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土星为什么有光环?
土星的光环在望远镜中十分引人注目。这光环实际上由无数直径在7厘米~9米之间的小冰块组成,环的结构极其复杂,它们在阳光照射下显得色彩斑斓。"旅行者号拦顷则"探测器曾经对土星环作过近距离观测,人们发现土星环的整体形状就象一张巨大的密纹唱片,从土星的云层顶端向外延伸。通常把土星光环划分为7层,距土星最近的是D环,亮度最暗,其次是C环,透明度最高,B环最亮,然后是A环,在A环与B环之间有段黑暗的宽缝,这就是简棚有名的卡西尼环缝。A环以外有F、G、E三个环,E环处于最外层乎汪,十分稀薄和宽广。
土星周围的卫星众多,目前已确认的有18颗。其中以土卫六最大,半径超过了水星,它又被命名为"泰坦",即希腊神话中的女巨神。土卫六也是太阳系卫星中唯一拥有浓密大气的天体,主要成份是氮,约占98%,大气层厚度约2700千米。
土星为什么有光环
土星光环就是由无数个陨石碎块和碎冰块所组成的环,说白了就是一块块琐碎的石头和冰块,由于太阳光的反射使得我们看的象一个连接整体的环。
土星环的结构在17~19世纪被陆续发现。到20世纪80年代初,至少3个探测器对土星“走马观花”,发现环的结构极为复杂。
人们根据地面观测和空间探测,把土星环划分为7层。距土星最近的是D环,亮度最暗;其次是C环,透明度最高;B环最亮;最后是A环。在A 环和B环之间就是著名的卡西尼环缝,缝宽约5000千米。在A环之外有E、F、G三个环,最外层的是E环,十分稀薄和宽广。
太阳系行星家庭中,土星算是一颗最美丽的星,因为它有一条又宽又亮的光环,就像是圆脑袋上戴一顶帽子,可爱极了。
土星的光环是由无数包着冰层的大大小小的岩石碎块构成的,它们都在一个差不多的平面上,沿自己的轨道绕土星旋转.包着冰层的大小石块在阳光照耀下,反射出多种色彩,形成7个彩色同心光环。
7个光环按照发现时间先后,分别称为A、B、C、D、E、F、G环,而按照光环从外到里的实际位置排列,它们应是E、G、F、A、B、C、D环。
最新天文研究发现:土星7个光环都不是整体片形结构,每一个环都是由成百上千条挤并在一起的细环组成,而且即使是在环与环之间的缝隙里,也还有很多地面上望远镜看不到的细环.由它们组成了我们看到的多样的美丽光环.所以,土星被称为“星中美人”.
土星上为什么有光环?
分类: 教育/科学 科学技术
问题描述:
不许抄袭答案
解析:
土星的光环其实可分成几个不同的部分,最明亮 最宽阔的是 A 环和B 环,较暗的是 C 环。光环的各部分之间有明显的裂缝,最大裂缝的是 A 环和 B 环
间的Cassini 裂缝,它是由 Giovanni Cassini 在 1657 年发现的。A 环内的 Encke 缝则是由 Johann
Encke1837 年发现的。通过飞船的探测,人们还发现较宽的光环其实是由许多狭窄的小环组成的。
光环的形成原因还不十分清楚,据推测可能是由彗星、小行星与较大的土卫相撞后产生的碎片组成的。
光环可能含有大量的水份,构成它们的是直径从几厘米到几米的冰块和雪球。某些光环,如 F 环的结构在
邻近的卫星引 力拉扯下结构发生了细微的变化。科学家在“旅行者”号飞船发回的一张图片中发现,土星
宽阔的 B 环上带有放射状的阴影,但在“旅行者”号此后拍摄的其他图片中却没有。据推测,这一现象可
能因为光环在某些时候带有静电,漂浮在宇宙中的尘埃被吸附而造成的。
1610年,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观测到在土星的球状本体旁有奇怪的附属物。1659年,荷兰学者惠更斯证认出这是离开本体的光环。1675年意大利天文学家卡西尼,发现土星光环中间有一条暗缝,后称卡西尼环缝。他还猜测,光环是由无数小颗粒构成。两个多世纪后的分光观测证实了他的猜测。但在这二百年间,土星环通常被看做是一个或几个扁平的固体物质盘。直到1856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从理论上论证了土星环是无数个小卫星在土星赤道面上绕土星旋转的物质系统。
土星环位于土星的赤道面上。在空间探测以前,从地面观测得知土星环有五个,其中包括三个主环(A环、B环、C环)和两个暗环(D环、E环)。B环既宽又亮,它的内侧是C环,外侧是A环。A环和B环之间为宽约5,000公里的卡西尼缝,它是天文学家卡西尼在1675年发现的。B环的内半径 91,500公里,外半径116,500公里,宽度是25,000公里,可以并排安放两个地球。A环的内半径121,500公里,外半径137,000公里,宽度15,500公里。C环很暗,它从B环的内边缘一直延伸到离土星表面只有12,000公里处,宽度约19,000公里。1969年在C环内侧发现了更暗的D环,它几乎触及土星表面。在A环外侧还有一个E环,由非常稀疏的物质碎片构成,延伸在五、六个土星半径以外。1979年9月,“先驱者” 11号探测到两个新环——F环和G环。F环很窄,宽度不到800公里,离土星中心的距离为2.33个土星半径,正好在A环的外侧。G环离土星很远,展布在离土星中心大约10~15个土星半径间的广阔地带。“先驱者”11号还测定了A环、B环、C环和卡西尼缝的位置、宽度,其结果同地面观测相差不大。“先驱者”11号的紫外辉光观测发现,在土星的可见环周围有巨大的氢云。环本身是氢云的源。
除了A环、B环、C 环以外的其他环都很暗弱。土星的赤道面与轨道面的倾角较大,从地球上看,土星呈现出南北方向的摆动,这就造成了土星环形状的周期变化。仔细观测发现,土星环内除卡西尼缝以外,还有若干条缝,它们是质点密度较小的区域,但大多不完整且具有暂时性。只有A环中的恩克缝是永久性的,不过,环缝也不完整。科学家认为这些环缝都是土星卫星的引力共振造成的,犹如木星的巨大引力摄动造成小行星带中的柯克伍德缝一样。“先驱者”11号在A环与F环之间发现一个新的环缝,称为“先驱者缝”,还测得恩克缝的宽度为876公里。由观测阐明土星环的本质,要归功于美国天文学家基勒,他在1895年从土星环的反射光的多普勒频移发现土星环不是固体盘,而是以独立轨道绕土星旋转的大群质点。土星环掩星并没有把被掩的星光完全挡住,这也说明土星环是由分离质点构成的。1972年从土星环反射的雷达回波得知,环的质点是直径介于4到30厘米之间的冰块。
探测器传回的土星照片让科学家非常吃惊,在近处所看到的土星环,竟然是碎石块和冰块一大片,使人眼花缭乱,它们的直径从几厘米到几十厘米不等,只有少量的超过1米或者更大。土星周围的环平面内有数百条到数千条环,大小不等,形状各异。大部分环是对称地绕土星转的,也有不对称的,有完整的、比较完整的、残缺不全的。环的形状有锯齿形的,有辐射状的。令科学家迷惑不解的是,有的环好象是由几股细绳松散的搓成的粗绳一样,或者说像姑娘们的发辫那样相互扭结在一起。辐射状的环更是令科学家大开了眼界而又伤透了脑筋,组成环的物质就象车轮那样,步调整齐的绕着土星转,这样岂不要求那些离的越远的碎石块和冰块运动的速度越快吗?这显然违背了目前已经掌握的物质运动定律。那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规律在起作用呢?目前仍在探索中。
土星为什么有美丽的光环?
因为土星周围是个行星带,也就形成了我们所说的“美丽的光环”。
土星,为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至太阳距离(由近到远)位于第六,体积则仅次于木星,并与木星、天王星及海王星同属类木行星,欧洲古代(古希腊)称土星为克洛诺斯星,古代中国亦称之镇星或填星。
土星主要由氢组成,还有少量的氦与微量元素,内部的核心包括岩石和冰,外围由数层金属氢和气体包裹着,最外层的大气层在外观上通常情况下都是平淡的,虽然有时会有长时间存在的特征出现。
土星外围的大气层包括96.3%的氢和3.25%的氦,可以侦测到的气体还有氨、乙炔、乙烷、磷化氢和甲烷,上层的云由氨的冰晶组成,较低层的云则由硫化氢铵(NH₄SH)或水组成,相对于太阳所含有的丰富的氦,土星大气层中氦的丰盈度明显低得多。
为什么八大行星系里面只有土星有光环?
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土星是最明显的一颗。土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与太阳的距离从近到远排名第六。土星是一颗气态巨行星,主要成分是氢,还有少量氦和少量元素。土星有一个引人注目的行星环系统,其主要成分是冰粒、少量岩石碎片和尘埃。它们的直径从几厘米到几十厘米不等,只有少数超过1米或更大。土星环位于土星赤道面上,宽度为20万公里,厚度却只有30米。
薄如刀片,它可以并排10个地球。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的土星,距离太阳的距离(由近到远)第六,体积仅次于木星。与木星、天王星、海王星同属于类木行星。在古代欧洲(古希腊),土星被称为克洛诺斯,在古代中国,它也被称为振兴或填充星。土星主要由氢组成,还有少量氦和微量元素。内核包括岩石和冰,外围被几层金属氢和气体包围。
最外层的大气在外观上通常是平坦的,尽管有时会有长期存在的特征。土星的外层大气含有96.3%的氢和3.25%的氦。其他可检测的气体有氨气、乙炔、乙烷、磷化氢和甲烷。上层云由氨冰晶组成,而下层云由二硫化铵(NHSH)或水组成。与太阳所含的丰富氦相比,土星大气中氦的丰度明显较低。科学家发现天王星周围也有9个薄环,1986年发现了天王星的第十个环,这样天王星周围就有10个环。
1979年3月,也发现了木星微弱但仍可观测到的光环。它由一个相对明亮的窄环和一个平坦的晕环组成。1989年,“旅行者2号”太空探测器飞到王星近海时,发现海王星周围实际上有五个环,有些环是完整的,有些环是孤立的。当太阳系的四颗行星被人类发现有光环时,引起了全世界天文学家的关注。很多人开始怀疑,太阳系的其他行星,包括人类居住的地球,是否都被“环”包围着。带着这个问题,科学家们开始了更深入的探索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