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甲午战争后,美国提出什么政策,主张利益均沾,共同掠夺中国
- 2、马关条约 中的"利益均沾"原则和片面最惠国待遇有什么不同?
- 3、利益谈判技巧?
- 4、利益均同沾打一数字?
- 5、鸦片战争、片面最惠国待遇、利益均沾
甲午战争后,美国提出什么政策,主张利益均沾,共同掠夺中国
甲午战争后,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主张利益均沾,共同掠夺中国:
门户开放政策是是由美国首先提出来的。它的主要内容是:在整个中国范围,列强都有进行贸易的权利。它的主要精神是利益均沾,机会平等。不论是在哪个列强的势力范围内,不论是否在中国内地或沿海地区都实行这个原则。是美国侵华行动的“里程碑”。同时,它受到列强的普遍欢迎,由此而使得列强在侵华步骤上取得暂时的一致。避免了列强因在华利益的相互抵触而使得列强间本以十分尖锐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也由此而使得列强由争夺在华利益而转化为在这个问题上相互合作。
马关条约 中的"利益均沾"原则和片面最惠国待遇有什么不同?
"利益均沾"原则是片面最惠国待遇的主要内容:
清政府给予某国特权,其他国家都一并享有(利益均沾);
但是某国给予其他国家的权益,清政府不能享有(片面最惠国待遇)。
利益谈判技巧?
利益谈判是一种双向的谈判技巧,是一个人与他的谈判对手相互作用的过程,是谈判的双方相互妥协的结果。谈判的过程是一个利益交换的过程,谈判的结果是双方利益的最终体现。在谈判过程中,谈判双方的利益是不同的,但是,谈判者可以在谈判过程中,使谈判对手在自己的利益范围之内做出让步,从而使自己的利益得以实现。[1.利益谈判的基本原则是:在利益谈判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双赢”的原则,在谈判中,要坚持“利益均沾”的原则。在利益谈判中,要注意以下原则: 2.平等互惠的原则。在谈判中,谈判者应该始终坚持“双赢”的原则,在谈判中,要坚持“利益平分、利益均沾”的原则。3.诚实守信的原则。
利益均同沾打一数字?
利益均同沾打一数应该是5,因为均字的意思是平均,同沾可解释为2个人分,利益是1,利益平均2个人来分各得0.5,也就是各一半,所以这个数字是5。哈哈我也是毛估估猜的,不一定正确。
鸦片战争、片面最惠国待遇、利益均沾
片面最惠国待遇:是指一国在通商,航海,税收或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给予另一国享受现时或将来所给予的任何第三国同样的一切优惠特权或豁免等特权。最惠国待遇的取得,必须有条约(通常是商务条约)依据。最惠国待遇一般是相互给予的,其享受范围可以由缔约国双方协议确定。但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旧中国雨外国签订的条约中,往往只片面的规定该缔约国在中国享受最惠国待遇,而中国并没有对等的权利,故称“片面最惠国待遇”。
"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用示平允。"(中英《虎门条约》)这就是说只要中国给其他国家好处,英国就可以同享。正常的国际交往中,最惠国待遇应是双方互惠。英国只要求中国给予英国最惠国待遇,却未承诺英国给予中国同等待遇。这就成为签约双方不平等的"片面"最惠国待遇。继英国之后,有15个国家先后从清政府那里得到片面最惠国待遇。由此会出现什么局面?清政府只要给一国某种特权,就要给所有享有片面最惠国待遇的国家同样的特权,中国变为资本主义世界争相宰割的对象。
利益均沾:有好处,大家都有一份。指平等合理地取得各自应有的利益。
出处:《清史稿·邦交志》:“以各用法律治本国人民、特援最惠国利益均沾之例载入约中,迄未行。”
如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虎门条约》规定,中国"将来如新恩施及各国,亦准英国一律均沾。"
中英《虎门条约》中国丧失了下列重要权利:1.关税自主权。双方将海关税则以两国协定的方式规定下来,清朝政府也就从此承担了相应的条约义务,从而在实际上丧失了单独改变税率的权力。2.对英人的司法审判权。条约规定,遇有交涉词讼,由英领事与中国官员会同查明其事;其英人如何处置,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领事官照办。这就将在华英人完全置于中国法律体系之外,置于中国司法审判权之外了。3.片面最惠国待遇。条约规定"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用示平允",也就是说,英人可以享有今后清朝与其他国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的一切权利。4.英舰进泊通商口岸。条约规定"凡通商五港口,必有英国官船一只在彼湾泊,以便将货船上水手严行约束,该管事官(即英国领事)亦即借以约束英商及属国商人。"由此,在"约束"侨民的幌子下,各通商口岸成为英舰自由往来的码头,在此后的中外战争中,各通商口岸成为清朝无法设防的城市。此外,条约对中国的引水权、海关验货权等多有破坏,而条约中关于英人在通商口岸租地建屋的规定,后又被英方曲解为设置"租界"的法律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