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菽指什么
- 2、菽是指什么
- 3、五谷中的菽是指什么?
菽指什么
菽是豆类的总称。
菽是豆类的总称。古语云:“菽者稼最强。古谓之尗,汉谓之豆,今字作菽。菽者,众豆之总名。然大豆曰菽,豆苗曰霍,小豆则曰荅。”豆类制品也是中国百姓们喜欢的食物之一。菽是指五谷中的大豆。
菽是一个汉字,读作shū。篆文写作“尗”,意思是像豆类生长的样子。后写作“菽”,成了形声字,“艹(草)”为形旁,“叔”是声旁。“菽”为豆类的总称。
详细字义
菽(shú)
〖名〗豆类的总称。
菽草之难杀者也。——东汉·班固《汉书·五行志》
菽者稼最强。古谓之尗,汉谓之豆,今字作菽。菽者,众豆之总名。然大豆曰菽,豆苗曰霍,小豆则曰荅。”——《春秋·考异邮》
中原有菽,小民采之。——《诗经·小雅·小宛》
俗孝家家供菽水。——陆游《湖堤暮归》
又如:菽水(指豆和水,指菲薄的饮食,形容生活的清苦;指晚辈对长辈的奉养);菽水藜藿(粗茶淡饭。藜藿:野菜;豆叶);菽乳(即豆腐);菽麦(大豆和麦);菽麦不分(豆、麦不分。亦指是非、好坏不分)。
菽(jiāo)
【菽藟】(-lěi)小草名。
王逸《九思·怨上》:“菽藟兮蔓衍,芳虈(xiāo)兮挫枯”。
菽是指什么
菽的意思是豆类的总称。
一、读音
shū。
二、组词
菽粟、粱菽、藿菽、啜菽、潘菽等。
词语释义
一、粱菽 [ liáng shū ]
米与豆。
三国·魏·嵇康 《难自然好学论》:“是以贪生之禽,食园池之粱菽。”
二、藿菽 [ huò shū ]
1、豆叶和大豆。泛指豆类植物。
2、比喻清贫的生活。
宋·晁补之《求志赋》:“曾藿菽不足以化兮,求予身其庶几。”
三、啜菽 [ chuò shū ]
以豆为食。
五谷中的菽是指什么?
五谷中的菽指的是大豆。
五谷中的“五”是一个虚数,并不是只有五种作物。其中有稻、黍、稷、麦、菽。五谷一共有六种作物,其中菽为大豆。菽是豆的总称。
五谷中的稻和麦至今仍是我国主要食粮。在中国,稻(水稻)的种植起源於华南约4700年前的神农时代。麦(大麦和小麦)的种植,约在史前晚期或於盘庚迁殷以前传入我国华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