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二胡琴码有什么作用?
琴码:是琴弦与琴皮之间振动的媒介体,对发音有重要作用。它采用的材料有木、竹、金属和纸等,常用的有木松节马、枫木马。木松节马木质柔软,发音圆润、淳厚,枫木马软硬适中,发音柔和、噪音少。琴码是将琴弦的声音传导到琴筒的关键部件,它对发音的好坏、音量的大小起着重要作用。制作琴码的材料很多,几十年来,人们对琴码的制作进行了多种试验,均各有利弊,现在大都使用枫木和松节制作的琴码,底部有圆形的或椭圆形的,高度为1厘米,底部宽度为1.5厘米,上部横宽为1厘米。这两种琴码普遍认为发音柔和、音质纯正。当然,二胡发音的好坏不仅仅取决于琴码,它与琴筒的木质好坏、皮膜的薄厚、松紧、天气的阴晴、空气的潮湿、干燥、冷暖均有直接关系。因此,琴码尽可多备几种(木质、竹质、骨质、塑料等到以便在不同气候情况下进行调整,至于在何种情况下用何种琴码,需要自己去体验。紧靠琴码的下面,还须在琴弦与皮膜之间塞一小块用绒布或毡子做的制音垫,它能解决二胡的“狼音”,消除二胡的空旷音,使之集中、丰满,制音垫的薄厚、大小要适中,过厚则影响音量,过薄则不起作用。
二胡琴码尺寸多大合适?
二厘米见方,长三厘米。沿方柱的对角劈开。这个三角形柱体就可以当琴码,至于弦槽宽度,一厘米半就行!
相关说明
胡琴,属琴类一种,因为来源于北方少数民族,古代汉人称谓北方少数民族为“胡”,从北方传过来的琴,因此而得名。蒙古族弓拉弦鸣乐器。古称胡尔。
蒙古族俗称西纳干胡尔,意为勺子琴,简称西胡。元代文献称其为胡琴。汉语直译为勺形胡琴,也称马尾胡琴。历史悠久,形制独特,音色柔和浑厚,富有草原风味。可用于独奏、合奏或伴奏。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各地,尤以东部科尔沁、昭乌达盟一带最为盛行。
二胡琴码放在什么位置最佳,高低有何影响?
琴码安放的位置:琴皮中央至上移0.5毫米处,在这个0.5毫米的范围内寻找最佳共振点。
最佳共振点的识别:以振幅增大,手感舒适,琴弓毛触弦不反弹,声音明显增大,高音区声音较亮,有效弦长的二分之一处泛音明亮成五度,下把位四分之一处泛音明亮成五度,传统一把位D调内弦4.5.6.和外弦高音1.2.3.的泛音明显。
码的位置应该按放在琴皮的中间部位,寻找最佳共振点才是确切的。琴码在二胡发音中起着向琴皮传导振频的作用,弦产生的不同振频谐波只有通过琴码向琴皮传导振波,才使琴皮产生共鸣共振,通过琴筒琴皮共响。
扩展资料
经常使用的二胡,它的琴皮就会保持一定的弹性,二胡的发音质量也较稳定。二胡的音色是在不断的使用中,慢慢拉出来的,平时经常使用二胡就是对二胡的一种很好的维护和保养。
在日常的二胡使用中不需要对琴皮上植物油、凡士林等,更不需要在琴皮背面封蜡。如在琴皮内外表面涂上油性物质,会影响琴皮的透气性和琴皮的振动。
琴筒和琴杆大多都是用紫檀木、乌木、红木等硬质木材制成的。而硬质木材很容易受气候的影响,因此二胡的音色与不同的气候条件和空气湿度有一定的关系。平时不练琴时应将琴放入琴箱,并在琴箱内放入一些干燥剂。
每次拉完琴后,应将弓毛放松,使弓杆恢复到正常的形态,否则日久后会使弓杆变形,影响弓子的使用性能。如弓子长期不用放在琴箱里,要在琴箱里放一些防蛀剂,以免弓毛被蛀虫咬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二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