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尿胆原是什么
尿胆原(全称为尿胆素原),何谓尿胆原,老旧的红细胞在肝脏或脾脏会遭到破坏,此时红细胞中的血红素会变成所谓的胆红素,含在胆汁中排泄到肠内,在肠内被肠内细菌所分解而变成尿胆原。尿胆原大部分会随粪便一起排泄出体外。但一部分会由肠壁吸收回到肝脏,再从肝脏进入肾脏或血液中,随尿液一起排泄,接触空气后变为尿胆素。
尿胆原是什么?
尿胆原定性
尿胆原、尿胆红素、尿胆素三项实验通常被称为尿三胆实验,一般作为不同病因的黄疸的鉴别指标之一。现行的尿液分析仪测定方法中不包含尿胆素定性实验。
[化验项目名称]UBG,URO
[参考值]有以下几种表示方法:阴性(NEG)、正常含量(NORM)、
[临床意义]尿胆原定性试验多用于溶血性黄疸和阻塞性黄疸的鉴别诊断。阻塞性黄疸时尿胆原可为阴性,当尿胆原为阴性时还应该参考尿胆素测定结果,当二者都为阴性时可确定患者患有完全阻塞性黄疸。尿胆原增加则多见于溶血性黄疸和肝实质性(肝细胞性)黄疸。
尿胆原正常值是多少
正常人的尿胆原定量应小于等于10mg/L,如果没有出现皮肤黄疸症状,正常可以没有,但最高不超过10mg/L;定性正常为阴性或弱阳性。定性为阳性就是异常的了。增高常见于急性黄疸型肝炎、溶血性黄疸。如果出现皮肤黄疸,但尿中没有尿胆原则提示:阻塞性黄疸(肝胆系统结石)。我的回答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