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主次责任赔偿怎么算
主次责任赔偿的计算如下: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 损失,超过交通事故强制保险责任限额部分,机动车与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机动车一方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负事故全部责任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负事故主要责任的,承担百分之三十至四十的赔偿责任;
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负事故同等责任的,承担百分之六十至七十的赔偿责任;
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负事故次要责任的,承担百分之八十至九十的赔偿责任。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第六十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一)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二)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三)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无责任。
交通事故主次责任保险公司怎么理赔?
一、交通肇事主次责任保险公司理赔:
交强险只要有责任(次责、同责、主责、全责),在强制三责险中的赔付金额是一样的,因为强制三责险只分有责和无责。
强制三责险有责的赔偿限额为死亡伤残赔偿限额110000元, 医疗费用赔偿限额10000元,财产损失赔偿限额2000元。超出双方应由强制三责险承担的部分,你和对方按责任比例承担损失。
二、商业险第三者险理赔:(一般是扣除交强险理赔的金额的,按责任比例承担理赔)
(1)负主要责任,保险公司一般赔偿为70%;
(2)负次要责任,保险公司一般赔偿为30%;
扩展资料:
双方的计算方式:
对方保险赔付你的金额=2000+(4596-2000)×70%=3817.2元
保险赔付你的金额=(4596-2000)×30%=778.8元(前提是你有车损险,否则这钱自己承担)
获得的赔偿合计:3817.2+778.8=4596元;
保险赔付对方的金额=2000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交通事故赔偿标准
交通事故主次责任赔偿怎么算
交通事故主次责任赔偿比例划分为:主要责任的机动车驾驶人承担70%的赔偿责任,次要责任的机动车驾驶人承担30%%的赔偿责任。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一)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
(二)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
(三)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无责任。
【温馨提示】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交通事故中主次责任怎么赔偿
一、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
(1)机动车一方在交通事故中负全部责任的,承担100%的赔偿责任;
(2)机动车一方在交通事故中负主要责任的,承担80%的赔偿责任;
(3)机动车一方在交通事故中负同等责任的,承担60%的赔偿责任;
(4)机动车一方在交通事故中负次要责任的,承担40%的赔偿责任;
(5)机动车一方无责任的,承担10%的赔偿责任;
(6)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在禁止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行的城市快速路、高速公路发生交通事故,机动车一方无责任的,承担5%的赔偿责任;
(7)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责任;
(8)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与处于静止状态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机动车一方无交通事故责任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二、机动车与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
(1)负事故全部责任的,承担100%的赔偿责任;
(2)负主要责任的,承担70%的赔偿责任;
(3)负同等责任的,承担50%的赔偿责任;
(4)负次要责任的,承担30%的赔偿责任;
(5)无责任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6)属于交通事故意外事故,各方均无责任的,应根据《民法通则》和《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的规定,视具体情况确定双方的赔偿责任;
_

交通事故死亡主次责任赔偿怎么算
法律分析: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六条 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超过责任限额的部分,按照下列方式承担赔偿责任:(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机动车驾驶人已经采取必要处置措施的,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责任。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责任。
主次责任赔偿怎么算?
在机动车双方为主次责任的前提下,赔偿具体可有:
1. 交强险
主次责任下,双方车辆的交强险保险公司应当实现互赔,且在交强险有责责任限额范围内也即最大122000元范围内赔偿,其中:
死亡伤残赔偿限额为110000元、医疗费用赔偿限额为10000元、财产损失赔偿限额为2000元,最大理赔总数额122000元。
2. 商业三责险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6条商业三责险的保险公司规定为车祸第二顺位的赔偿义务人,其依照保险合同的规定对事故造成的损失予以保险理赔,保险限额可达几十万、上百万元。
注意:商业三责险通常会存在诸多的减责、免责条款,在被保险车辆一方与保险合公司之间发生法律效力。
3. 损害分担
主次责任下,对于保险公司理赔不足的部分,机动车之间应当按照事故责任的比例负担。
通常的,主要责任方分担的比例为70%,次要责任方分担的比例为30%。
4. 损失计算
事故造成的损失包括人身损失和财产损失,具体在定损后或受害人治疗终结时可依据各类发票、清单以及鉴定结论等进行计算。
如伤残案件中,除了常见的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费、住宿费、后续治疗费外,受害人还可主张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定残后的护理费以及精神损害抚慰金、伤残鉴定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