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什么是策略
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遇到问题,常常是思考一个办法去解决,不会去制定一个策略来解决。这说明策略是一个宏观的计划,办法只是微观的计划。方法或者办法,往往只是对一个比较小的目标来制定的,并且不会花费我们太多的时间去施行。而策略,很多时候都是指为了达到一个长远的目标而制定的方案,这个方案可以是很多个小的方法的集合,也可以只是一个方法。另外策略还有着细致的规划,明确的步骤。而办法只是一个简单的施行过程。一个有效的策略,前提一定是目标设定合理。策略从项目自身出发,以市场为衡量标准贯穿于营销、广告、销售环节……达成策略的另外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执行”,因为得不到执行的策略就是废纸。策略要贯穿于众多部门,所以在执行过程中要保证策略不偏移是非常重要的。这要求策略的制定者要有绝对的话语权,如果没有要宁可不提策略,因为提了没有意义。以笔者的经验,做策略的人一定要操盘,一定要控制销售终端,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策略得以有效执行
策略是什么意思
1.策略主要指的是。
2.根据形势发展而制定的行动方针和斗争方法的意思。
3.策略这个词出自于三国。
4.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
5.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
6.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
7.次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
8.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
9.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和孙权重新联盟。
10.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邺,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
策略什么意思
策略的意思如下:
策略,指计策;谋略。一般是指:
1、可以实现目标的方案集合。
2、根据形势发展而制定的行动方针和斗争方法。
3、有斗争艺术,能注意方式方法。
引证解释:
1、谋略;计谋。
刘劭 《人物志·接识》:“术谋之人以思谟为度,故能成策畧之奇,而不识遵法之良。”
杜甫 《送灵州李判官》诗:“将军专策畧,幕府盛才良。”
陈汝元 《金莲记射策》:“诸生有何策畧,就此披宣。”
2、根据形势发展而制定的行动方针和斗争方法。
艾思奇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第十三章:“只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才能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出正确的方向和正确的战略策略,把斗争引向胜利。”
3、有斗争艺术,能注意方式方法。 如:你做这件事时要注意策略些。
策略同义词:
1、攻略 [gōng lüè]:在战争中攻打掠取。
2、战术 [zhàn shù]:(名)进行战斗的原则和方法。也比喻解决局部问题的方法。
3、计谋 [jì móu]:(名)计策;策略:~深远。
4、战略 [zhàn lüè]:(名)指导战争全局的计划和策略:~战术。有关战争全局的:~武器;~防御。比喻决定全局的策略:经济~。
5、政策 [zhèng cè]:(名)国家或政党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路线而制定的行动准则。
策略是啥意思
策略这个词语最主要的意思是说:可以实现目标的规划方案以及方法。
寓意做事情之前一定要做好规划,才可以一步一步的实现目标。
正确使用词语,可以让语言的表达更加精准,形象生动和规范化。
正确使用词语方式:
要掌握和运用好同义近义词,关键在于能辨析同义近义词的意义和用法。
辨析近义词是为了使思想感情表达得更精确、更细腻,语言表达效果更加鲜明生动。辨析同义词,辨异是重点,但要辨异首先要求同。
所谓求同就是要找到一组同义词共同的基本义,然后在这个共同的基本义之内,辨析其细微差异。
(一)从词语的感情色彩方面进行辨析
色彩是指词义附带的某种倾向、情调;有的表现为感情上的,叫感情色彩。
根据感情色彩的不同可将词语分为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三类。
1.褒义词:具有肯定或赞许的感情的词语。如:鼓励、成果、抵御、聪明、节俭、呵护。
2.贬义词:具有否定或贬斥的感情的词语。如:煽动、后果、抗拒、狡猾、吝啬、庇护。
3.中义词:不表示褒贬的词语。如:鼓动、结果、抵抗。
(二)从词语的语体色彩方面进行辨析
词语除感情色彩之外,还有庄重和诙谐、谦敬和讽刺、委婉和直露以及文白、雅俗等色彩,虽然意义相同或相近,但各适用于不同场合,称之为语体色彩。
主要表现为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对话、文艺作品多用口语,口语具有通俗朴实生动的风格。书面语有文雅、庄重的风格,多用于郑重场合、理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