨率下,视频的容量越大(码率越高),越清晰,质量也越好。当然视频的分辨率越高,需要的码率也越高。
当然,决定视频质量的还有其他因素。
扩展资料:
比特率是指每秒传送的比特(bit)数。单位为bps(BitPerSecond),比特率越高,传送数据速度越快。声音中的比特率是指将模拟声音信号转换成数字声音信号后,单位时间内的二进制数据量,是间接衡量音频质量的一个指标。视频中的比特率(码率)原理与声音中的相同,都是指由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后,单位时间内的二进制数据量。
信道编码中,K符号大小的信源数据块通过编码映射为N符号大小的码字,则K/N成为码率,其中假设编码前后的符号表没有变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比特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