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铁事

登录

明朝郑和(明朝郑和活了多少岁)

wangsihai

本文目录一览:

郑和是哪个朝代的人,那时的皇帝叫什么

郑和是中国明朝的航海家、外交家。1405到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在第七次下西洋期间去世,时间约在1433年,当时的皇帝是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明太祖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年号永乐。

扩展资料:

郑和开拓航路的贡献

15世纪初,郑和大规模远航活动,把中国古代的海洋事业推向发展高峰,对人类的海洋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主要表现在:

1.开辟了亚非的洲际航线,为西方人的大航海铺平了亚非航路。当葡萄牙的航海家达加马沿非洲西海岸绕过好望角,抵达东非海岸时,当地人就告述几十年前中国人曾几次来到这里。他们在阿拉伯领航员的帮助下,沿着郑和船队开辟的航线顺利到达了印度。

2.对西太平洋和印度洋进行了一些海洋考察,搜集和掌握了许多海洋科学数据。《郑和航海图》就是通过大量海洋调查绘制的。这种海洋考察活动比世界记载最早的1872年—1876年英国的“挑战者”号进行海洋调查早了400多年。

3.对航海区域进行了战略布局。郑和下西洋根据其使命和掌握的海洋知识,在辽阔的海外选择了占城、满剌加、旧港、古里、忽鲁莫斯等地作为海洋发展的重点区域,有利于扩大海外交通和贸易范围。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郑和

郑和是哪个朝代的人?

郑和是明朝人。

是明朝航海家、外交家。郑和年轻时从侍燕王朱棣,有智略,知兵习战。后在靖难之役中有功,升任为内官监太监。1405年至1424年,郑和六次作为正使太监下西洋。1405年6月15日,明朝大臣郑和率领由62艘海船和2.7万余人组成的远洋舰队,从泉州港出发,扬帆远航,出使西洋,拉开上丝绸之路的序幕。

简介

郑和能成为下西洋的正使太监,有多重原因。他具备军事才能,得到了朱棣的信任。在朱棣决策下西洋时,郑和正当壮年,身材魁伟,朱棣曾询问袁忠彻以郑和率军出使是否合适,袁忠彻认为合适。此外,郑和兼涉佛教和伊斯兰教的宗教背景,也被认为有利于其顺利完成下西洋的使命。

郑和下西洋,是15世纪初叶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对中外经济、文化交往起到了积极作用;郑和本人,也在这一历史事件中展现出其外交才能、军事谋略以及精神品质,并赢得世人的尊重和纪念。晚清以降,郑和研究获得迅速发展,但不少重要课题仍无定论。

郑和是哪个朝代的人

郑和是明朝的人,是明朝航海家、外交家。

郑和年轻时从侍燕王朱棣,有智略、知兵习战,后在靖难之役中有功,升任为内官监太监。1405年(永乐三年)至1424年(永乐二十二年),郑和六次作为正使太监下西洋;1405年6月15日,明朝大臣郑和率领由62艘海船和2.7万余人组成的远洋舰队,从泉州港出发,扬帆远航”;1425年(洪熙元年)后,郑和任南京守备太监;1430年(宣德五年)受命第七次下西洋,一说在途中于1433年(宣德八年)卒于古里国,今南京牛首山南麓郑和墓或为其衣冠冢。

郑和下西洋,是15世纪初叶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对中外经济、文化交往起到了积极作用。郑和本人也在这一历史事件中展现出其外交才能、军事谋略以及精神品质,并赢得世人的尊重和纪念。晚清以降郑和研究获得迅速发展,但不少重要课题仍无定论。

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1、政治方面:郑和下西洋,使明王朝在东南亚全面建立起华夷政治体系,郑和船队展示了明帝国的政治和军事优势,加之经济利益的刺激,明廷主导的朝贡体系的规模大为扩展。

2、经济方面:郑和下西洋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自明太祖朱元璋以来的禁海政策,开拓了海外贸易。郑和下西洋为中国输入了新的工艺产品、原料、技术,从而影响了中国国内的手工业生产。

3、文化方面: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外文明的交流,促进了明朝对外界的了解。郑和下西洋,还留下了《郑和航海图》,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航海图集,也是远洋航行的宝贵资料。

郑和是哪个朝代

郑和是明朝的。郑和(1371年?-1433年?),云南昆阳(今并入晋宁)人。明朝航海家、外交家。原姓马,小字三保。回族。曾祖拜颜、其父辈均信奉伊斯兰教,曾到过伊斯兰教圣地麦加朝圣。

明初战乱时郑和入宫为宦官。追随燕王朱棣起兵有功,赐姓郑,为内宫太监,先后被封为三宝太监。永乐三年(1405年),与王景弘等率水手、官兵27800余人,乘宝船62艘,远航南海及“西洋”。从苏州刘家港出发,到占城、爪哇、苏门答腊、锡兰等地,经印度西岸折回。1407—1433年,先后六次出使西洋。前后历时28年,7次远航,途经30余国,最远达非洲东岸和红海。

郑和秉承朝廷旨令,每到一地,都以瓷器、丝绸、铜铁器和金银等物,换取当地特产,各国大多与明朝通好。他所到过的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至今还有“三宝港”、“三宝庙”、“三宝塔”、“三宝城”、“三宝井”、“三宝垅”等遗迹。其撰立之娄东《通番事迹记》、长乐《天妃灵应之纪》等碑铭,以及《郑和航海图》等,均为研究中外关系史的珍贵史料。

郑和原本姓马,元朝初年,郑和的祖先移居云南,是元朝云南王麾下的贵族。

马和生在一个富有冒险精神的家庭里,祖父和父亲都曾经跋涉千里,朝觐麦加,因而被当地百姓尊称为"哈只",即"巡礼人"或朝圣者之意。郑和母亲姓温,非常贤良。有一个哥哥,两个姐姐,哥哥叫马文铭。马家在当地很受人们的尊敬。

相关阅读

  • 周末愉快的英文(周末愉快的英文句子)
  • 羽绒服机洗(羽绒服机洗后怎么晾晒)
  • 奋斗的意思,砥砺奋斗的意思
  • 张榜(张榜公示是什么意思)
  • 身份证制作,身份证p图
  • 假期安全(假期安全图片)
  • 深深是什么意思(浅予深深是什么意思)
  • 带东的成语(带东的成语大全四个字开头)
  • 木成语(木成语开头)
  • 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