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铁事

登录

世界古代史(世界古代史分为哪几个时期)

wangsihai

本文目录一览:

世界古代史时间轴(中外分开)

一、世界古代史时间轴

1、古希腊罗马时期

古希腊罗马科技是指古希腊罗马时期的科学技术,其成就达到了奴隶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高峰,他是西方近代科学技术产生的基础,他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也对近现代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中世纪时期

中世纪(Middle Ages)从公元5世纪持续到公元15世纪,是欧洲历史三大传统划分的一个中间时期。

中世纪始于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76年),最终融入文艺复兴和探索时代(地理大发现)中。

另有说法认为中世纪结束于东罗马帝国灭亡。

3、14-19世纪资本主义发展时期--工场手工业时期

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确立和发展的历史。

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并逐步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和向帝国过渡的历史。

整个世界近代史有三条线索:一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发展;二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三是亚、非、拉美人民反对殖民压迫。

从时间和内容上,可将其分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工业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三个时期。

4、工业革命时期

工业革命(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开始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通常认为它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是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即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

工业革命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

由于机器的发明及运用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标志,因此历史学家称这个时代为“机器时代”(the Age of Machines)。

5、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指19世纪中期,欧洲国家和美国、日本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完成,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19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

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资本主义各国在经济、文化、政治、军事等各个方面,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争夺市场经济和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更加激烈。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使得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确立,世界逐渐成为一个整体。

6、第二次世界大战、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World War II,简称二战,亦可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是以德意志第三帝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三个法西斯轴心国和匈牙利王国、罗马尼亚王国、保加利亚王国等仆从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英国、中华民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次战争带动了航空技术、原子能、重炮等领域的发展与进步。

二、中国古代史时间轴

根据历史文献和考古物证,可将中国古代史划分为十个纪:

1、炎黄纪:以仰韶文化为代表,约两千四百年(公元前五十至前二十六世纪)。

以农业社会、母系社会末期、铜石并用时代、父系社会初期为准。

炎黄纪已经出现私有制、商业、战争、奴隶。

2、虞夏纪:以龙山文化、齐家文化为代表,约一千年(公元前二十六至前十六世纪)。

二里头文化兜底:以青铜器时代初期、双轮车、城市、文字等古文明标志为准。

传说时代的颛顼、帝喾、尧、舜、禹或可研究纳入本时代故事集。

3、商周纪:青铜器时代中期,分封制中期,以殷墟、甲骨文为典型代表。

成汤灭夏、武王伐纣、国人暴动为本时代三部曲。

约八百年。

4、齐楚纪:铜铁并用时代,约六百年。

以齐楚为代表的众多周边族群势力(分别代表沿海地区、长江流域),大规模融入华夏,为最终形成汉族奠定了基础。

这个时代,分封制由鼎盛而崩溃、社会发生巨大变革、封建帝制萌芽。

有西周共和、平王东迁,尊王攘夷、问鼎中原,商鞅变法、长平之战等等重要历史故事。

5、秦汉纪:铁器时代初期,中国进入帝制时代。

以大一统、书同文为时代口号,史记、汉书为时代标志,蔡伦改进造纸术更具有划时代意义。

有秦并六国、大泽乡起义、楚汉相争、张骞出使西域、霍去病封狼居胥、昭君出塞、班超投笔从戎等重要历史故事。

6、魏晋纪。

亢龙有悔,黄巾起义,三国两晋,五胡乱华,十六国走马,南北朝并立。

7、隋唐纪。

凤凰涅盘,盛世隋唐,隋文科举,大乘玄奘,贞观天可汗,则天女皇帝。

(隋文帝……)

8、宋元纪。

天下一家,地狱天堂,文明臻极,野蛮大成,华夏之殇无尽痛,上帝之鞭惊启蒙。

(借用欧洲文艺复兴之意)(十字军东征、蒙古西征、巴格达百年翻译运动……)

9、明清纪。

黄粱石头,南柯红楼,千载遗梦,百年屈辱,金粉帝国,罪恶毒瘤,极权桎梏瓜藤狱,十万成就皆嫁衣。

(红楼梦……)

10、共和纪。

太平天国,洋务运动,甲午辛亥,北伐长征,民国共和,抗战翻身。

扩展资料

世界古代史始自三四百万年前人类的出现,止于约公元15世纪,分为上古和中古两个历史时期,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世界古代史是自人类诞生以来到文艺复兴(14—16世纪)的一段时期。

文明出现之前,人类经历了漫长的史前时期。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始社会逐渐被阶级社会所代替,从五六千年前开始,在亚非的大河流域、欧洲的希腊和罗马相继诞生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出现了国家,进入了奴隶社会。

在奴隶制度衰落和崩溃的过程中,封建制度得以发展和确立,社会经济和文化缓慢地向前发展。

在世界古代史时期,各地区各民族创造的古代文明为近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佛教、基督教和 *** 教三大宗教的形成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从人类文明出现到15世纪,亚洲、非洲和欧洲之间的接触和交流逐渐加强,美洲和大洋洲则与亚洲、非洲和欧洲处于基本隔绝的状态。

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有将近4000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

中国古代史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原始社会(170万年前-公元前2070年)、奴隶社会(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476年)和封建社会。

其中封建社会可分为五个阶段:战国、秦、汉是封建社会形成和初步发展阶段。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的阶段。

隋唐五代时期是封建社会的繁荣阶段。

辽、宋、夏、金、元,是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的阶段。

明、清,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封建制度渐趋衰落阶段。

世界古代史名词解释

世界古代史,始自三四百万年前人类的出现,止于约公元15世纪,分为上古和中古两个重要历史时期,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这里所谓的世界,是指整个人类社会。因此,世界历史就是指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这种发展,有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

所谓纵向发展,是指社会发展程度由低级进到高级的过程,所谓横向发展,是指社会由分散、孤立走向统一、联合的过程。也可以这样说,所谓世界历史,是指人类社会由低级走向高级、由分散和孤立走向统一和联合的过程。

当然,“世界历史”,有时也被理解为人们对于上述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所作的主观阐述(这实际上是对世界历史的认识)。有时又被理解为反映这种主观阐述的著作,如《世界史》、《世界历史》、《世界通史》等。

研究和学习世界历史,要求将世界(人类社会)看作是个整体,阐述其发展演变的过程,并揭示其发展演变的规律——实际上就是要说明如今的一体化的世界是怎么来的,有什么样的发展演变规律,将来又会怎样发展等问题。

以前,世界历史的研究和叙述,就缺少这样一种全局的观念。结果,世界历史就被按照“国别史”或者“区域史”的简单集合来讲述。

世界古代史时间轴是?

世界历史时间轴是世界历史的变迁。

世界历史时间轴:

大约三百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人类

约5000-7000年前河姆渡,半坡母系氏族公社

约4000-5000年前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父系氏族公社

公元前3113年玛雅在中美定居

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形成统一的奴隶制国家

公元前2700-2500年埃及兴建金字塔

公元前3000年左右,两河流域出现奴隶制城市国家

公元前3000年代中期,印度河流域哈拉帕文化

约4000多年前,传说中的炎帝、黄帝、尧、舜、禹时期

公元前2070年,禹传予启,夏朝建立,(夏: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2600年,埃及古王国第四王朝时期门,考拉夫妇立像

公元前2500年埃及狮身人面像石雕,也称为《斯芬克司像》

公元前2100年左右,埃及奴隶河贫民大起义

公元前1894年,古巴比,伦王国建立,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商朝建立(商代:公元前1600,年到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迁都殷

约公元前1792年-1750年古巴比伦制汉谟拉比法典石雕,“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所发现的最早的成文的法律。

世界古代史阶段特征

文明出现之前,人类经历了漫长的史前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始社会逐渐被阶级社会所代替,从五六千年前开始,在亚非的大河流域、欧洲的希腊和罗马相继诞生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出现了国家,进入了奴隶社会。

在奴隶制度衰落和崩溃的过程中,封建制度得以发展和确立,社会经济和文化缓慢地向前发展。 在世界古代史时期,各地区各民族创造的古代文明为近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大宗教的形成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从人类文明出现到15世纪,亚洲、非洲和欧洲之间的接触和交流逐渐加强,美洲和大洋洲则与亚洲、非洲和欧洲处于基本隔绝的状态。

世界古代史知识点

世界古代史始自三四百万年前人类的出现,止于约公元15世纪,分为上古和中古两个重要历史时期,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世界古代史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世界古代史知识1

一部分 史前人类

1.人类的进化过程要了解,各个阶段发现的典型化石代表要知道。

2.农业革命的意义与新石器时代的文明成果要知道。

3.史前 文化 的特点、内容和意义要知道。

二部分 古代西亚诸文明

1.苏美尔城邦的产生、发展及经济制度要熟悉,有可能以名词解释和选择题的形式来考查。

2.古巴比伦王国的兴起、汉谟拉比的统治和古巴比伦的社会经济制度都是比较重点的知识,要注意理解并识记。

3.亚述帝国时代的一些重要 措施 要掌握;

4.新巴比伦王国的扩张与衰亡要掌握。

5.腓尼基的海外殖民和文字的发明,犹太、以色列统一王国的形成及其分裂要掌握。

6.犹太教的形成与发展。

7.波斯帝国的建立与大流士一世的改革。

8.波斯帝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要熟悉。

9.波斯帝国的历史地位要了解并掌握。

三部分 古代埃及文明

1.古代埃及帝国形成的过程和采取的措施。

2.对金字塔的评价。

3.宗教崇拜与墓葬习俗要了解。

4.古代埃及的文化成就包括的内容比较多,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要注意名词解释和选择题的出现。

四部分 古代印度文明

1.哈拉巴文明、吠陀文明作为名词解释往往会被考到。

2.早期佛教产生的社会背景、基本教义及其进步性和实质。

3.新兴宗教与思想要知道。

4.孔雀王朝的政治经济制度。

5.佛教的传播过程和范围要清楚。

五部分 古代希腊文明

1.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是非常重要的知识,无论是简答还是名词解释、选择题,出的可能性都比较大,以及希腊城邦制度的特点和内容。

2.希波战争与伯罗本尼撒战争的原因及其影响要熟记,这是很重要的知识。要注意比较希波战争与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原因和历史影响。

3.雅典民主政治繁荣的原因和表现。

4.马其顿帝国与希腊化时代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政策要了解。

六部分 古代罗马文明

1.罗马共和国时代要注意早期平民反贵族斗争的原因、过程和意义。

2.罗马对地中海区域的征服及其后果。

3.屋大维为维护元首政治采取的内外政策;戴克里先和君士坦丁统治的政策措施及历史地位。

4.西罗马帝国衰亡的原因与日耳曼人征服西罗马帝国的历史意义。

5.罗马法学的发展情况。

6.古罗马文化上的成就与历史地位。

七部分 古典文明向中古文明的过渡

2.西罗马帝国衰亡的原因与日耳曼人征服西罗马帝国的历史意义。

3.对查士丁尼一世的评价。

4.民族大迁徙的意义。

5.拜占庭帝国封建制度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及灭亡的原因。

八部分 伊斯兰文明的兴起与阿拉伯帝国

1.伊斯兰教产生的背景及其教义。

2.阿拉伯人在伊斯兰教旗帜下统一阿拉伯半岛以及建立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的过程;阿拉伯文化的成就、对外传播过程及在世界历史中的地位。

九部分

1.法兰克封建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3.西欧封建制度的建立过程。

4.商业危机的表现和城市经济的发展特点及表现。

5.十字军东征的原因、经过及其影响;这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很可能作为简答题来考查。

6.英法百年战争的起因、经过及其影响;西欧封建庄园的构成及其特点。

7.西欧城市兴起的原因、方式及其影响。

8.天主教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历史地位。

9.诺曼征服对西欧历史尤其是英国历史的影响。

十部分 中世纪东欧与亚洲的历史

1.拜占庭帝国灭亡的过程及原因。

2.俄罗斯国家的早期历史。

3.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兴衰过程及原因。

4.莫卧尔帝国阿克巴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历史地位。

5.笈多王朝和莫卧尔帝国的统治措施和政策以及产生的影响。

6.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和意义。

十一部分 古代美洲文明

这个部分的美洲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化、印加文化的特色及其贡献比较重要,这些文明很可能出名词解释题。

世界古代史知识2

一、世界文明古国

4000一6000年前,在埃及、西亚、印度、中国陆续出现奴隶制国家,成为四大文明古国。

1.古埃及。

(l)发源于尼罗河流域,约在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奴隶制国家;

(2)公元前3100年,古埃及国王美尼斯统一埃及,建都孟斐斯;

(3)公元前15世纪图特摩斯三世在位时成为地跨亚非的军事大国;

(4)公元前525年,波斯入侵,古埃及灭亡;

(5)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另外古埃及有了比较成熟的象形文字和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

2.古巴比伦王国。

(l)发源于两河流域,约在公元前3000年开始出现城邦;

(2)苏美尔文明是最初源头;楔形文字是字母文字的源头;

(3)公元前18世纪中叶,古巴比伦国王汉漠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和等级制度;

(4)汉漠拉比法典是人类历史上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3.古印度。

(l)发源于印度河流域;

(2)雅利安人人侵,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种姓制度”,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阶层;

(3)婆罗门教;

(4)释迎牟尼和佛教的兴起;

(5)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统一印度,宣传佛教;

(6)印度人民很早就创造了拼音文字,制定了历法,采用十进位计算 方法 ,现行的“阿拉伯数字”起源于印度。

4.中国。(略)

二、古代希腊、罗马

古代希腊文明步古代东方文明之后,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古代希腊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的沿海地带。克里特文明是希腊最早的文明,其时期大约为公元前20世纪至公元前15世纪。公元前1200年,进人新的时代―荷马时代,到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9世纪出现社会分化,氏族组织日益瓦解,社会生产部门有农业和畜牧业,手工业也开始与农业分离。其社会状态处于父系氏族阶段,生产力的发展则处在由青铜时代向铁器时代的过渡时期。国家尚未产生,部落或部落联盟的管理实行军事民主制,设有议事会、人民大会和军事首领三种机构和职务。议事会由氏族贵族组成,是常设机构,拥有广泛的权力,重大问题一般都由它讨论通过才提交人民大会最终表决。大约于公元前8世纪始,主要建立在部落或氏族基础上的农村公社,开始让位于更大的政治单位。这些政治单位都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围的一些村落,被后人称之为“城市国家”或“城邦”,在各地先后建立了200多个,其中最为着名的是斯巴达和雅典。公元前338年,希腊被马其顿征服,城邦时代结束。

古代希腊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哲学方面,有被列宁称为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的赫拉克利特,以及唯物论哲学家德漠克利特。还有唯心主义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在文学方面有《荷马史诗》、《伊索寓言》等名着。在史学方面有被欧洲人称为“历史之父”的希罗多德,着有《历史》(又称《希波战争史》)9卷。在建筑和 雕刻 艺术方面创造了多利亚、爱奥尼亚和科林斯三种石柱形式。

公元前509年前后,罗马建立了共和国,由两名选举产生的执政官处理政事。执政官和一切高级职务都由贵族担任,是贵族专政的奴隶制国家。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罗马统一了意大利半岛,成为地中海的强国。公元前60年,罗马开始从共和制向帝制转变。公元前45年,恺撒被宣布为终身独裁官,实行独裁统治。公元前30年,屋大维征服并吞埃及,并开始独揽国家一切大权,建立起元首政治,使罗马进人帝国时期。罗马帝国不断向外扩张,到公元2世纪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在帝国最初的200年里,呈现出繁荣景象,内战停止,社会稳定,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较大发展。公元395年,帝国因爆发全面的社会危机,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罗马定都君士坦丁堡,西罗马仍定都罗马。古罗马文化的成就主要表现在自然科学、史学和法律方面。古罗马的农业占有重要地位,因而农学成就较大,重要的着作有加图的《农业志》、瓦罗的《论农业》和科鲁麦拉的《农业论》。天文学和地理学的重要代表人物是托勒密,着有《伟大的天文学体系》和《地理学指南》。大跨度圆顶是罗马式建筑的典型形式。文学和史学方面的代表作主要有恺撒的《高卢战记》和普鲁塔克的《传记集》,既是历史名着,又是 散文 杰作;着名的诗人有维吉尔、贺拉斯、奥维德,他们的影响延及文艺复兴时期。重要的历史学着作有塔西佗的《历史》和《编年史》。罗马的法律和法学发展到了古代世界的高峰,对近代欧美国家有相当大的影响,其第一部成文法是《十二铜表法》。哲学成就主要有西塞罗的《论善与恶之定义》等。

三、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公元476年,日耳曼人消灭西罗马帝国,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的结束和封建社会的开始。日耳曼人建立了许多封建王国,其中最重要的是法兰克王国。法兰克王国不断扩张,囊括了西欧的大片上地,建立了查理曼帝国。在长期的军事征服过程中,法兰克人的社会开始向封建社会转化,法兰克王国的封建化过程就是西欧封建化的过程。

法兰克人是日耳曼人的一支,法兰克人的氏族制度在征服过程中走向解体,他们按地域组成农村公社。后来公社里出现了私有土地而产生了贫富分化,破产农民沦为农奴,原先的隶农和奴隶也逐渐转化为农奴。法兰克国王将征服过程中掠夺来的土地,连同土地上的隶农、奴隶赏赐给亲兵和教会。国王、教会、贵族都成为大土地所有者。

不久,为了保证国家的兵源,法兰克国王改变了无条件赏赐土地的办法,实行采邑制。国王把土地作为采邑,连同土地上的农民,分封给亲近的贵族,受封的贵族则向国王宣誓效忠。后来采邑变成了世袭领地。采邑制进一步把自由农民推向农奴的境地。到9世纪,随着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和自由农民的农奴化,封建制在西欧确立,并逐渐形成了金字塔般的等级制度,建立了一种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

封建制度确立后,西欧的社会经济出现了较快的发展,手工业越来越专门化,并开始与农业分离,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为城市的产生准备了物质基础。新城市不断涌现,同时罗马帝国时代的旧城市也开始复兴。手工业者占城市居民的多数,因此,西欧城市从兴起开始就是生产性的。这些城市都建立在封建领主的土地上,城市居民受封建的司法和行政管理。12世纪后,许多城市通过武装斗争和金钱赎买等不同方式,纷纷取得自治权,少数城市甚至成立了自治共和国。自治城市的居民全部成为自由民。

城市的兴起对西欧社会历史的发展有着巨大意义:它为手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场所,为农业的发展开辟了市场,同时又促进了商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它部分地改变了西欧封建社会内的阶级结构和阶级关系,促进了西欧政体的改变,是西欧国家形成等级君主制的阶级基础之一,为文化、科学的发展和冲破教会统治创造了条件。

四、三大宗教起源

(1)佛教:公元前6世纪起源于古印度,相传是印度加毗罗卫国太子乔达摩?悉达多(释迎牟尼)创立;

(3)伊斯兰教:阿拉伯半岛麦加人穆罕默德于公元610年左右创立,《古兰经》为经典。

五、新航路的开辟

1487一1488年,葡萄牙人迪亚士沿西非海岸向南航行,到了非洲南部沿海,发现了西南端的尖角,葡萄牙国王叫它好望角。

1497年,葡萄牙人达?伽马率船队沿迪亚士开辟的航道继续前进,绕过好望角,沿着东非海岸进人印度洋,在第二年完成了通往印度的航行。

1492年,意大利热那亚水手哥伦布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向西航行,先后到达巴哈马群岛中的小岛、古巴和海地。以后又到达南美大陆的一些海岸。

1519年,葡萄牙海员麦哲伦率领船队作环球试航,他横渡大西洋,沿巴西海岸南下,绕过美洲南端的海峡―后被称为麦哲伦海峡,进人太平洋,直到菲律宾群岛。麦哲伦在同菲律宾人的冲突中战死,他的同伴经印度洋,绕好望角,返回西班牙。这样,从欧洲绕过非洲或绕过南美洲到达亚洲的新航路都开辟出来了。

六、文艺复兴运动

(l)历史背景。西欧进人封建社会后,经历了一个文化低潮。教会垄断了社会的全部知识 教育 ,完全剥夺了普通人民受教育的权利,严重地束缚着人们的智慧和创造力。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新兴的资产阶级需要科学文化,需要为他们服务的各方面的知识分子,为了实现这一切,首先要求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展开反对教会的精神统治和封建神学的斗争。

(2)运动的实质。14到16世纪,在资本主义最早萌芽的意大利,首先迸发出一股资产阶级文化的新潮流。许多知识分子从各方面冲击封建教会的束缚,建立资产阶级人文主义的世界观,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来考察一切,强调发展个性,反对神权。他们反对封建神学,借助于古代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在当时人们看来,那种新文化仿佛是古典文化,特别是希腊文化,在近一千年教会压迫以后的复兴。他们不恰当地把新兴的文化运动叫作“文艺复兴”。其实,那不是古典文化的复兴,而是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这场运动15世纪后半期扩大到欧洲其他一些国家,16世纪达到高潮。

(3)运动的意义。这种新文化以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为出发点,为资产阶级的利益服务。它把人们从封建神学的栓桔下解放出来,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唤起了人们的自信,推动着人们去探索、创新。因此,它是思想文化领域里一次伟大的变革,对历史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4)“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

①但丁。佛罗伦萨诗人,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他的名着《神曲》由“地狱”、“炼狱”和“天堂”三篇组成。

②达?芬奇。意大利人,“文艺复兴”时期的又一个着名人物。作为伟大的画家,他的代表作有《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

③莎士比亚。英国大戏剧家兼诗人,“文艺复兴”运动的杰出代表。写有37个剧本和许多诗。剧本包括喜剧,如《第十二夜》等;悲剧,如《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即《王子复仇记》)、《裘力斯?凯撒》等;历史剧,如《亨利五世》等。作品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社会中人们的思想感情。剧本情节生动,语言优美,是珍贵的世界文学遗产。

④哥白尼。波兰科学家。他提出的太阳中心说

⑤布鲁诺。意大利的着名思想家和科学家。他把哥白尼的学说推进了一步,认为太阳也不是宇宙的绝对中心,因为大自然是无限的。

⑥伽利略。意大利科学家。他首先制造了天文望远镜,用来观察辽阔的星空。他看到月球表面有山谷,金星绕着太阳运行,木星有四个卫星,银河由无数星体组成,等等。这些新发现最后证明了新天文学说的正确性。

世界古代史知识3

1.古埃及最著名的历史遗产,国王的陵墓:金字塔。

2.世界上现存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

3.古印度严格的等级制度:种姓制度。

4.西方文明的摇篮:古希腊。古希腊最重要的城邦之一:雅典。

5.伯利克里在位时,雅典的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雅典城邦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参政,妇女.奴隶排斥在民主政治之外)。

6.罗马进入帝国时期的标志:前27年,屋大维独揽国家大权。

7.西欧奴隶社会结束的标志: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8.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大化改新。

9.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形成的标志:查理马特改革。

10.西欧封建社会时期最大的土地所有者:教皇和教会。

11.东西方文明的第一次冲突:希波战争(“ 马拉松 长跑 ”为纪念希波战争的英雄菲迪皮茨)。

12.古印度人发明了阿拉伯数字,阿拉伯人加以改造和传播。

13.耶路撒冷:犹太教..伊斯兰教共同的圣地 。

14.三大宗教的共同点:忍耐顺从.平等。

世界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如何划分?

1500年以前称为世界古代史;

1500年左右—1900年左右称为世界近代史;

1900年至今称为世界现代史!

中国古代史、近代史分界是1840年

近代史、现代史分界是1940年

中国近代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扩展资料

中国古代史部分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夏、商、西周、春秋

封建社会的确立和初步发展——战国、秦、汉

封建社会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

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

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五代、辽、宋、夏、金、元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封建制度的逐渐衰落——明、清(鸦片战争以前)

中国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鸦片战争以后)。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中国近代史

相关阅读

  • 我爱读书的散文
  • 我的人生只能靠自己抒情散文
  • 人生格言的句子简短的
  • piled(piled是什么意思)
  • 最经典的人生格言大全
  • 三国鼎立哪三国(三国鼎立哪三国建立者)
  • 牍是什么意思(苞苴竿牍是什么意思)
  • 混淆黑白(歌词有人不知悔改迷雾中混淆黑白)
  • 简短人生格言100条
  • 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