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铁事

登录

令狐绹(令狐楚)

wangsihai

本文目录一览:

李商隐为什么被令狐绹误会?

李商隐中进士以后,继续在令狐楚的幕府中任职,不久令狐楚去世了。李商隐为了谋生,进了王茂元幕府。王茂元看他很有才华,把女儿也嫁给了他。但这件事,引起了令狐绹对李商隐的误会。

因为令狐楚父子属于牛僧孺党,王茂元属于李德裕党。令狐绹认为李商隐入王茂元的幕府,就是对他们父子的背叛,是负恩。

令狐绹文言文翻译

令狐綯,字子直。太和四年考中进士,始任弘文馆校书郎。开成初年担任左拾遗。开成二年,父亲去世丁忧离职。服丧结束,授予原来的官职,不久改任左补阙、史馆修撰,累次升迁到库部、户部员外郎。会昌五年,离京外任湖州刺史。大中二年,受征召担任考功郎中,不久授予知制诰一职。同年,受召补任翰林学士。大中三年,授予中书舍人一职,继承彭阳男的爵位,食邑三百户,不久授任御史中丞。大中四年,转任户部侍郎,裁决户部的事务(好像应该由户部尚书管,推测此时户部尚书空缺)。同年,改任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令狐綯以原来的职位兼任尚书省官职,凡事都先询问上级。每月初一同僚在少府监集议。当时白敏中、崔龟从曾经担任太常博士,现在升到宰相的位置,想要让自己之前的部门显得更荣耀,于是改为在太常礼院举行集议,崔龟从亲笔将这件事记在墙上。

令狐綯辅政十年,积功升官到吏部尚书、右仆射、凉国公,食邑二千户。大中十三年,免去相位,担任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河中尹、河中晋绛等节度使。

咸通二年,改任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咸通三年冬天,升任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积功加封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司徒,增加食邑到三千户。

咸通九年,徐州戍兵庞勋从桂州擅自回来(看后文的意思,好像是带着兵回来的)。七月到达浙西,沿着江水从白沙河进入浊河,掠夺船只前进。令狐綯听说庞勋到了,派遣使者安抚,供给他粮草。都押衙李湘对令狐綯说:“徐州兵擅自回来,肯定没安好心。虽然没有诏命要求讨伐,但是随机应变应当由藩镇来决定。昨天徐州兵的同党前来投降,说他们军队数量不超过二千人,但是虚设船只旗帜,害怕别人看出自己的实际兵力。自从(他们)进入境内以来,(大家,或者我)心中感到非常忧虑不安。合计他们所走的水路,一定会走出高邮县边境,(那里)河岸陡峭,河水深,河道窄。如果出动奇兵迎击他们,让载满茅草的船只在前面防火,精兵在后面奋力攻击,他们一定会战败逃走。如果不在此处诛灭除掉他们,等到他们度过淮河、泗水,汇合徐州那些满怀怨恨的乱民,不少于十万人,那么祸乱就不会小了。”令狐綯性情懦弱迟疑,又因为没有受到诏命,(所以)对李湘说:“在淮河以南,他没有发动暴乱。任凭他们过境离开吧,其他的不关我的事。”

这一年冬天,庞勋杀了崔彦曾,占领了徐州,聚合了六七万人。徐州没有兵粮,于是分别派遣贼兵统帅攻打劫掠淮南各郡,滁州、和州、楚州、寿州相继失陷。粮食吃完之后,淮南的人民有很多被贼兵吃了。当时两淮的郡县大多陷落,只有杜慆守住泗州,贼兵攻打泗州一年,也不能攻下。这之前,皇帝下诏任命令狐綯为徐州南面招讨使。贼兵攻打泗州攻势紧急,令狐綯命令李湘率兵五千人救援泗州。贼兵听说李湘前来支援,派人送信给令狐綯,言辞和感情谦逊顺从,说:“朝廷屡次下诏宽恕赦免(我们),只有三两个人在抵抗,不久之后等我们筹划除掉他们,就归顺听命,希望您为我们担保。」令狐綯随即上奏,请求赐给庞勋节钺(用来安抚),仍然命令李湘只守卫淮口,贼兵已经被招降,不能再有别的行动。因此李湘的军队脱掉铠甲放心睡觉,撤掉警卫废除防备,每天和贼军面对面,欢笑交谈。有一天,贼军利用机会,步兵骑兵径直进入李湘军的堡垒,淮口兵卒五千人都被生擒送往徐州,被贼兵蒸着食了。李湘与监军郭厚本被庞勋砍断手脚,在康承训的兵营游行示众。当时浙西杜审权发兵一千人,和李湘约好会师约会兵,军中大将翟行约以勇猛果敢出名。浙西军没到而李湘军就战败了。贼兵于是分兵,立起淮南兵(李湘的部队)的旗帜,作出互相战斗的样子。翟行约的军队远远看到了,赶紧跑向他们,一千人一起被贼兵俘获。送到徐州。

令狐綯军队损失掉之后,朝廷派左卫大将军、徐州西南面招讨使马举代替令狐綯担任淮南节度使。咸通十二年八月,授予检校司徒、太子太保,到洛阳任职。咸通十三年,以原来的官位兼任凤翔尹、凤翔陇节度使,进封赵国公,食邑三千户,而后去世。他的儿子为令狐滈、令狐涣、令狐沨。

1、令狐绹,(795-872)晚唐朝大臣、政治家。京兆华原(今陕西省耀县东南)人。字子直。令狐楚子。性懦,精文学。唐文宗李昂太和四年(830年)进士,开始从政。前后担任过弘文馆校书郎、左拾遗、左补阙、户部员外郎、右司郎中。

2、唐朝大臣。京兆华原(今陕西省耀县东南)人。字子直。令狐楚子。性懦,精文学。文宗李昂太和间进士。武宗时任湖州(今浙江省湖州市)刺使宣宗时,累官至宰相。懿宗时,历任河中、宣武、淮南等节度使。后召入知制诰,辅政十年,拜司空、检校司徒,封凉国公。

3、868年(咸通九年)庞勋起义军攻占徐州(今江苏省徐州市),他受命为徐州南面招讨使,屡为庞勋所败。僖宗时召入任为凤翔(今陕西省凤翔县)节度使,后又召为太子太保,徙封赵。卒于封地。

三人成虎的典故

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三人成虎的典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人成虎出处

《战国策魏策二》:“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三人成虎释义

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便有可能使人信以为真。

三人成虎的典故

战国时候,魏王跟赵王订了和好盟约,要把儿子送到赵国国都邯郸去作人质。魏王找了个亲信大臣庞葱,派遣他陪同前往。

庞葱担心离开魏国后,有人在魏王跟前说他坏话。他含蓄地向魏王提问:“大王,要是有人向你报告,说有只老虎跑进我们大梁(魏国都)的`大街上来了,你会相信吗?”

魏王不加思索地回答:“我不会相信,老虎怎会跑到大街上来呢?”

庞葱接着问:“要是紧接着又有第二个人来报告,说大街上来了只老虎,大王会相信吗?”魏王思索一下说.“两个人都这么说,我倒有些将信将疑了。”

庞葱又问:“要是马上又有第三个人前来报告,说大街上来了只老虎,大王会相信吗?”魏王说:“三个人都这么讲,我深信不疑了。”庞葱接着魏王的话说老虎显然不会跑到大街上来,可是因为有三个人接连向大王报告,大王就信以为真了。如今我陪太子去邯郸,邯郸离大梁要比宫廷离大街远得多,背后说我坏话的人一定也不止三人,望大王明察。”

魏王点点头说:“这个,我明白,你放心去吧!”庞葱便告别魏王,陪同太子去邯郸。

庞葱离开魏国后,果然有不少人到魏王面前说了他许多坏话。

魏王开始时不信,后来说的人多了,便产生了怀疑。最后,竟渐渐信以为真。

太子期满回国后,魏王就不再重用庞葱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听别人的话,要仔细分析,不要“三人成虎”,轻信盲从。

喜欢美色是人之天性,对女色尤然,不近女色者世所罕有,连古往今来的圣贤也不例外。孔子曾说过:“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告子亦云:“食、色,性也。”古往今来,多少帝王将相英雄豪杰,拜倒在石榴裙下,沉迷女色,败国亡身。笔者读史时,每读到这类女色祸国的悲剧,都忍不住要为之痛心疾首一番。

好在泱泱中华的历史无奇不有,总能给人以慰藉。近日在浩如烟海的史籍中,发现唐代中晚期有两位将军与一位宰相,好德胜于好色,这在普遍纵情声色的中晚唐时期颇为不易。

一位是高崇文将军。高崇文生于746年,卒于809年,唐著名将领。渤海(今黑龙江宁安南)人,后迁幽州(今北京一带)。性朴重寡言,少籍平卢军。贞元中,从韩全义镇守长武城,治军有声,累官金吾将军。吐蕃三万寇宁州,崇文率兵击破,以功封渤海郡王。

唐宪宗元和元年,高崇文将军奉命讨伐割据西蜀的刘辟,一路势如破竹,进入成都。高崇文屯兵有方,休息士卒,市肆不惊。珍货山积,秋毫不犯。最后擒得刘辟押送回京师,蜀境遂平。

刘辟有二妾,都是天姿国色,美目盼兮。众将士劝高崇文纳之,高崇文不为美色所动,执意不要。监军请献给皇上求赏。崇文说道:“天子命我讨平凶竖,当以安抚百姓为先。奉献美人以求媚,岂天子之意么!崇文义不为此。”于是将二位美人配给将吏中之无妻者,将士们悦服。得赏美妻者更是乐得找不着北。

另一位是李光颜将军。李光颜字光远,生于唐肃宗乾元三年(760年),卒于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九月,河曲(今山西河曲)人。自宪宗元和初年经穆宗至敬宗宝历初年,李光颜历任代州、洛州、陈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在军中任忠武军都知兵马使、忠武军节度使,凤翔、许州、河东等地节度使,穆宗即位,进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敬宗即位,又拜司徒。李光颜一生东征西讨,戎马倥偬,为保卫唐王朝,打击藩镇势力,出生入死,在所不辞,是一名勇冠三军,功绩赫然的将帅。

唐宪宗元和十年,韩弘统领淮西诸军讨伐吴元济。诸将中以李光颜作战最得力。韩弘欲结其欢心,在大梁(今开封市)城中觅得一位美女,教以歌舞丝竹,饰以珠玉金翠。并派人将美女送往李光颜的军营。当时光颜正举行庆功会。使者将这绝代美女送上,一座惊为天人。光颜从容地对使者说:“相公(指韩弘)可怜我在军旅之中无人照顾,赐以美人。我很感激。但是全军战士数万,都是离家远来服役的。大家生死不顾,我李光颜何忍独自以声色自娱呢!”即于席上厚赠使者,并将美女送还。将士闻之无不感动,纷纷表示愿肝脑涂地以效命。

因李光颜功冠诸将,所以宪宗、穆宗、敬宗三代皇帝都曾为其加官进爵,封荫赐第。又赠以金银珠宝,良马玉带等物,荣耀至极。死后,废朝三日,赠太尉,谥号“忠”。

晚唐还出了一位拒绝色贿的丞相,名叫令狐绹。

令狐绹,京兆华原(今陕西省耀县东南)人,字子直。唐文宗大和四年(830年)进士,前后担任过弘文馆校书郎、左拾遗、左补阙、户部员外郎、右司郎中。唐武宗时任湖州(今浙江省湖州市)刺使。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年),起任宰相。此后一直在这个职位上工作到大中十三年(859年)唐宣宗去世,身居相位达10年之久。

唐代裴庭裕《东观奏记》一书记录了一则令狐绹拒色贿的故事:有个叫毕諴的人,在翰林院任职,才思敏捷,文笔优美,得到了唐宣宗的赏识,唐宣宗曾许诺提拔他为宰相一级的领导。

毕諴,字存之,郓州须昌(今山东东平)人。少孤贫,常燃薪读书,刻苦自励。既长,博通经史,尤能歌诗,也是唐文宗大和年间进士。唐宣宗即位后,毕諴任翰林学士、中书舍人、迁刑部侍郎等职。毕諴知道,时任宰相的令狐绹不喜欢他。尽管皇帝看好自己,但如果摆不平宰相令狐绹,自己这个提拔的事情还是很难办的。

令狐绹出以公心,把毕諴调邠宁,又从邠宁先后调凤翔、昭义、北门三镇,其实这都是对干部正常的调动使用。可毕諴却以为这是令狐绹在使手段,以阻挠自己入阁。他苦思冥想后计上心来,决定以色贿的手段来结好于令狐绹,于是在其任职的北门镇物色了一位貌美如花的绝色女子,将其打扮得珠光宝气,派专人献给令狐绹。令狐绹一见这位波光流转的美女,怦然心动,惊为天人。

此时的令狐绹,虽然内心翻卷波澜,却没有失去理智,保持了一份清醒。他对儿子说:“尤物必害人。”毕“原于吾无分,今以是饵吾,将倾吾家族也!”意思是说,毕諴跟他没有情分,现今送美女给他,必然有求于他,定是抛香饵,下钓钩,如果他上钩了,则将造成倾覆他整个家族的严重后果。

令狐丞相只见了毕諴献的美女一面,就派专人把她送回去。那人不敢直接将美女还给毕諴,在一个驿站停留下来,等候毕諴的消息。毕諴为表示诚意和忠心,剌破皮肤滴血写信给令狐绹,恳求其收下美女,令狐丞相终不接纳。毕諴只得命驿站的吏人将美女卖掉,这次色贿事件遭到了彻底的失败。

令狐丞相跟韩璜截然不同,他不会因女色而失性。面对女色的诱惑,他能在满足私欲和保全名誉、身家之间作出理性抉择。他不会因小失大。

令狐绹出身名门,其父令狐楚也曾经在唐宪宗元和年间担任过宰相。根据《资治通鉴》上的记载,令狐绹能够升任宰相,在某种程度上是宣宗感动于令狐楚对宪宗的忠诚。令狐绹之子令狐滈却比不了父亲与爷爷,他辱没门风骄纵不法,受贿卖官,人称“白衣宰相”,在青史上落下了骂名。

令狐绹的人物简介

唐武宗时任湖州(今浙江省湖州市)刺使。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年),起任宰相。此后一直在这个职位上工作到大中十三年(859年)唐宣宗去世。大中十三年秋八月,为山陵礼仪使。唐懿宗时,出为河中节度使。后来前后担任宣武、淮南等四镇节度使。后召入知制诰,辅政十年,拜司空、检校司徒,封凉国公。868年(咸通九年)庞勋起义军攻占徐州(今江苏省徐州市),他受命为徐州南面招讨使,屡为庞勋所败。僖宗时召入任为凤翔(今陕西省凤翔县)节度使,后又召为太子太保,徙封赵。卒于封地。

令狐绹执政的时代,已经是唐代的晚期,政权已经缺乏振作的生命力。他没有良好的政绩记录也并不奇怪。唐宣宗是晚唐最后一个比较强势的皇帝,而令狐绹以一种小心翼翼的态度处理了他们之间的合作关系。《旧唐书》上说他的性格胆小迟缓。这也许是他身居相位达10年之久的原因之一。

令狐绹的父亲令狐楚也曾经在唐宪宗元和年间担任过宰相。根据《资治通鉴》上的记载,令狐绹能够升任宰相,在某种程度上是宣宗感动于令狐楚对宪宗的忠诚。令狐绹之子令狐滈骄纵不法,受贿卖官,人称“白衣宰相”。令狐绹还有几个儿子:令狐澄、令狐专、中书舍人令狐涣。

相关阅读

  • 合数的定义,自然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的定义
  • 钙片哪个牌子好(钙片哪个牌子好钙尔奇)
  • 雨的好词好句大全
  • 自以为是的造句怎么写
  • 氯硝柳胺,氯硝柳胺作用
  • 经典励志句子摘录48条
  • 古风的语录唯美句子
  • 形容立秋的句子
  • 腊月初九,腊月初九是阳历几月几号
  • 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