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泊可以组什么词语
- 2、泊可以组什么词
- 3、泊怎么组词和拼音怎么写,泊字组词成语两个字词语
- 4、泊如是什么意思
- 5、《醉书斋记》中的“泊如也”是什么意思?
- 6、《醉书斋记》中有句“泊如也”是什么意思?谢谢。
泊可以组什么词语
泊字组词有:淡泊、停泊、漂泊、漂泊不定、泊车、泊位、澹泊、飘泊、锚泊、安泊、落泊、泊地、檥泊、旅泊、栖泊、寂泊、止泊、歇泊、玄泊、泛泊、渊泊、冲泊、湛泊、靠泊、碇泊、澄泊、泊如、纷泊、恬泊。
基本释义:
1、船靠岸;停船:停泊。船泊港外。
2、停留:漂泊。
3、停放(车辆):泊车。
4、姓。
5、恬静:淡泊。
6、湖(多用于湖名):湖泊。梁山泊(在今山东)。罗布泊(在新疆)。血泊。
说文解字注:
浅水也。颜氏家训曰。游赵州。见栢人城北有一小水。土人亦不知名。後读城西门徐整碑云。洦流东指。案说文此字古泊字也。泊、浅水貌。此水无名。直以浅貌目之。或当卽以洦为名乎。玉裁按颜书今本譌误。为正之、可读如此。说文作洦。隷作泊。亦古今字也。
犬部狛字下云。读若浅泊。浅水易停。故泊又为停泊。浅作薄。故泊亦为厚薄字。又以为憺怕字。今韵以泊入铎。以洦入陌。由不知古音耳。但上下文皆水名。此字次第不应在此。葢转写者以从百从千类之。从水。百声。匹白切。按当作旁各切。五部。
泊可以组什么词
泊礼 泊位 泊车 泊然 泊如 泊泊 泊尔 泊地 泊步 泊栢 泊子 泊洑 泊主 淡泊 漂泊
湖泊 澹泊 停泊 血泊 落泊 凑泊 水泊 飘泊 寂泊 旅泊 泊泊 静泊 羁泊 萍泊 憩泊
漠泊 湾泊 栖泊 安泊 恬泊 漾泊 泛泊 厚泊 淹泊 雾泊 流泊 纷泊 评泊 积泊 沽泊
碇泊 冲泊 鸟泊 驻泊 澄泊 盘泊 渊泊 湛泊 系泊 止泊 歇泊 锚泊 湫泊 寄泊 存泊
玄泊 寓泊 野泊 丛泊 靠泊 虚泊 屯泊 沤泊 辏泊 访泊 进泊 抛泊 宿泊 委泊 梢泊
捎泊 浄泊 翻泊 蟠泊 檥泊
泊怎么组词和拼音怎么写,泊字组词成语两个字词语
泊字组词两个字的词语
恬泊、 落泊、 泊子、 驻泊、 漾泊、 归泊、 泊然、
泊主、 泊船、 湫泊、 湖泊、 泊栢、 渊泊、 评泊、
虚泊、 澹泊、 寓泊、 寂泊、 憩泊、 蟠泊、 纷泊、
委泊、 羁泊、 湛泊、 沤泊、 檥泊、 厚泊、 冲泊、
安泊、 淹泊、 凑泊、 沽泊、 存泊 盘泊、 鸟泊、
碇泊、 屯泊、 歇泊、 雾泊、 澄泊、 泛泊、 止泊、
泊如、 漠泊、 野泊、 泊步、 泊尔、 停泊、 积泊、
旅泊、 静泊、 捎泊、 漂泊、 湾泊、 水泊、 泊礼、
进泊、 寄泊、 锚泊、 泊车、 浄泊、 访泊、 萍泊、
翻泊、 淡泊、
泊字组词带有解释的二字词语
【泊隆通】:1.象声词。
【泊秦淮】:诗篇名。唐代杜牧作。全文为:“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
【安泊】:1.居住,住宿。2.安置。
【冲泊】:1.虚静淡泊。
【澄泊】:1.清雅淡泊。
【凑泊】:1.凝合;聚合。2.凑合;拼凑。3.促成;形成。4.附着。5.凑巧。
【泊步】:1.埠头,码头。
【淡泊】:<书>不追求名利:~明志。
【澹泊】:1.恬淡寡欲。2.清淡;不浓烈。3.朴实。4.清贫。5.动荡起伏貌。
【泊位】:航运上指港区内能停靠船舶的位置。能停泊一条船的位置称为一个泊位。
【泊然】:1.恬淡无欲貌。
【泊尔】:1.恬淡貌。
【泊船瓜洲】:诗篇名。北宋王安石作。全文为:“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
【泊地】:1.湖边的田地。
【辏泊】:1.船之停泊于岸旁谓凑泊。比喻接近。2.聚集。
【泊礼】:1.薄礼。
【泊车】:1.停车。如:花园庭院和宽敞的泊车地方,也是该餐厅足以自豪的。
【泊子】:1.湖泊。
【泊洑】:1.沼泽地。
【泊主】:1.犹船家。
【淡泊明志】:指不追求名利才能使志趣高洁。
【存泊】:1.停歇,休息。2.指使停歇﹑存身。
【丛泊】:1.众船聚集停泊。
【泊泊】:1.纷错。2.象声词。多形容水声。
【泊如】:1.恬淡无欲貌。
【泊栢】:1.小波。
泊字组词三个字词语
泊秦淮、 梁山泊、 河泊所、 泊隆通、 漂泊者、
泊字组词四个字的词语
枫桥夜泊 淡泊明志、 漂泊不定、 澹泊寡欲、
漂泊无定、 淡泊宁静、 灰泊六秃、 移船就泊、
湖泊冰情、 潘家泊村、 村生泊长、 漂泊羁旅、
鸾飘凤泊、 四处漂泊、 淡泊名利、 泊船瓜洲、
漂泊的云、 雁泊人户、 泊车辅助、 港口泊位、
澹泊明志
泊字组词四字成语带有解释
凤泊鸾飘:比喻有才之人不得志,飘泊无定。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淡泊:恬淡寡欲;宁静:安宁恬静;致:达到。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稳沉着,才可有所作为。
漂泊无定:飘泊:随水漂流或停留。随水飘流到哪里就停在哪里,没有一定的方向。比喻为了生活而四处奔走,生活不安定。
凤泊鸾漂:飘、泊:随流飘荡。原形容书法笔势潇洒飘逸,后比喻夫妻离散或文人失意。
雁泊人户:犹雁户。
澹泊明志,宁静致远:澹泊:不追求名利;宁静:心情平静沉着。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稳沉着,专心致志,才可有所作为。
飘泊无定:飘:随水漂流;泊:停留,暂住。比喻东奔西走,生活不安定。
澹泊寡欲:澹泊:恬淡;寡:少;欲:欲望。形容心情恬淡,不图名利。
淡泊明志:指不追求名利才能使志趣高洁。
大于四个字的泊字组词成语
【成语】: 澹泊明志,宁静致远 【拼音】: dàn bó míng zhì,níng jìng zhì yuǎn 【解释】: 澹泊:不追求名利;宁静:心情平静沉着。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稳沉着,专心致志,才可有所作为。
泊字的拼音和汉字解释
泊
bó
停船靠岸:泊船。泊位(航运上指港区能停靠船泊的位置)。停泊。
停留:飘泊。
〔落(安静:淡泊(亦作“澹泊”)。luó)泊〕见“落1”。
泊
pō
湖:湖泊。水泊。血泊(一大滩血)。
笔画数:8;
部首:氵;
泊字组词组成的好听的男孩女孩名字
没有
泊如是什么意思
泊如 恬淡无欲貌。《汉书·扬雄传下》:“时 雄 方草《太玄》,有以自守,泊如也。” 宋 叶适 《叶君宗儒墓志铭》:“父良臣 ,有尘外趣,虽在田野,而散朗简远,言不及利,对之泊如也。” 明 董其昌《节寰袁公行状》:“ 三推御史不报,台省交章荐起者踵至,公(袁可立)抗志遗荣泊如也!”。清 侯方域 《明东平州太守常公墓志铭》:“公归而无居,乃居余之北村,茆茨数椽,意泊如也。”
《醉书斋记》中的“泊如也”是什么意思?
泊如也,意思是很安静。
泊如:恬淡无欲貌。《汉书·扬雄传下》:“时 雄 方草《太玄》,有以自守,泊如也。” 宋 叶适 《叶君宗儒墓志铭》:“父 良臣 ,有尘外趣,虽在田野,而散朗简远,言不及利,对之泊如也。” 清 侯方域 《明东平州太守常公墓志铭》:“公归而无居,乃居余之北村,茆茨数椽,意泊如也。”
《醉书斋记》:散文名称,系清代的郑日奎(约公元1674前后在世,字次公,江西贵溪人)所作。出自《续古文观止》。
《续古文观止》出版于民国十三年(1924),收录清代六十多位古文名家作品一百七十余篇,分为八卷,大致以作者时代先后为序。上起明末清初,下迄清末民初。把活着的当代人作品入选,是一个创举。从选目看,可以说是众体皆备:有议论,有叙事,有抒情,信札较多,但没有奏章之类文牍。叙事文中有大量精彩的人物传记,有的甚至近乎小说(如王士祯《书剑侠事》);抒情文不乏名篇(如袁枚《祭妹文》),杂记文更有不少见识精辟表达深曲者(如龚自珍《病梅馆记》);还有些嬉笑怒骂之文(如李慈铭《复某书》、侯方域《与阮大铖书》)。总之,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可以大体上反映有清一代的散文成就。
《醉书斋记》中有句“泊如也”是什么意思?谢谢。
泊如也,意思是很安静。
醉书斋记 郑日奎
于堂左洁一室,为书斋,明窗素壁,泊如也。设几二,一陈笔墨,一置香炉、茗碗之属。竹床一,坐以之;木榻一,卧以之。书架书筒各四,古今籍在焉。琴、磬、麈尾诸什物,亦杂置左右。
甫晨起,即科头①拂案上尘,注水砚中,研墨及丹铅,饱饮墨以俟。随意抽书一帙,据坐批阅之。顷至会心处,则朱墨淋漓渍纸上,字大半为之隐。有时或歌或叹,或笑或泣,或怒骂,或闷欲绝,或大叫称快,或咄咄诧异,或卧而思,起而狂走。家人瞷见者,悉骇愕,罔测所指,乃窃相议,俟稍定,始散去。婢子送酒茗来,都不省取。或误触之,倾湿书册,辄怒而责,后乃不复持至。逾时或犹未食,无敢前请者。惟内子时映帘窥余,得间始进,曰:“日午矣,可以饭乎?”余应诺。内子出,复忘之矣。羹炙皆寒,更温以俟者数四。及就食,仍挟一册与俱,且啖且阅,羹炙虽寒,或且变味,亦不觉也。至或误以双箸乱点所阅书,良久始悟非笔,而内子及婢辈罔不窃笑者。夜坐漏常午,顾童侍,无人在侧。俄而鼾震左右,起视之,皆烂漫睡地上矣。
客或访余者,刺已入,值余方校书,不遽见。客伺久,辄大怒诟,或索取原刺,余亦不知也。盖余性既严急,家中人启事不以时,即叱出,而事之紧缓不更问,以故仓卒不得白。而家中盐米诸琐物,皆内子主之,颇有序。余是以无所顾虑,而嗜益僻。
他日忽自悔,谋立誓戒之,商于内子。内子笑曰:“君无效刘伶断饮法②,只赚余酒脯,补五脏劳耶?吾亦惟坐视君沉湎耳,不能赞成君谋。”余倘然久之,因思余于书,诚不异伶于酒,正恐旋誓且旋畔;且为文字饮,不犹愈于红裙耶?遂笑应之曰:“如卿言,亦复佳。”乃不复立戒,而采其语意,以名吾斋曰“醉书”。
——选自《续古文观止》,有删改。
[译文]
在堂屋左侧收拾干净一间屋子作为书斋,明亮的窗户、洁白的墙壁,很安静。摆放了两个几案,一个放笔墨,一个放置香炉茶碗等。一张竹床,用来坐;一张木塌,用来躺卧。还摆放了四个书架和四个书筒,古今的书籍都放在里边。琴、磬和麈(zhǔ)尾等各种日用杂物,也都交错地摆放在旁边。
早晨刚起床,就不戴帽子拂去几案上的灰尘,把水倒进砚台里面,研磨好墨和丹砂、铅粉,把笔蘸饱满做好准备。随意抽出一卷书,靠坐在案边读起来。一会儿读到自己有领悟的地方,就用笔在纸上尽情批注,书上的字迹大半因此而看不清楚了。有时候唱起歌来,有时候发出感叹;有时候大笑,有时候哭泣;有时候生气痛骂,有时候郁闷得要死;有时候大声叫嚷口称痛快,有时候是连连惊叹感到诧异;有时候躺着静静思考,有时候起身一阵乱跑。看见这些情景的仆人都害怕惊讶,猜不出我是什么意思,于是偷偷地议论,等到我渐渐平静下来,才散开离去。婢女送来酒和茶,都记不得端来喝。有时候不小心碰到,打翻后弄湿了书本,就很生气地责骂,婢女后来也就不再端来了。有时候过了时间我还没有吃饭,也没有人敢上前请我去吃。只有妻子有时隔着门帘观察我,找到间隙才走进来,说:“时间已经是正午了,可以吃饭了吗?”我答应了。妻子离去后,又忘掉了。汤、肉都凉了,多次拿去重新加热等着我去吃。等到去吃饭仍然带着一本书一道前往,边吃边看,汤和肉即使凉了,或者味道都快变了,也不察觉。甚至有时误用一双筷子在读的书上乱点画,过了许久才醒悟过来不是笔,妻子及婢女们没有不偷着笑的。晚上读书常常到午夜,回头看仆人,没有人在旁边,一会儿身边鼾声震响,起身一看,他们都熟睡在地上。有客人前来看望我,名帖送进来后,碰上我正在校读书籍,没有立即出去见客人。客人等我久了,就非常生气责骂起来,或者要回他的名帖,我也不知道。大概是因为我的性情急躁,家里的人禀告事情时间不恰当,就大声呵斥并把他赶出去,而事情的紧急舒缓不加过问,因此匆忙之中没能告诉我。家里的盐米等琐碎事务,都是妻子掌管,很有秩序,因此我没有什么顾忌和忧虑,读书的嗜好越来越怪僻。
有一天我忽然自己悔悟了,打算发誓戒掉它,就同妻子商量。妻子笑着说:“你不会是仿效刘伶戒酒的方法,只不过是要骗得我的酒肉,弥补五脏的辛劳吧?我也只能坐看你沉湎在书籍之中,而不能够帮助你实现你的打算。”我很失望,不高兴了很久,于是想到我对书,确实同刘伶对酒没有差别,正担心刚发誓随即就要违背;况且我嗜好的是诗文,不比沉溺于女色好?于是她笑着回答说:“像你说的 沉湎于诗文也是很好的。”于是不我再提戒掉嗜书,而是采用她的语意来为我的书斋起名,叫做“醉书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