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佛洛依德有哪些主要理论?
佛洛依德更被誉为精神分析学的始祖.佛洛依德(SigmundFreud,1856-1939)为奥地利人,本身是精神科医生。佛洛依德认为人格或人的精神主要分成三个基本部分,即原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原我是各式各样的精神冲动,也就是动物的本能,而佛洛依德把这些精神冲动的主要内容归纳为饿、渴、睡、性等,其中性欲占主导地位。
弗洛伊德的三我理论是什么?
本我;即本能的我,完全处于潜意识之中。本我是一个混饨的世界,它容纳一团杂乱无章、很不稳定的、本能性的被压抑的欲望,隐匿着各种为现代人类社会伦理道德和法律规范所不容的、未开发的本能冲动。本我遵循“快乐原则”,它完全不懂什么是价值,什么是善恶和什么是道德,只知道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不惜付出一切代价。
自我;是面对现实的我,它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环境的接触发展起来的,是意识结构的部分,自我是本我和外界环境的调节者,它奉行现实原则,它既要满足本我的需要,又要制止违反社会规范、道德准则和法律的行为。
超我;超我是指一个人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所在的地方。超我是由父母的道德教育和社会的道德规范共同形成的。超我包括道德、价值观、规范等方面的内容,价值观即对于什么是正确的、优秀的的看法。价值观是人格中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引导一个人的行为、决策、做人做事的方式。
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思维、情感等方面。
佛洛伊德
弗洛伊德有哪些主要理论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年5月6日—1939年9月23日),是奥地利 精神病 医师、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下面是我分享的弗洛伊德有哪些主要理论,一起来看看吧。
弗洛伊德的主要理论
费洛伊德有哪些主要理论呢?弗洛伊德最主要的贡献是和心理有关的,他的主要理论包括:精神分析理论、人格结构理论、意识层次理论、乏性论等,下面就对弗洛伊德的这些主要理论分别做出解释。
第一个理论是他的精神分析理论。我们都知道精神是指人的情感等这些被 大脑 记住的过去的事情。他主要包括了人的一些情绪。而在精神分析中,弗洛伊德十分重视人的焦虑感受,所以在这里又包括了一个跟焦虑有关的原理,这是对精神进行分析的较为核心的部分,是不能被忽略的。另外还要对意识、人格等进行分析,所以就延伸出来后面的相关的理论。
第二个理论是将人分成不同的状态,也就是有三个自己,这三个自己存在于不同的情况下,一个比较原始,行事只凭自己的高兴;一个十分完美,什么都可以控制住,对于不能表现出来的东西绝对不表现出来;另外一个比较正常,是按照正常情况下的自己的意思来做事。
第三个理论主要是将意识分成不同的层次。它们因为所受的约束不同,所以形成了三个层次。首先第一个层次是较为低级的层次,它可以被感受到;而第三个层次则埋藏得十分的深,一般不会轻易被感受到;第二个在控制力下降的情况下会出现。
本来最后一个理论在弗洛伊德的各种介绍中并不多,但是因为弗洛伊德的所有原理几乎都会提及到它,所以它也是他的一个主要理论。
弗洛伊德死亡本能介绍
相信你在学生时期肯定看过弗洛伊德死亡本能,当初看的时候你不一定对这本书有很好的见解。因为之于那个年龄的理解无疑是 抽象 的,太过笼统。当我们成长之后,再去回味重新阅读这本书就有了新的认识,但同样也会越来越清晰的意识到生存与死亡的残酷及那种所谓去向毁灭和侵略的本能冲动!
弗洛伊德死亡本能渲染的理念是人先设法使自身选择一种死亡的途径从而走向死亡,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只有那里才有真正的平静。只有走向死亡才能够走向最后的休息。作为一个个体才能够获得希望完全消解紧张与挣扎。这个基本等于自己毁灭自我的冲动,由于受到了我们生命天性的限制而减弱了,或者中途就改变了方向,很多时候我们的生命失去了这种本能,就会有冲动想要通过自杀的方式表现出来了。
死亡本能在生存的本能覆盖下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伪装。在不同的压力驱使下人可能会沉溺于酒精的作用甚至于药物的依赖,故而发生意外的可能性会随之有所增长。多数人一般都会承认死亡其实在某种特定的环境状况下成为一种诱因。例如:一名不幸被绝症缠身的病人想要不那么明显的安慰他在普通情况下死亡也一样的吸引人可就不易了,可以说不论你做怎样的说服工作都不可能做到的,但是在弗洛伊德死亡本能提出之前,早就有些别的言论说到死亡对人类的诱惑了。
弗洛伊德潜意识介绍
弗洛伊德对于心理研究十分的广泛,在这里只是对一小方面做一定的解释和介绍,这一小部分就是弗洛伊德潜意识。
在弗洛伊德的种种原理中,是将人的意识分为了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所以潜意识只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它是因为外面的种种原因被人们压制在内心最深处的东西,这些外面的因素包括道德、 法律 、自己个人的习惯等。而被压制在内心最深处的东西包括人最原始的冲动、各种各样的本能和与这些本能相关的欲望等。它们并没有被排出在人心的外部,而是存在于人心的最深处,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它们就会出现。这些就是所谓的潜在的那一部分意识。
弗洛伊德潜意识中的本能主要是指性本能,因为很多人觉得谈到性这个东西是比较丢脸的一件事,谈到它给人的感觉就是很粗俗,是不文明的,所以人们总是会有意无意地将他封闭和回避掉,所以它是潜在的主要的一部分。但是在弗洛伊德看来,性是人生命继续的基础,因为有它的存在,所以人才得以一直生存下来。而且它是人存在时间最久的一种本能。
弗洛伊德潜意识的表现形式主要是让人们做梦来表现出来。人们在睡着之后,潜在的那些东西就会绕过种种防护 措施 ,在人的梦中出现。所以梦里出现的其实是人最原始和强烈的本能想法,也是潜在的最强的想法。
猜你感 兴趣 :
1. 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介绍
2.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
3. 弗洛伊德的人物评价
4.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介绍
5. 西格蒙特弗洛伊德是谁
6. 必看的心理学书籍推荐书籍教给我没有听说过
弗洛伊德3个自我的理论
弗洛伊德3个自我的理论具体是本我、自我、超我,感觉有几个“我”同时存在,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和精神分裂症无关。
弗洛伊德是一个心理决定论者,他认为人类的心理活动有着严格的因果关系,没有一件事是偶然的,梦也不例外,绝不是偶然形成的联想,而是愿望的达成。
在睡眠时,超我的检查松懈,潜意识中的欲望绕过抵抗,并以伪装的方式,乘机闯入意识而形成梦,可见梦是对清醒时被压抑到潜意识中的欲望的一种委婉表达。
梦是通向潜意识的一条秘密通道。通过对梦的分析可以窥见人的内部心理,探究其潜意识中的欲望和冲突。
扩展资料:
意识层次结构理论阐述了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欲望、冲动、思维,幻想、判断、决定、情感等等、会在不同的意识层次里发生和进行。
不同的意识层次包括意识,前意识和无(潜)意识三个层次,好像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只是一小部分意识,但隐藏在水下的绝大部分前意识和无意识却对人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意识即为能随意想到、清楚觉察到的主观经验。
有逻辑性、时空规定性和现实性。前意识虽不能即刻回想起来,但经过努力可以进入意识领域的主观经验。无意识(潜意识)是原始的冲动和各种本能、通过遗传得到的人类早期经验以及个人遗忘了的童年时期的经验和创伤性经验、不合伦理的各种欲望和感情。
参考资料:弗洛伊德人格理论_百度百科
弗洛伊德三大理论是什么?
在弗洛伊德的早期理论中认为,人的心理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意识,另一部分是无意识。弗洛伊德在治疗歇斯底里病中曾经发现,患者不能意识到自己的一切情绪经验。患者在催眠状态中,如果能够回忆起自己的有关病症的经验并向医生和盘托出,心里就会感到舒畅,病也就好。弗洛伊德认为,这是患者经历过的情绪经验受到压抑,被排挤到意识之外,潜伏在无意识之中,因此产生了病症。从这一早期的设想开始,弗洛伊德逐渐形成了他的意识和无意识的概念。这样,导致他认为,人的心理包括意识和无意识的两部分。\r\n意识是与直接感知有关的心理部分。比如说我意识到现在是白天。\r\n所谓意识阈,是指能否意识到的分界线\r\n潜意识很难或根本不能进入意识,前意识则可能进入意识,所以从前意识到意识尽管有界限,但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前意识处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担负着“稽察者”的任务,不准无意识的本能和欲望侵入意识之中。但是,当前意识丧失警惕时,有时被压抑的本能或欲望也会通过伪装而迂回地渗入意识。\r\n但是,它们并没有被消灭,仍然在不自觉地积极地活动着,追求满足。所以,无意识部分是人们过去经验的一个“大仓库”。由于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具有这样的性质,所以人们把他的无意识称为潜意识,有的书上也会将其翻译成下意识。\r\n弗洛伊德有时用冰山里比喻无意识的重要性。就像冰山的主要部分存在水面之下,人类个性的主要部分也位于意识水平之下;弗洛伊德认为人类行为的真正重要的引起因素位于个性的这个部分之中,因此,要了解人类行为就必须揭示无意识。\r\n在弗洛伊德看来,如前所述,前意识是意识的一部分,从前意识到意识,或者从意识到前意识,都是转眼之间的事,二者虽有界限,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因此,我们可以用虚线来表示。而无意识(潜意识)要回到意识里来,在弗洛伊德看来,是很困难的,因为二者之间壁垒分明,似乎在意识的门口有着严密的防守,不准无意识中的本能欲望随意侵入。因此,我们可以用实线来表示。在弗洛伊德的早期理中,把这种防守作用叫做“检查作用”或“检查员”。\r\n无意识(潜意识)的概念,是精神分析的核心部分,是弗洛伊德的理论的基础。弗洛伊德在自己的理论中,把无意识(潜意识)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意识只占一个次要的地位。他认为,“精神过程本身都是无意识的”,他反对把心理学说成是“意识内容的科学”。他不但认为,“有意识的精神过程只不过是一些孤立的过程”,而且还认为有一种“类似无意识的思维、无意识的意志这样一种东西”,对无意识过程的认可与否是影响到世界和科学一个决定性的倾向。因此,弗洛伊德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对像,主要应该是人的各种无意识的精神过程,也就是说,心理学应该是无意识(潜意识)内容的科学。\r\n\r\n1923年弗洛伊德发表了《自我和本我》一书,以另一种方式来看个性:即一个包括本我、自我和超我的结构模式。\r\n本我是个性中最原始的部分,它是新生婴儿出生时具有的初始系统。本我不知道对错,对现实世界的可能性和不可能性一无所知,对自己没有抑制。它只寻求满足,根据”愉快原则”行事,弗洛伊德的本我概念确实描述了刚刚出生后的婴儿的特点。在生命这一阶段的人还没有体验过渴望所需东西的困难,也没有道德信念;因此把婴儿看做“全是本我”不是没有道理的。\r\n本我是人类本能存在的地方,人生来具有生产本能和死亡本能。生产本能支持和助长个体和种族的生存。及饿、口渴和性趋力是生存本能的部分。本能具有能力,本能的心理能力驱动着人类的活动。生命本能的能力称为力比多。\r\n弗洛伊德认为人类内心保存着死亡的倾向,即返回生命状态的倾向。这种倾向以死亡愿望的心理形式出现,它可能以自杀的方式直接出现,也可能间接出现,如从事赛车、雇佣军或其他高危险活动的人所做的事情。然而,总的来说生命克服对死亡本能的直接执行。\r\n超我就像是内心的司法系统,就像是良心。良心常常是思想和意图以及行动的严厉的不妥协的内心法官。它观察明令自我并以惩罚如内疚来威胁自我。除了惩罚的能力,超我还可以给以奖励。如果自我和好喔行动一致,例如拒绝做错事的诱惑,就会产生骄傲感和自尊感。
弗洛伊德有哪些理论?
在弗洛伊德的早期理论中认为,人的心理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意识,另一部分是无意识。弗洛伊德在治疗歇斯底里病中曾经发现,患者不能意识到自己的一切情绪经验。患者在催眠状态中,如果能够回忆起自己的有关病症的经验并向医生和盘托出,心里就会感到舒畅,病也就好。弗洛伊德认为,这是患者经历过的情绪经验受到压抑,被排挤到意识之外,潜伏在无意识之中,因此产生了病症。从这一早期的设想开始,弗洛伊德逐渐形成了他的意识和无意识的概念。这样,导致他认为,人的心理包括意识和无意识的两部分。\r\n意识是与直接感知有关的心理部分。比如说我意识到现在是白天。\r\n所谓意识阈,是指能否意识到的分界线\r\n潜意识很难或根本不能进入意识,前意识则可能进入意识,所以从前意识到意识尽管有界限,但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前意识处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担负着“稽察者”的任务,不准无意识的本能和欲望侵入意识之中。但是,当前意识丧失警惕时,有时被压抑的本能或欲望也会通过伪装而迂回地渗入意识。\r\n但是,它们并没有被消灭,仍然在不自觉地积极地活动着,追求满足。所以,无意识部分是人们过去经验的一个“大仓库”。由于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具有这样的性质,所以人们把他的无意识称为潜意识,有的书上也会将其翻译成下意识。\r\n弗洛伊德有时用冰山里比喻无意识的重要性。就像冰山的主要部分存在水面之下,人类个性的主要部分也位于意识水平之下;弗洛伊德认为人类行为的真正重要的引起因素位于个性的这个部分之中,因此,要了解人类行为就必须揭示无意识。\r\n在弗洛伊德看来,如前所述,前意识是意识的一部分,从前意识到意识,或者从意识到前意识,都是转眼之间的事,二者虽有界限,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因此,我们可以用虚线来表示。而无意识(潜意识)要回到意识里来,在弗洛伊德看来,是很困难的,因为二者之间壁垒分明,似乎在意识的门口有着严密的防守,不准无意识中的本能欲望随意侵入。因此,我们可以用实线来表示。在弗洛伊德的早期理中,把这种防守作用叫做“检查作用”或“检查员”。\r\n无意识(潜意识)的概念,是精神分析的核心部分,是弗洛伊德的理论的基础。弗洛伊德在自己的理论中,把无意识(潜意识)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意识只占一个次要的地位。他认为,“精神过程本身都是无意识的”,他反对把心理学说成是“意识内容的科学”。他不但认为,“有意识的精神过程只不过是一些孤立的过程”,而且还认为有一种“类似无意识的思维、无意识的意志这样一种东西”,对无意识过程的认可与否是影响到世界和科学一个决定性的倾向。因此,弗洛伊德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对像,主要应该是人的各种无意识的精神过程,也就是说,心理学应该是无意识(潜意识)内容的科学。\r\n\r\n1923年弗洛伊德发表了《自我和本我》一书,以另一种方式来看个性:即一个包括本我、自我和超我的结构模式。\r\n本我是个性中最原始的部分,它是新生婴儿出生时具有的初始系统。本我不知道对错,对现实世界的可能性和不可能性一无所知,对自己没有抑制。它只寻求满足,根据”愉快原则”行事,弗洛伊德的本我概念确实描述了刚刚出生后的婴儿的特点。在生命这一阶段的人还没有体验过渴望所需东西的困难,也没有道德信念;因此把婴儿看做“全是本我”不是没有道理的。\r\n本我是人类本能存在的地方,人生来具有生产本能和死亡本能。生产本能支持和助长个体和种族的生存。及饿、口渴和性趋力是生存本能的部分。本能具有能力,本能的心理能力驱动着人类的活动。生命本能的能力称为力比多。\r\n弗洛伊德认为人类内心保存着死亡的倾向,即返回生命状态的倾向。这种倾向以死亡愿望的心理形式出现,它可能以自杀的方式直接出现,也可能间接出现,如从事赛车、雇佣军或其他高危险活动的人所做的事情。然而,总的来说生命克服对死亡本能的直接执行。\r\n超我就像是内心的司法系统,就像是良心。良心常常是思想和意图以及行动的严厉的不妥协的内心法官。它观察明令自我并以惩罚如内疚来威胁自我。除了惩罚的能力,超我还可以给以奖励。如果自我和好喔行动一致,例如拒绝做错事的诱惑,就会产生骄傲感和自尊感。