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什么是公文式教育
公文式教育即公文式学习法
公文式学习法创立于1954年,始创人公文 公先生是一位日本的高中数学老师。当时,由于公文 公太太不满意其正在就读小学二年级的长子(公文 毅先生)的数学成绩,于是当公文 公先生细看儿子的情况后,开始对中学、小学时必须掌握的数学内容进行了整理,经过多次尝试后,针对性地编写了一套有助儿子依靠自身能力「自学自习」的数学教材,好让他能顺利地学好高中数学,而这就是现今公文式教材的雏型。
整套公文式教材将学习的重点放在培养孩子的计算能力上,当他们建立好稳固的基础后,便可以尽可能地超越学年学习,以最短时间学好高中数学为目标。作为一位高中的数学老师,公文 公先生确信,一旦儿子拥有足够的基础运算能力,将有助发展其数学的应用能力。公文 毅自1954年二月起,依照其父亲公文 公先生所编制的教材,从两位数加法开始循序渐进地学习,每天自学30分钟左右。经过四年的培养,当他升入小学六年级时,已能解答到大学预科的微积分了。
公文 公先生从儿子的身上体会到,能够取得这样的成果,其关键在于编写教材的时候,不是以施教者的立场而是以学习者的立场为出发点,不拘泥于孩子所在的学年,而是根据孩子的实际能力,从简单的地方开始,在保证孩子轻松学习的状态下一点一滴地稳步学习到高中甚至大学的内容。
公文 公先生深信不论孩子的年龄或学年,每个孩子都可以通过公文式学习法,开发自己的潜能。因此,公文希望通过为更多的孩子提供学习公文式学习法的机会,令更多孩子受益。
现在,公文式学习法已发展到日本全国及世界许多国家与地区。作为一位教育家同时又是一位父亲的公文 公的教育理念是「所有的孩子都有无限的潜力」。这个理念使这份父爱成为对世界上所有孩子的爱,而这份爱使这种教育法持续至今……
为纪念公文 公先生,并以父爱为原点,以因材施教为原则、这种以自学自习为方式的学习法就被命名为“公文式学习法”。
公文式教育的缺点
公文式教育的缺点:
公文式教学方法具有它鲜明的特点,大部分学生开始接触到这种与传统教学并不一致的学习方法也会感到格外的新鲜,往往对这种学习方法抱过高的期望,以为学了公文式就能一下子把成绩上去。
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觉得“仍然是做低年级的 练习”,就容易走向另一极端,以为对当前的学习作用不大,有 些还会产生怀疑或者厌学的情绪。
情况分析
这种欲速不达的心态,主要出于对公文式教学中“恰到好处的学习”的基本方针缺乏理解。因此开展公文式教学实验必须经常地对学生和家长宣传介绍这种学习方法的特点和精神,使学生能更快地适应这一新的学习方法。
要加大辅导教师培训的力度。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比较,公文式教学法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其成败的关键往往决定于辅导教师。
公文式教育到底好吗
公文式教育比较好。
公文式数学的学习理念概括起来就是几个字“每天坚持”、“定时定量”。公文式数学的教材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一个包装精美、设计更为趣味(限于学龄前)的练习册,所以它非常强调对材料的使用。
包括每天做练习的时间必须是固定的、培养孩子做事情的时间观念、每天的练习必须一口气做完等等。
这些要求来源于日本人的教育理念:包括严格遵守规则、时间观念和对孩子意志力的培养。其实这里面有很多东西是挺值得借鉴的,比如不轻易放弃、再枯燥的东西也要坚持、重复是学习的重要方法等等。
公文式教育表现:
走进任何一间公文式教育的教室,通常是这样子的,很多孩子自己在埋头做作业,他们可能是不同年龄,来自不同年级,学习程度不一样,所做的作业题目也不一样。教室里通常只有一两个老师,他们并没有讲课,而是在某些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指导。
和传统的老师讲授、学生学习的教育方式不太一样,公文式学习法主要鼓励孩子根据题目示范的例子,自己摸索规律,自行学习。老师的作用是从孩子做作业的过程中观察他在哪些方面比较强,哪些方面有困难,来帮孩子调整作业量和作业难度。
无论是上辅导班还是课后作业,公文式教育倡导的都是孩子自己完成。让孩子掌握自学能力,是它的目标之一。思想的积累,需要讨论需要碰撞,但某些知识的掌握,尤其是基础知识的掌握,没什么窍门,就得安安静静扎扎实实地埋头学。所以,掌握了自学能力无疑是抓住一把学习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